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3年 第2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3-01-05
    述评
    杨辉, 许岩丽, 叶志康
    2023, 26(01):  1-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W000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02KB) ( )  
    背景 循证临床服务指南是促进全科医学提供高质和有效服务的重要资源。目前,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研发、实施和评价的研究尚不足。目的 了解国际上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研发和使用情况,为我国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2年8—9月,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获取与全科相关指南开发、实施及应用相关的文献。文献语种限定为英文,发表时间限定为2012-01-01至2022-09-07。提取纳入文献的作者信息、期刊信息、研究问题等,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开发、分发和实施的影响因素、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1)针对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研究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包括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文献分析、理论探讨等。(2)全科医生组织和全科研究者主持/参与指南研发,可以提高指南的被接受度和背景化程度,并有利于将医生经验、患者偏好等信息融入指南。全科共识是一种适宜的指南形式,转诊建议是指南的关键内容之一。指南分析和改编可用于全科医生培养。(3)全科医学相关指南的实施受到比专科指南更多因素的影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符合自导学习的指南培训,对指南遵从率有积极影响。临床审计和循证医学俱乐部是常用且有效的促进指南实施的做法,全科医生对指南的反馈有助于指南的持续改进。(4)全科医学相关指南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是可以观察到的,指南对患者健康结果的影响则需要更缜密和复杂的研究设计。结论 全科医生参与指南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是全科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全科医生的经验和人文精神、患者偏好和期望、影响指南实施的全科领域内和领域外因素,都需要通过与方法学专家合作被纳入全科临床指南的研发、实施和评价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世界全科医学工作瞭望
    杨辉
    2023, 26(01):  11-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W00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63KB) ( )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学会(RACGP)在10月初举行了一次"全科医学危机峰会",召集澳大利亚全国的全科医学专家及医疗保健服务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分别就全科服务需要的资助模式、全科医生队伍人才流失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收集和使用数据3个议题进行圆桌会议活动,期待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充分沟通和讨论,寻找克服困难和进一步发展全科医学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此次峰会的背景和内容,对国际全科医学发展的态势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让中国同行了解世界全科医学的前沿与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潘萱达, 于晓松, 单海燕
    2023, 26(01):  14-2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76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57KB) ( )  

    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数量和质量成为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的关键。完善的全科医生激励机制不仅能促进全科医生提升自身能力、降低离职意愿,还有助于保证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目前,国内对于全科医生激励机制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整且完善的实践体系。本研究梳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我国深圳市、厦门市和上海市的激励机制经验,总结我国全科医生激励机制仍然存在的问题(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导致缺乏职业吸引力、激励机制科学性不高导致各地区配置不平衡、各地区激励政策不同并落实缓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从将全科医学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立权威的全科医生专业学术机构和监管机构、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多元的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竞争和惩罚机制及组建一支高效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激励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朱璇, 陈爱云
    2023, 26(01):  21-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7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39KB) ( )  

    随着城镇化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及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慢性病的服务提供是卫生服务系统的难题之一,而慢性病管理模式为其创设了一个新的框架。本文主要介绍慢性病照护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和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3种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从特点、应用效果、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其核心要素包括多方协同、连续性服务、患者自我管理、循证决策、信息技术支持等。以上经验为我国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管理制度,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提高服务连续性,借力智慧医疗并强化患者赋能等,以期取得更好的慢性病管理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人群健康研究
    李红娟, 任静林
    2023, 26(01):  27-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9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82KB) ( )  
    背景

    儿童的健康权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儿童系统管理率是反映促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的监测管理工作开展与落实情况的核心指标。儿童系统管理领域现有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多聚焦模式探索,少有研究者从整体性和历时性角度对全国层面儿童系统管理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剖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把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水平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力求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水平的巩固与提升、促进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方法

