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2022-06-中国全科医学
P. 12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761·
激可能会产生局灶性溃疡或触发局部炎症;(2)神经疾病导 发现,女性患者较易出现拔管后吞咽困难,是男性的 2.0~2.7
致的肌肉无力;(3)喉感觉功能减弱;(4)感觉障碍;(5) 倍,分析原因可能是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较大、黏膜抵御创伤
胃食管反流;(6)呼吸和吞咽不同步。 能力比较差和喉径较小 [19] 。但目前也有研究认为性别并不是
2 PED 的流行病学 PED的危险因素,关于性别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20] 。
2010 年,一项包含 14 项研究及 3 520 例患者的系统综述 3.5 其他 PED 还受基础疾病、疾病并发症、插管次数和气
结果发现,PED 的发病率为 3%~62% [3] 。随后,一项回顾性 管插管型号等其他方面的影响。气管插管前合并脑血管病、
观察队列研究结果显示 PED 的患病率高达 84% [10] 。万娜等 [11] 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肌梗死、充血性心
通过调查发现 ICU 内 PED 的发生率高达 64.1%。PED 患者 90 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是 PED 发生的危险因素 [21-22] 。例如:
d 内死亡率超过 9.2%,严重增加社会医疗负担及家庭照顾负 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良时,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机械
担 [12] 。以上结果显示,PED 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国 损伤性溃疡;而意识障碍的患者(如昏迷),由于舌部肌肉
外已在该领域有相对成熟的研究,而国内目前文献获得的流 和吞咽肌群萎缩,易出现 PED。SKORETZ 等 [3] 发现脓毒血
行病学数据还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我国 PED 的 症也是 PED 的危险因素。插管次数 >1 次的患者与首次插管
发生现状。 患者相比,PED 发生率高 2.78 倍,可能是由咽部黏膜机械性
3 PED 的影响因素 损伤造成局部硬化所致 [23-24] 。气管插管型号与患者吞咽障碍
3.1 解剖因素 既往研究者将 PED 的原因分为遗传解剖因 严重程度相关,气管插管型号越大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吞
素、医源性因素、患者基础疾病因素 3 类 [13] 。在解剖层面, 咽障碍。
插管本身可能对口、舌、牙齿、咽喉等造成物理损伤,长期 4 PED 的风险筛查
气管插管必然会对咽喉部肌肉和组织造成压迫,并可能发生 4.1 仪器辅助检查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此外带管过程中气囊可能会压迫 4.1.1 电 视 X 线 透 视 吞 咽 功 能 检 查(video fluoroscopic
喉返神经,这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导致吞咽障碍甚至误吸的发 swallowing study,VFSS) VFSS 作为吞咽功能评估方式中的
生 [14-15] 。此外,研究发现,PED 还包括预先存在的吞咽困难、 “金标准”,可以看到患者的吞咽过程,全方位评估吞咽功
局部恶性肿瘤、影响吞咽道解剖结构的相关手术以及意识障 能,还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误吸 [25] 。缺点为:
碍等 [12] 。 该评估建立在专业设备检查的基础上,需要把患者转运到放
3.2 隐匿性误吸 MCINTYRE 等 [16] 发现 36% 的 PED 患者存 射科,由影像科医师进行评估,检查时存在误吸钡剂的风险,
在隐匿性误吸,由于该类患者活动能力差、大多处于仰卧位 还存在放射线暴露的风险。因此推广性较差,难以广泛开展,
且口腔环境较差,这均是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但由于意 而用于危重患者 PED 的评估时,不仅需考虑患者检查所存在
识障碍,插管导致的言语障碍和镇静镇痛等各方面的影响, 的风险,还需考虑因为转运增加不必要的病情变化的风险,
隐匿性误吸在 ICU 危重患者拔管后的识别较为困难。因此吞 因此可能不适用于危重患者。
咽功能的影响还受隐匿性误吸识别的影响,通过正确识别隐 4.1.2 纤 维 鼻 咽 喉 镜 吞 咽 功 能 检 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匿性误吸,不仅可以及早干预以减少患者的肺炎发生率,还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或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
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早进行吞咽评估,据此制定干预措施改 检查合并感觉测试(flexible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善吞咽功能状态。 with sensory testing,FEESST) FEES 能够直接通过内镜窥
3.3 插管时长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插管时间的延长会增加 视到咽喉部的吞咽活动,虽然能够实现床旁评估,但必须配
PED 的风险,48 h 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关于长时间气 备专业设备和人员,还需要有创通过鼻腔插入纤支镜,且只
管插管(>48 h)和短时间气管插管(<48 h)与 PED 的关系 能看清内镜检查到的部位,对吞咽功能的全面检查还是存在
还未明确 [17] 。气管插管时长 >8 d,并在 PED 患者彻底恢复 限制 [26] 。FEESST 则是采用在短时间内将空气吹向声门上黏
吞咽功能的平均时间是出院后 6 个月,但症状可能会持续长 膜以评估声带内收功能,目的是通过感觉测试吞咽功能。但
达 5 年,并与 ICU 住院时长有直接关系。另外,机械通气的 FEES 与 FEESST 在危重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均缺乏,是否能
时长也是 PED 的原因之一,当长期插管患者还需要进行机械 有效评估危重患者的 PED 还有待继续研究。
辅助通气时,管道会压迫患者的咽喉部位,出现黏膜变性和 4.1.3 床旁超声吞咽功能检查 LEE 等 [27] 通过队列研究证实
水肿,增加局部组织凋亡或坏死的速度,患者在生理结构遭 超声检查在脑卒中患者床边筛查吞咽障碍的有效性,超声检
受破坏后,失去生理反射功能,还可能出现进食恐惧等心理, 查可有效测量吞咽过程中舌骨 - 甲状软骨间距(hyoid-larynx
可继发吞咽障碍。 approximation,HLA),即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的距离。检
3.4 年龄和性别 有研究发现,30 岁以后 PED 的发生率逐渐 查时需要患者进行一次完整的吞咽动作(3 ml 温水),超声
增加,>55 岁则会明显增加 [18] 。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增 捕捉并储存吞咽的动态图像。完毕后采用回放功能准确测量
加,机体新陈代谢下降,组织生长和凋亡不能达到平衡状态, HLA 的最大值(maximum hyoid-larynx approximation,MHLA)
因此插管的刺激会破坏组织结构,但其恢复较慢,更容易造 与 最 小 值(minimum hyoid-larynx approximation,NHLA),
成咽喉部的“内压力性损伤”,加速 PED 产生。此外,研究 其差值为舌骨甲状软骨缩短距离(hyoid-larynx approxi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