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2年 第25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2-07-20
    指南解读
    唐艺嘉, 王紫惊, 姜艳蕊, 江帆, 王广海
    2022, 25(21):  2563-256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870KB) ( )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共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指南等。然而,目前仍缺乏适用于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极大限制了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对上述3个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涉及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睡眠障碍界定和相关因素评估,以及睡眠障碍行为治疗和褪黑素治疗等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蒋琪霞, 解怡洁, 白育瑄, 封海霞, 陈倩竹, 陈德凤, 高艳红, 王学红, 张燕双, 潘晓红, 潘迎春, 赵静, 于金美, 索惠娟, 洪艳燕, 展颖颖, 李冬梅, 刘海燕, 李霞, 匡丹, 彭青, 王静, 俞萍, 陈锐, 蔡蕴敏, 黄玲, 王祖晶, 王光扬, 郝景平, 朱冬梅
    2022, 25(21):  2569-25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5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52KB) ( )  
    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

    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 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调研14 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 262/14 675)和43.7%(6 413/14 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 020/14 675)和4.5%(655/14 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 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 675)、1.4%(199/14 675)和0.8%(110/14 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 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 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 vs 6.1% vs 3.8%,P<0.016 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 vs 2.9% 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 vs 2.7% 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 vs 4.4% vs 7.1%,P<0.016 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 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 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

    结论

    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洋, 王爱斌, 刘玉环, 苗敏, 庞琳
    2022, 25(21):  2577-25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4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47KB) ( )  
    背景

    5岁以下儿童作为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住院负担较重,但目前对其住院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目的

    探讨5岁以下甲型流感患儿住院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急诊收治的5岁以下甲型流感患儿1 450例,收集其年龄、性别、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发病至抗病毒治疗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是否住院治疗等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甲型流感患儿住院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450例甲型流感患儿的中位年龄为2.5(1.1,3.9)岁,男童多于女童(56.5% vs 43.5%),38例(2.6%)患儿合并慢性基础疾病,155例(10.7%)患儿需住院治疗。逐步对各分析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月龄〔OR=5.808,95%CI(2.650,12.730),P<0.001〕、男童〔OR=1.673,95%CI(1.098,2.549),P<0.05〕、合并慢性基础疾病〔OR=17.999,95%CI(7.882,41.103),P<0.001〕、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48 h〔OR=4.663,95%CI(1.712,12.704),P<0.001〕、发病至抗病毒治疗时间>48 h〔OR=19.835,95%CI(9.043,43.502),P<0.001〕、存在咳嗽/咳痰〔OR=7.174,95%CI(4.222,12.191),P<0.001〕、存在意识障碍/抽搐〔OR=10.044,95%CI(6.142,16.425),P<0.001〕均为甲型流感患儿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男性、年龄<6月龄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5岁以下甲型流感患儿住院的高危因素。存在咳嗽/咳痰,意识障碍/抽搐的患儿住院风险更高,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降低住院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其顺, 何建强, 王泰娜, 夏炎, 余姝, 王琳
    2022, 25(21):  2582-25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95KB) ( )  
    背景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HD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如何提高透析质量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ESRD患者需长期透析,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因此深入了解H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目的

    通过对新增首次HD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HD患者相关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五年2016—202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62例新增首次HD患者的原发病资料,按照年份、性别、年龄、首次就诊原因、原发病、首次血管通路及长期血管通路选择、并发症、随访1年内患者死亡原因等因素探讨HD患者相关变化趋势。

    结果

    (1)新增首次HD患者共计662例,男女比例为1.38∶1。(2)新增首次HD患者中>40岁占90.03%,61~70岁患者占28.1%。(3)新增HD患者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糖尿病肾病(DKD)、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和高血压肾病(HN);21~40岁HD患者原发病以CGN为主;41~70岁HD患者原发病以DKD为主;≥71岁HD患者原发病以DKD、HN为主。(4)首次血管通路中,非隧道导管(NTC)占76.9%(509/662);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占19.9%(132/662);入院后进一步选择AVF的患者占82.1%(256/312);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置管占9.0%(28/312)。(5)常见并发症为肾性贫血100.0%(662/662)、肾性高血压77.0%(510/662)、消化道症状66.2%(438/662)、代谢性酸中毒50.2%(332/662)、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43.2%(286/662)。(6)随访1年内96.8%(641/662)患者存活,放弃与死亡患者年度占比减少;选择肾移植及改行腹膜透析患者年度占比略有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是随访1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