    于2021年11月,以2011—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提取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我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9年为91.9%,与2010年(81.5%)相比,增幅达12.8%;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陕西省历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0%;西藏自治区历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较低(2019年为71.9%),距离实现政策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历年变化趋势、不同省份差异和区域角度来看:2010—2019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围绕全国水平上下波动的省份分别占41.9%(13/31)、22.6%(7/31)、35.5%(11/31);2010—2012年,同期省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差异较大,2015年后,同期省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差距逐渐缩小;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总体呈现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点;2019年西部地区内部省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差异仍较大。

    结论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成效明显。在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中,要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未来,应不断提升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区域间资源配置及公共卫生服务差距。通过推广先进地区的儿童系统管理经验,充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团队建设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巩固儿童系统管理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雪薇, 王媛, 韦丹梅, 芦文丽
    2023, 26(01):  34-4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1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33KB) ( )  
    背景 乳腺癌位居全球女性癌因死亡首位,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目的 评估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15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应用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对中国1990—2019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拟合,进一步估计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风险中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从14.14/10万升至52.81/10万,粗死亡率从7.22/10万升至13.40/10万。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7.07/10万,2019年为35.61/10万),标化死亡率呈平稳略减趋势(1990年为9.16/10万,2019年为8.98/10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净漂移值为2.58%〔95%CI(2.34%,2.83%)〕,局部漂移值在65~69岁年龄段达到最高,为3.46%〔95%CI(3.11%,3.80%)〕;死亡率净漂移值为-0.75%〔95%CI(-1.09%,-0.41%)〕,局部漂移值在15~44岁呈平稳趋势,且约60岁之后局部漂移值>0;年龄效应中乳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以2000—2004年为参考时期,发病风险的时期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RR值为0.79~1.47),死亡风险的时期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RR值为1.08~0.90);以1955—1959年为对照组,乳腺癌发病风险的队列效应总体上有所升高(RR值为0.27~2.48),乳腺癌死亡风险的队列效应呈先增(RR值为0.78~1.06)后降趋势(RR值为1.06~0.44)。结论 中国女性1990—2019年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乳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占主导地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德文, 吴政宇, 刘正奎, 姜茂敏, 张瑞泽, 黄上萌, 陈津瀚
    2023, 26(01):  42-4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28KB) ( )  
    背景

    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在国家积极老龄化战略与健康老龄化战略背景下,老年人的睡眠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目的

    探讨退而不休对我国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提供相关参考。

    方法

    于2021年8月申请获取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中≥60岁受试者(n=7 862)的退而不休与睡眠健康数据。按照退休后是否继续工作分为两组;按照国际睡眠医学有关中老年人睡眠健康的研究,将睡眠时长≤4 h与≥10 h定义为异常睡眠时长,将睡眠时长>4~<10 h定义为正常睡眠时长,将晚于23:00入睡定义为晚睡;按照个体对自身睡眠效率与效果的主观评价,将睡眠质量感知分为乐观感知与悲观感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退而不休对睡眠时长、睡眠质量感知、入睡时点的影响。

    结果

    7 862例研究对象中,5 705例(72.56%)睡眠质量感知乐观,6 508例(82.78%)睡眠时长正常,7 464例(94.94%)入睡时间早于23:00(包含23:00),4 005例(50.94%)退而不休。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控制年龄、性别、婚姻、学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后,退而不休使老年人睡眠质量感知更加积极〔OR(95%CI)=1.205(1.069,1.358)〕、睡眠时长相对更加健康〔OR(95%CI)=1.306(1.137,1.499)〕、入睡时点相对更早〔OR(95%CI)=1.596(1.253,2.033)〕,退而不休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

    退而不休能够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产生保护作用。因此,应从政策层面支持并保障老年人退而不休的选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齐元涛, 柳言, 杜金, 刘永文, 马桂峰
    2023, 26(01):  50-5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5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66KB) ( )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趋普遍。

