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83
·59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各维度总分(赋值:实测值)、DES-SF 各条目得分(赋值: 是 MEAN、SD、TIR 和 MAGE 的影响因素,说明 HbA 1c
实测值)、DES-SF 各条目总分(赋值:实测值)为自 是 T1DM 患者血糖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与刘蔚
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AN 的影响 等 [24] 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刘蔚等 [24] 的研究同样使用
因素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 1c 、饮食控制、血糖监测、 MEAN、TIR、SD 和 MAGE 作为血糖波动评价指标,但
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条目 2、4、5、7 和 DES-SF 总分 结果发现这 4 项指标与 HbA 1c 均无显著相关,造成两项
(P<0.05);SD 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bA 1c 、UACR、 研究结果差异的可能原因为:(1)样本量不同:刘蔚等 [24]
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 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仅有 37 例 T1DM 患者;(2)
(P<0.05);TIR 的影响因素为 HbA 1c 、UACR、血糖监 研究方法不同:刘蔚等 [24] 的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判断变
测、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条目 1、2、4、7 和 DES-SF 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而本研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总分(P<0.05);MAGE 的影响因素为年龄、HbA 1c 、 不仅可以揭示变量间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
UACR、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P<0.05)。见表 3。 行数量上的预测和控制,更为科学可靠。
3 讨论 既往多项研究发现,年龄 [25] 、糖尿病病程 [25-27]
血糖监测对 T1DM 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以往 和 UACR [28] 是 T2DM 患者 MAGE 和日内血糖平均绝
研究常把 HbA 1c 作为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认为 对差(MODD)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证明其亦是
其生物变异性较小,能更好地预测患者长期血糖水平和 T1DM 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UACR 能简便可靠地
慢性并发症风险 [7] 。但最近研究发现仅靠 HbA 1c 不能 估算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害的
完全解释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成因,而且不同糖尿 早期标志 [29]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因心血管病致死
病患者即使 HbA 1c 水平相似,其血糖波动幅度也可能相 事件密切相关,已成为其危险预测因子。提示临床工作
差甚远 [21] 。ZHANG 等 [22] 发现 HbA 1c 和 MAGE 均是影 中可从改善 UACR 角度出发降低血糖变异性,从而预防
响 T2DM 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但 MAGE 比 或延缓 T1DM 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HbA 1c 更具有预测性。上述研究可知,血糖波动是独立 糖尿病健康教育专家楼青青等 [30] 指出,促使患者
于 HbA 1c 之外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而 FGMS 可以突破 发生行为改变并维持这些行为是改善各项生理指标的
HbA 1c 测定和自我血糖监测中的诸多限制,更全面地了 关键。一项横断面研究 [31] 调查发现,糖尿病自我管理
解患者整体血糖波动的情况。 行为是 SDBG、MAGE 以及 MODD 的重要影响因素,随
评价血糖波动的度量标准有数十种 [23] ,本研究 着 T2DM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日内及日间血糖波
通过提取 FGMS 数据并进行计算,选择临床应用较广 动均将获得良好的控制。本研究结果证实自我管理行
的 MEAN、TIR、SD 和 MAGE 这 4 种评价指标作为因 为,尤其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和遵医嘱用药,同样是
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 HbA 1c 同时 T1DM 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但本研究并未发现运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BMI SBP DBP TC TG HDL-C
组别 例数 ( ±s, WHR ( ±s, ( ±s, HbA 1c 〔M(P 25 ,P 75 ), 〔M(P 25 ,P 75 ), ( ±s,
2
kg/m ) 〔M(P 25 ,P 75 )〕 mm Hg) mm Hg) ( ±s,%) mmol/L〕 mmol/L〕 mmol/L)
血糖波动低组 40 20.09±3.10 0.88(0.85,0.89) 106±7 71±9 7.79±1.08 4.02(3.62,4.83) 1.21(0.43,1.77) 1.75±0.42
血糖波动高组 45 19.41±3.30 0.86(0.82,0.89) 104±8 70±9 9.36±0.87 4.11(3.70,4.88) 1.67(0.57,1.87) 1.64±0.37
t(Z)值 0.976 a 0.297 1.246 a 0.410 a -7.415 a -1.362 -3.673 1.284 a
P 值 0.365 0.371 0.618 0.705 0.012 0.518 0.047 0.286
LDL-C eGFR UACR MEAN SD TIR
DES-SF
SDSCA
组别 ( ±s, 〔M(P 25 ,P 75 ), 〔M(P 25 ,P 75 ), ( ±s, ( ±s, ( ±s, ( ±s,分) ( ±s,分)
-1
2
-1
mmol/L) ml·min ·(1.73m ) 〕 mg/g〕 mmol/L) mmol/L) %)
血糖波动低组 2.07±0.68 111.88(97.94,154.85) 4.51(1.77,12.25) 7.32±1.01 2.68±0.73 67.67±5.71 45.95±4.12 33.17±4.01
血糖波动高组 2.25±0.80 118.35(101.95,163.57) 6.76(2.77,17.81) 8.57±0.93 3.67±0.54 60.13±4.02 40.77±3.87 30.62±4.17
t(Z)值 -1.110 a -2.110 -4.685 -3.940 a -4.159 a 7.099 a 5.975 a 2.865 a
P 值 0.327 0.493 0.034 0.042 0.015 <0.001 <0.001 0.032
a
注: 为 t 值;BMI= 体质指数,WHR= 腰臀比,SBP= 收缩压,DBP= 舒张压,HbA 1c = 糖化血红蛋白,TC= 总胆固醇,TG= 三酰甘油,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GFR=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UACR= 尿微量白蛋白 / 尿肌酐比值,MEAN= 平均血
糖浓度,SD= 血糖标准差,TIR= 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时间,SDSCA=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ES-SF= 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