    结论

    本中心2016—2020年新增首次HD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DKD、CGN及HN是ESRD主要发病原因,且DKD、HN发病年龄较CGN大,NTC仍是初次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消化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是新增首次HD患者主要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就医意识及对肾脏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以期达到患者适时建立长期血管通路、适时透析治疗的目的。同时关注新增HD年龄偏高的男性D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死亡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马亮, 严海琳, 肖雪, 杨锦林
    2022, 25(21):  2589-25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2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351KB) ( )  
    背景

    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在应激状态等刺激下易发生消化道出血(GIB),反过来GIB严重者可诱发IHD。IHD合并GIB患者面临的死亡风险比单一的IHD或GIB患者更高。季节及气温可能增加IHD合并GIB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IHD合并GIB的季节分布特点及其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HD合并GIB住院患者73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抗凝药物应用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入院时间、IHD类型(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GIB部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和不明原因GIB)、离院方式(死亡结局)。从成都市气象局获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成都市的气象信息:月平均高温、月平均低温、月平均气温、月温差。根据气候学通用的季节划分方法,结合成都地区的气象特点划分四季:春季(3—5月份)、夏季(6—8月份)、秋季(9—11月份)和冬季(12月—次年2月份)。分析IHD合并GIB患者的季节住院比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季节发病情况、出血部位季节发病情况、死亡的季节情况。

    结果

    IHD合并GIB患者平均年龄(72.8±11.3)岁;男493例,女237例,男、女性别比为2.08∶1。男、女性70~79岁年龄组的占比较高,分别为35.29%(174/493)和39.66%(94/237)。每年7—8月的气温最高,12月、1月的气温最低,每年春季的温差变化大。冬、春季患者住院比例高于夏、秋季(58.8% vs 41.2%,χ2=3.907,P=0.003)。与夏、秋季节相比,春季IHD合并GIB患者住院比例升高(χ2=2.912,P=0.020;χ2=2.567,P=0.033);与夏季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住院比例升高(χ2=2.191,P=0.03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HD合并GIB患者住院人数与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s=-0.280,P<0.05),与月温差呈正相关(rs=0.260,P<0.05)。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升高(χ2=3.755,P=0.006;χ2 =3.167,P=0.013);春季IHD合并GIB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3.108,P=0.015;χ2=2.520,P=0.036)。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升高(χ2=2.963,P=0.018;χ2 =2.528,P=0.035);春季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 =3.056,P=0.016;χ2=2.620,P=0.031)。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下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升高(χ2=2.773,P=0.024;χ2=2.973,P=0.018);春季下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夏、秋季高(χ2=2.757,P=0.025;χ2=2.957,P=0.018);冬季不明原因GIB的发病率高于夏季(χ2=2.449,P=0.040)。与春、夏、秋季相比,冬季IHD合并GIB患者的死亡率高(P<0.05)。

    结论

    IHD合并GIB患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受季节及气象因素中月平均气温和温差的影响,月平均气温降低或温差增大增加了IHD合并GIB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GIB和死亡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芮子傲, 戴东普, 郭影影, 庞硕, 周远航, 杜洋, 赵晓燕, 董建增
    2022, 25(21):  2597-26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294KB) ( )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IABP联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AMI合并CS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房)住院的应用IABP救治的AMI合并CS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ECMO分为IABP组(n=65)及IABP+ECMO组(n=26)。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12个月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应用ECMO的影响因素。

    结果

    IABP组IABP后心搏骤停比例、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水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气管插管应用比例、肺部感染比例、下肢缺血比例、急性肾损伤比例、消化道出血比例、出院后12个月生存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比例低于IABP+ECMO组(P<0.05),CCU住院时间短于IABP+ECMO组(P<0.05),年龄高于IABP+ECMO组(P<0.05)。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乳酸、pH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收缩压、舒张压、乳酸、pH值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心率主效应不显著(P>0.05);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乳酸、pH值主效应不显著(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24 h、72 h收缩压、pH值均高于上机前,乳酸水平低于上机前;两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pH值高于治疗后24 h,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后24 h(P<0.05)。IABP组治疗后24 h、72 h舒张压均高于上机前(P<0.05)。IABP+ECMO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高于IABP组(P<0.05);IABP+ECMO组治疗后24 h的乳酸水平低于IABP组,pH值高于IAB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后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IABP联合ECMO能改善AMI合并C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1年生存率,年龄、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的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魏珑珑, 张翠莲
    2022, 25(21):  2605-26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8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50KB) ( )  
    背景