    目的

    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基础,系统了解我国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3月,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8年追踪数据库中选取年龄≥60岁的样本(n=10 779),剔除研究涉及变量有缺失的样本后,最终纳入样本7 354例。以是否发生慢性病共病(患≥2种慢性病)为因变量,根据健康生态学模型的5个维度纳入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65.16%(4 792/7 354),患2种慢性病者居多〔32.16%(1 541/4 792)〕,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二元慢性病共病组合为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16.42%(253/1 5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71(1.177,1.596)〕,>70岁者高于60~70岁者〔OR(95%CI)=1.189(1.061,1.333)〕,夜晚睡眠时间为6~8 h者和>8 h者低于<6 h者〔OR(95%CI)分别为0.759(0.678,0.850)、0.686(0.572,0.821)〕,午睡时间为0.5~1.0 h者和>1.0 h者高于<0.5 h者〔OR(95%CI)分别为1.238(1.102,1.391)、1.219(1.604,1.396)〕,对健康感到一般和不太满意者高于非常满意者〔OR(95%CI)分别为1.755(1.537,2.004)、5.890(4.930,7.037)〕,城市户口者高于农村户口者〔OR(95%CI)=1.167(1.036,1.315)〕,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者高于东部地区者〔OR(95%CI)分别为1.311(1.158,1.483)、1.491(1.315,1.692)〕,正在工作者低于曾经工作过者〔OR(95%CI)=0.768(0.680,0.866)〕,人均年收入>5万元者高于<2万元者〔OR(95%CI)=1.413(1.009,1.978)〕。

    结论

    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发生率较高,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的影响因素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建议从个体到环境多维度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和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杜诗虹, 洪秀琴, 杨一, 谢容, 张妍楠
    2023, 26(01):  58-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1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25KB) ( )  
    背景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间对女性人群H型高血压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对H型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和老年科住院的女性高血压患者1 70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H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H型高血压组〔高血压且同型半胱氨酸(Hcy)≥10 μmol/L〕和非H型高血压组。按照患者自述的近1个月内的平均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睡眠时间<7、7~8、>8 h三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对女性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女性人群睡眠时间对H型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结果

    1 709例研究对象中,901例(52.72%)每日睡眠时间<7 h,697例(40.78%)每日睡眠时间为7~8 h,111例(6.50%)每日睡眠时间>8 h。不同睡眠时间女性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709例研究对象中,H型高血压患者973例(56.93%),非H型高血压患者736例(43.07%)。H型高血压患者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婚姻状况、BMI、运动情况、饮酒情况、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婚姻状况、体质指数、运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7 h的女性H型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时间7~8 h者的1.291倍〔95%CI为(1.032,1.615),P<0.05〕。进一步按年龄分层后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在>60岁女性人群中,每日睡眠时间<7 h是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95%CI)=1.421(1.021,1.978),P<0.05〕。

    结论

    在年龄>60岁的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7 h是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提示老年女性可多关注睡眠健康,以改善血压状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临床实践与改进研究
    王芬, 张绮珊, 孙兴兰, 秦凤银, 黄奕敏, 韩郭茵, 赖锦佳, 张小培, 谭益冰
    2023, 26(01):  64-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58KB) ( )  
    背景

    信息框架(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理论在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在公众脑卒中认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基于"中风120"的收益与损失框架信息对居民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

    方法

    2021年1—9月,通过脚本撰写、视频制作、视频评价3个步骤,形成基于"中风120"的收益框架视频和损失框架视频。于2021年10—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1例广东省广州市35~80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n=40)和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n=41),邀请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收益框架视频,邀请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观看损失框架视频。在观看视频前后,采用脑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和应对调查问卷、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量表(SPDBI)对居民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居民干预前后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与应对情况,以及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结果

    最终共纳入75例居民,其中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37例,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38例。干预前,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除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维度外的其他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除口角歪斜外的其他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B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的SPDBI总得分及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症状归因、习惯反应样式维度得分低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倡导居民出现卒中先兆症状后及时就医方面,损失框架的信息比收益框架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更有助于降低其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由此,可重点采用损失框架作为脑卒中院前延迟健康教育信息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脑卒中先兆症状与触发急救系统的关系,着重阐述快速就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雪, 聂恒卓, 刘海平
    2023, 26(01):  74-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1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01KB) ( )  
    背景

