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4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549·
直接 PCI 治疗;(2)已在院前溶栓;(3)临床资料不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
完整。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患者均在直接 PCI 前签署 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
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河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 患者均在直接 PCI 术后 24 h 内完善经胸超声心
审查(伦理审查编号:202198)。 动图检查。采用飞利浦 EPIQ7 超声诊断仪检查,超声
1.2 直接 PCI 直接 PCI 由经验丰富具有介入手术资质 探头为 S5-1 型,频率 3.0~5.0 MHz,扫描速度 50~100
的医师完成,根据《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 mm/s。取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M 型取样线置于左
治疗指南》 [7] 推荐,术前给予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心室腱索水平,见心室波群后记录心功能及心脏形态指
负荷剂量:顿服阿司匹林 300 mg +氯吡格雷 300 mg 或 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替格瑞洛 180 mg;术前抗凝:静脉注射普通肝素 3 000 U。 LVEF。从心尖四腔切面获取左房室血流频谱,记录舒
术中抗凝:根据患者体质量以 70~100 U/kg 补充肝素, 张早期最大流速(E 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 峰);
或根据患者综合情况若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 Ⅲ a 于胸骨旁长轴切面,收缩末期,二维超声条件下取样线
受体拮抗药,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垂直于主动脉根部长轴,测量主动脉后壁至心房后壁内
time,ACT)在 250~300 s。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 膜之间的距离,即为左心房前后径;采取心尖四腔心切
司匹林(100 mg、1 次 /d)+氯吡格雷(75 mg、1 次 /d) 面,于舒张末期测量右心室侧壁心内膜面至室间隔右心
或替格瑞洛(90 mg、2 次 /d)维持。术后均转入冠心 室中部最宽处的水平距离,即为右心室左右径;测量
病重症监护病房,且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 收缩末期自房间隔中部的右心房心内膜面至右心房右
期非口服抗凝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8] 进行二 侧缘之间的距离,即为右心房左右径;以上指标均取 3
级预防治疗。 个心动周期平均值。将患者依据 LVEF 最佳临界值分为
1.3 资料收集 患者均在直接 PCI 术后入住河北省人 LVEF> 临界值组和 LVEF< 临界值组,并比较两组临床
民医院心血管监护病房(CCU),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性 指标。
别、吸烟史(连续或累积吸烟时间 >6 个月)、饮酒史(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
酒时间 >5 年,折合酒精量 >200 g/ 周,或 2 周内有酗酒 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间比
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1 个月内心绞痛发作史、糖 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M(QR)
尿病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 检
2
年龄、体质指数、脉率、平均动脉压〕、胸痛时间节点 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验或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发病至首次抗血小板时 Fisher's 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
间、发病至首次抗凝时间、发病至球囊时间、门 - 球时 LVEF 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
间)、术中资料〔双抗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应用、病变血 关性;绘制 LVEF 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管内径、病变长度、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 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计算
(SYNTAX)积分、术前血流、侧支循环、同期处理非 ROC 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以
罪犯血管(non-Infarct related artery,NIRA)、血栓抽吸、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抗凝用药、术后血流、 2 结果
术中替罗非班及普佑克应用〕、梗死部位(前壁、下 2.1 LVEF 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
壁、后壁、侧壁、右心室)术前用药情况〔β- 受体阻 亡的价值及分组 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滞剂、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enin- LVEF 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相关
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or,RASI)、 他 汀 〔OR=1.350,95%CI(1.078,1.691),P=0.009〕。
类〕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 LVEF 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
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 ROC 曲 线 下 面 积 为 0.846〔95%CI(0.628,1.000),
数、钾离子、尿素氮、肌酐、随机血糖、估算肾小球滤 P=0.018〕,最大约登指数为 0.701,LVEF 最佳临界值
过率(eGF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为 67.5%,其预测院内死亡的灵敏度为 75.0%,特异度
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肌 为 95.1%,见图 1。依据 LVEF 最佳临界值分为 LVEF>
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所有患者在急诊室首次医 临界值组(n=16) 和 LVEF< 临 界 值 组(n=256)。
疗接触后,急查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 LVEF> 临 界 值 组 院 内 死 亡 率〔18.8%(3/16)〕 高 于
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 LVEF< 临界值组〔0.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
2
数)和急诊生化(钾离子、尿素氮、肌酐、随机血糖、 义(χ =23.506,P<0.001)。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
2
eGFR),并在术后 24 h 内空腹化验血脂水平(总胆固醇、 有统计学意义(χ =36.526,P<0.001),见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