Page 10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4
P. 107

·176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儿消化不良的显效率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率,试验组 275 例,对照组 275 例;4 篇文献           [8-10,13] 的
           〔RR=1.60,95%CI(1.13,2.26),P=0.008〕,见图 4。            干预措施为肠炎宁颗粒 vs 中成药常规治疗,1 篇文献              [11] 的干
           2.4.2 次要结局指标                                        预措施为肠炎宁颗粒 + 西医常规治疗 vs 西医常规治疗。
           2.4.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5 篇文献       [8-11,13] 报告了不良反应           肠炎宁颗粒 vs 中成药常规治疗         [8-10,13] ,各研究间统计
                                                                                                     2
                                                               学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82,I =0%)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于中成药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8,
                                                               95%CI(0.09,0.37),P<0.000 01〕,见图 5。








                       图 2 纳入研究产生偏倚风险比例
                Figure 2 Percentage of included RCTs with the risk of bias





                                                               图 5 肠炎宁颗粒 vs 中成药常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森林图
                                                               Figure 5 Forest plot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roduced by of
                                                               Changyanning Granules compared with that by Xiaoer Xishi Pian(a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由于干预措施与前组不同,将肠炎宁颗粒 + 西医常规治
                                                               疗 vs 西医常规治疗    [11] 进行描述性分析。肠炎宁颗粒联合西
                                                               医常规治疗组患儿为 3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西医
                                                               常规治疗组患儿为 3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两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P=0.64),
                                                               见图 6。





                       图 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图
                Figure 3 The assessment of risk of bias for included RCTs


                                                               图 6 肠炎宁颗粒 + 西医常规治疗 vs 西医常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森林图
                                                               Figure 6 Forest plot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roduced by
                                                               Changyanning Granules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at by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2.4.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 篇文献        [12] 报道了临床症状消
                                                               失时间,试验组 300 例,对照组 300 例,干预措施为肠炎宁
                                                               颗粒 + 西医常规治疗 vs 西医常规治疗,肠炎宁颗粒联合西医
                                                               常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00 01),见表 2、图 7。
                                                               2.5 其他研究结果 另外检索到回顾性研究 1 篇              [14] 。对照
           图 4 肠炎宁颗粒 + 西医常规治疗 vs 西医常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显效                组使用思密达 +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
           率的森林图
           Figure 4 Forest plot of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础上加用肠炎宁颗粒,用法为 3 次 /d,用量依患儿年龄酌情
           control group                                       加减;适应证为小儿消化不良;有效标准为:患者消化不良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