    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作为国内外常见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的OTO(online-to-offline)模式已由治疗向预防转移,且已被证明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国内鲜有OTO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OTO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方法

    于2020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转介至本市5家社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干预组给予OTO模式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文版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结果

    最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05例,其中干预组53例,对照组52例。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 h-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对FBG、2 h-PBG、HbA1c水平有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BG、2 h-PBG、HbA1c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FBG、2 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的FBG、2 h-PBG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12个月的FBG、2 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第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第12个月的2 h-PBG水平低于干预第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第6个月和12个月FBG、2 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同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OTO模式健康管理有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利于实现对糖尿病的长期有效管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朱振峰, 何怡婧, 管强, 靳令经
    2023, 26(01):  82-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3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49KB) ( )  
    背景

    帕金森病(P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长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际上已经开始建立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合作的PD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家庭、社会的负担。我国卫生管理体制与国外不同,目前尚缺乏适合我国的PD社区管理方案。

    目的

    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全科医生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方法

    检索2010-01-01至2020-12-31国内外发表的与PD诊疗管理相关的指南、规范和共识等文献,经全文筛选和提取,纳入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的备选条目;进一步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循证依据,拟定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讨论条目;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适合我国全科医生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结果

    本研究邀请函询专家16名,两轮Delphi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5,两轮问卷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48(P<0.05)和0.255(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管理对象和内容""上转建议""接收建议""疾病管理"4部分共77个条目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结论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本研究所形成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可以指导全科医生参与PD临床随访和日常管理,以此来提高社区PD管理服务水平、减轻PD患者经济压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季燕, 巫继东, 冯爱, 薛庆韵, 丁静
    2023, 26(01):  91-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3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44KB) ( )  
    背景

    随着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次数增多,存在间断和持续频繁就诊现象,而部分属于异常频繁就诊,造成社区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间断和持续频繁就诊现状,并分析持续频繁就诊人群特征、发现频繁就诊原因。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三里河二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年度(1—12月)就诊量排在前10%的居民为频繁就诊者,以3年内每年就诊次数均在前10%者为持续频繁就诊者,以仅有1年或2年就诊次数在前10%者为间断频繁就诊者。对患者的就诊情况、基本资料和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访谈法对间断和持续频繁就诊者各5例进行"面对面"访谈,以获知其频繁就诊原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频繁就诊者639例,分为持续频繁就诊组(92例)、间断频繁就诊组(54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超重/肥胖者占比、已签约家庭医生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频繁就诊者的慢性病患病率排在前5位的均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两组间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患病情况及疾病复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访谈可知,居民选择到社区就诊的前3位原因包括地理优势明显且候诊时间短(n=9),医患关系良好且基本满足日常医疗需求(n=7),报销比例高于专科医院(n=6);间断频繁就诊的前3位原因包括遵医行为改善(规范用药行为、就诊习惯改变)后疾病控制平稳从而就诊次数减少(n=2),急性病症发作或慢性病病情变化导致就诊次数一过性增多(n=2),阶段性受"情绪"困扰而反复就诊(n=1);持续频繁就诊的前3位原因包括因单盒药物的可服用次数与疾病周期服药次数不匹配而每月多次就诊取药(n=3),倾向于原研药品拒绝同类药品替代而多次就诊(n=1),转诊不及时而多次前往社区就诊(n=1)。

    结论

    北京市社区居民存在频繁就诊现象,持续频繁就诊者占用医疗资源量较大,其在特征上与间断频繁就诊者差别不大,但对医疗资源的占用量差别较大,在日常诊疗中应加强对异常频繁就诊者的关注,将持续频繁就诊者转化为间断频繁就诊者,以高效利用医疗资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栗林, 徐娜, 武文贤, 赵青, 郭万鹏
    2023, 26(01):  97-1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9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790KB) ( )  
    背景

    主动脉夹层是最危急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快速、有效地就诊及转诊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现阶段国内外关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就诊、转诊的研究多为调查性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及需求值得关注。