    慢性子宫内膜炎(CE)是指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近年研究发现,CE与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及反复种植失败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首次种植失败患者中CE的发生情况及抗生素治疗后该类患者再次助孕结局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首次种植失败女性CE的发生率及抗生素治疗对其下一次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IVF-ET助孕后首次种植失败的3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及内膜组织病理结果排除CE的患者归为非CE组(n=333),根据抗生素治疗后CE患者转归情况将CE患者分为CE转阴组(n=37)及CE持续阳性组(n=11),比较非CE组、CE转阴组、CE持续阳性组三组人群临床资料和再次助孕的妊娠结局。

    结果

    三组年龄、BMI、移植日内膜厚度、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不孕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CE组、CE转阴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CE持续阳性组(P<0.05)。三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确诊为CE的患者应采用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未治愈的CE将对再次冻融胚胎移植的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建议首次种植失败患者积极进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寻找可能病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程经纬, 柳杨青, 汪艳芳
    2022, 25(21):  2610-26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7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006KB) ( )  
    背景

    白色脂肪棕色化是目前代谢性疾病研究的热点,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不仅可负向调控肌肉生长,还与脂肪细胞生长、分化有关,但Mstn对2型糖尿病(T2DM)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

    观察Mstn基因敲除的T2DM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探究Mstn对T2DM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将12只野生型(WT)、12只杂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12只纯合型Mstn基因敲除〔Mstn(-/-)〕雄性SPF级C57BL/6N小鼠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WT组、WT+DM组,Mstn(+/-)组、Mstn(+/-)+DM组,Mstn(-/-)组、Mstn(-/-)+DM组,其中WT组、Mstn(+/-)组、Mstn(-/-)组给予普通饮食,WT+DM组、Mstn(+/-)+DM组、Mstn(-/-)+DM组给予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T2DM模型。造模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体长、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质量,计算Lee's指数、白棕比、脂肪指数;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分析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细胞形态;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白色脂肪及棕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UCP1)、分化簇137(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

    Mstn(-/-)组Lee's指数、白棕比、血清TG水平低于WT组、Mstn(+/-)组(P<0.05),血清TC水平低于WT组(P<0.05)。WT+DM组Lee's指数、血清HDL-C水平低于WT组,白棕比、脂肪指数、血清TG、TC、LDL-C及FFA水平高于WT组(P<0.05)。Mstn(-/-)+DM组Lee's指数、白棕比、血清TC水平低于WT+DM组、Mstn(+/-)+DM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WT+DM组、Mstn(+/-)+DM组(P<0.05)。Mstn(-/-)+DM组脂肪指数、血清TG、LDL-C及FFA水平低于WT+DM组(P<0.05)。Mstn(-/-)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组、Mstn(+/-)组(P<0.05),白色及棕色脂肪UCP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组(P<0.05)。WT+DM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UCP1、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WT组(P<0.05)。Mstn(-/-)+DM组白色及棕色脂肪PPAR-γ、PGC-1α、UCP1、CD13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WT+DM组、Mstn(+/-)+DM组(P<0.05)。

    结论

    抑制Mstn基因表达可拮抗T2DM引起的白色脂肪堆积、脂代谢紊乱等肥胖表型,上调PPAR-γ、PGC-1α、UCP1、CD137基因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文婷, 寇秋爱
    2022, 25(21):  2617-262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438KB) ( )  
    背景

    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影响骨关节和皮肤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及统一的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1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的1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的首发症状特点、骨关节及皮肤受累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合并症及手术史、用药及随访情况、误诊情况。