    目的

    了解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的经历及心理体验,挖掘其需求,为完善我国主动脉夹层救治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15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定性资料,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

    结果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对就诊、转诊过程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不同阶段的内心体验(发病时的困惑,就诊、转诊过程中的复杂内心活动,术前的内心冲突),主动脉夹层诊疗系统存在的问题(诊疗质量待改进,就医程序存在"短板"),患者及其家属的真实需求(对疾病知识与获取途径的需求,经济相关的需求)。

    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内心体验复杂,存在多重需求,并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主动脉夹层诊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应通过开展主动脉夹层规范化诊疗培训、形成主动脉夹层诊疗绿色通道、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完善资助体系等路径,提高主动脉夹层急救与诊疗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
    汤志杰, 孙国珍, 王洁, 刘沈馨雨, 鲍志鹏, 杨刚, 王琳
    2023, 26(01):  104-11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5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268KB) (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无症状房颤发作隐匿,居民知晓率低,易导致不良结局,带来沉重负担,疾病筛查应先行于并发症的预防,无症状房颤的筛查和科学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房颤筛查的焦点问题包括最适筛查人群的探讨、筛查设备与方式的优选、筛查参与度的提升、确诊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及最佳经济性筛查方案的评估。本研究纳入25篇房颤筛查相关文献,系统梳理近5年患者管理指南中的房颤筛查部分,综合专家意见,从常规筛查的筛查策略、筛查设备、筛查参与度、抗凝参与度及卒中后筛查的监测时长、监测方式方面,分析目前房颤筛查的研究进展,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剖析房颤筛查的策略对成本效果的影响,明晰筛查和抗凝治疗参与率的经济性作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目前国际上房颤筛查与管理的公认指南为《欧洲心律学会指南》及《北美心律学会指南》,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进行终生模拟,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卒中事件、出血事件、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等。多数指南/共识建议选取65~75岁的高风险人群应用便携单导联心电仪等新型设备进行常规筛查,以利于连续监测,提升房颤检出率;对于卒中后筛查,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在隐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患者中进行房颤筛查,筛查手段主要聚焦到长程心电图和植入式心电记录设备(ICM)上。综上,虽然目前对房颤筛查成本效果的认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分歧有待弥合,同时我国相关研究不充分,对房颤筛查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更为欠缺,未来需要基于国内的环境,构建更加准确、具体的筛查模型,通过大量实践完善我国的房颤管理指南,为提升居民寿命和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提供循证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余超, 周伟, 王涛, 祝玲娟, 鲍慧慧, 程晓曙
    2023, 26(01):  113-1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44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21KB) (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当代心血管领域亟须攻克的两大"堡垒"之一,而传统的房颤筛查存在"检测时未发病、发病时未检测"的局限,导致房颤管理存在检测率低、规范管理率低等不足。可穿戴设备为房颤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技术条件,其在房颤筛查中的可行性、高灵敏度和特异度逐步得到验证。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可穿戴设备在房颤人群筛查与管理中的流行特征、应用现状、局限及前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可穿戴设备用于房颤的筛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基层科研能力建设
    褚红玲, 刘逸舒, 汪洋, 田懋一, 杨振华, 曾琳, 李楠, 武阳丰, 赵一鸣, 迟春花, 陈亚红, 詹思延
    2023, 26(01):  118-1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9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51KB) ( )  

    全科医学研究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重视患者的精神感受;既关注医生的职业胜任力,也重视医生的从业动力;既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重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合作。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借助定性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一方面,定性研究通常被认为样本量小、主观性强,主要用于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全科医学领域目前仍以定量研究为主导。因此,整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结合两者优势,可以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适用于研究复杂问题,为全科医学研究指出了一条融合临床医学和社会学两大部分的途径。然而,混合方法研究在国内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与实施的规范性亟待提高。因此,本文计划以一项混合方法研究实例介绍开始,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为拟开展混合方法研究的全科医生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