    结果

    19例患者中女17例,男2例;平均年龄为(43±12)岁,中位病程为1年。首发症状均为骨关节疼痛或皮肤病表现,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5例;骨关节及皮肤均受累患者16例(84.2%),仅骨关节受累、无皮肤受累的患者3例(15.8%)。骨关节受累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胸壁,其次是脊柱、外周关节、骶髂关节。皮肤受累最常见的表现是掌跖脓疱疮(16例,84.2%),其中2例伴下肢银屑病样皮损,7例伴双手指甲损坏。18例行全身骨扫描检查,平均骨关节受累位点数为(3±1)个。10例(52.6%)患者曾经历误诊,平均延迟诊断时间为(3±5)年。6例(31.6%)合并扁桃体炎的患者中,均存在掌跖脓疱疮,3例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2例术后症状好转、1年内无复发。

    结论

    SAPHO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的罕见病,临床误诊率较高,对该病常见受累部位的认识及全身骨显像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扁桃体炎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桂晶晶, 金阿全, 万瑜, 赵轩, 朱琳杰, 赵逸东, 姚嘉琦, 张力文, 黄志英
    2022, 25(21):  2624-26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32KB) ( )  
    背景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可导致多种肺内外损伤,包括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对其凝血状态的评估,常规凝血检测局限性大,血栓弹力图(TEG)可全面快速评估儿童凝血状态,但有关TEG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TEG在MPP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MPP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MPP(SMPP)组(n=52)、非SMPP组(n=160),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小板计数(PLT)、常规凝血参数、TEG参数,分析TEG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PL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MPP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

    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SMPP组相比,SMPP组的反应时间(R)和凝血形成时间(K)缩短,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与PLT、FIB呈中度正相关(P<0.001);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弱正相关(P<0.001);K与PLT、FIB呈弱负相关(P<0.001);α角与PLT、FIB呈弱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OR=5.698,95%CI(3.329,9.753),P<0.05〕、D-D〔OR=5.061,95%CI(1.724,14.859),P<0.05〕是MPP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所得的MPP病情影响因素预测模型CI+D-D为:Y=1.777CI+1.624D-D-5.264。CI、D-D、CI+D-D预测MPP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95%CI(0.830,0.941)〕、0.716〔95%CI(0.632,0.799)〕、0.901〔95%CI(0.850,0.95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5、0.545、-0.65;灵敏度分别为0.750、0.615、0.769;特异度分别为0.907、0.784、0.914。

    结论

    TEG对MPP患儿病情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能取代常规凝血参数。TEG与常规凝血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对MPP患儿病情评估的准确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凯, 王彩贞, 刘康, 孙素真
    2022, 25(21):  2629-26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25KB) ( )  
    背景

    目前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儿复发比例较高,而相关研究较少,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

    目的

    对复发和非复发的抗NMDAR脑炎患儿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抗NMDAR脑炎及其复发相关因素的认识,进而为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个性化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抗NDMAR脑炎的54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复发情况分为非复发组和复发组。分析抗NDMAR脑炎患儿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和年龄分布、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脑脊液常规检查情况、影像学检查情况、脑电图检查情况、免疫学检查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对两组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54例患儿男女比为1.16∶1,学龄期组(≥7岁)占比较高为51.8%;发病时间以夏季(6—8月)占比较高(33.3%);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癫痫发作,占61.1%;38例(70.4%)患儿出现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异常,主要表现为脑脊液白细胞升高和蛋白轻度升高;25例(46.3%)患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异常,异常信号最常见于额叶,其次为基底核及丘脑;6例(11.1%)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2轮,5例(9.3%)给予激素冲击治疗≥2轮,7例(13.0%)给予二线免疫治疗,31例(57.4%)给予抗癫痫药治疗;26例(48.1%)达到完全缓解。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发病时间、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颅脑MRI检查结果异常比例、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CD8+T淋巴细胞、CD4/CD8、总B淋巴细胞、IgA、IgM、IgG比较、治疗前病程、免疫球蛋白治疗≥2轮比例、激素冲击治疗≥2轮比例、二线免疫治疗比例、应用抗癫痫药比例、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完全缓解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较未复发组降低(P<0.05)。

    结论

    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但早期临床症状较重、入院后总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给予规范免疫治疗后不易达到完全缓解的患儿应警惕复发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曹旭, 朱显军, 杨艳, 唐镍, 刘丽梅, 周卉, 张磊, 朱颖, 杨毅, 夏伟, 刘佑韧
    2022, 25(21):  2635-26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3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57KB) ( )  
    背景

    目前关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与泌尿系结石间相关性研究几乎仅见于个案报告,且大多数报道与肾钙沉着症相关,检索既往文献,PA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及致病危险因素研究目前罕有报道。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PA患者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4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低钾血症病程、病史中最低血钾值、糖代谢异常、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SBP)、入院时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腰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U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血钾(K)、血钠(Na)、血钙(Ca)、血镁(Mg)、血磷(P)、血二氧化碳(CO2)、血pH值、血碳酸氢盐(HCO3)、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立位醛固酮(PAC)、立位肾素(DRC)、立位PAC/DRC比值(ARR)、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24 h尿电解质(K、Na、Ca、Mg、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pH值。147例P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分为PA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组34例和单纯PA组113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与单纯PA组相比,PA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组男性比例、吸烟史、饮酒史、血pH、血HCO3、血PTH水平高,高血压病程长,eGFR水平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PTH水平〔OR=1.009,95%CI(1.001,1.017),P=0.034〕是PA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的影响因素。

    结论

    合并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的PA患者有以下临床特征:男性居多、高血压病程更长、更高的吸烟及饮酒比例、更高的血pH、HCO3和PTH水平,其中血PTH水平升高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能是PA患者发生无症状肾结石/肾钙沉着症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晨曦, 关胜男, 谢凯, 张康, 王海峰
    2022, 25(21):  2640-26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7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81KB) ( )  
    背景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情进展迅速,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等问题,尽管临床诊疗方案不断优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下,目前中医药治疗SCA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方案,缺乏对SCAP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

    研究SCAP的临床中医症状特征,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其症状、体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6例患者,其中男119例,女47例,男女比例2.53∶1;平均年龄(70.1±15.8)岁,整理病例后得出13种不同的证型,痰热壅肺证所占比例较高为34.33%(57/166),咳嗽、咳痰症状涵盖了50%以上患者。对症状和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共选取出1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2.842%。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因子聚为4类,分别是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主要的SCAP临床分型。

    结论

    SCAP患者男性比例较大,临床证型以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证型为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俊, 李鹏宇, 金艳涛, 裴金燕, 臧静愉, 刘亚楠, 贾皇超, 吴智慧, 张振奎, 王月园, 郭会军
    2022, 25(21):  2646-26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04KB) ( )  
    背景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随着针对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政策的实施,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是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仍备受关注。

    目的

    分析河南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06-03至2020-06-12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某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册管理的且正在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 BREF)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发放调查表415份,回收合格调查表400份,调查表合格率为96.39%。400例HIV/AIDS患者均为汉族,其中男性、50岁以上、有配偶、无稳定收入者居多,文化水平偏低,以血液传播感染为主,多数患者确诊时间>8年、HAART持续时间>8年、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方式、感染途径、确诊时间及HAART持续时间患者的WHOQOL-HIV BRE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52)、婚姻状况(β'=0.171)、收入方式(β'=-0.138)、感染途径(β'=0.104)是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对于年龄>50岁、无配偶、无稳定收入、经血液传播的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点关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医学循证
    张慧, 杨薇, 魏丹, 周紫娟, 邹海欧
    2022, 25(21):  2651-26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3436KB) ( )  
    背景

    认知障碍(CI)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早识别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结论尚存争议,且国内尚无相关系统综述。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ESRD患者CI的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我国ESRD患者CI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0月。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并根据各数据库特点进行调整。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满足2002年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标准慢性肾脏疾病(CKD)5期的ESRD患者,或已经接受腹膜透析(PD)或者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且为中国人群。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4篇文献,包括42 172例患者。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均为高质量研究,横断面研究质量均在中等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OR=1.17,95%CI(1.13,1.22),P<0.001〕、透析龄长〔OR=1.02,95%CI(1.00,1.03),P=0.008〕、高血压〔OR=2.02,95%CI(1.06,3.86),P=0.032〕、脑卒中〔OR=1.93,95%CI(1.33,2.80),P=0.001〕、糖尿病〔OR=1.99,95%CI(1.62,2.44),P<0.001〕、Charlson合并症指数高〔OR=5.28,95%CI(1.48,18.82),P=0.010〕、抑郁〔OR=2.46,95%CI(1.61,3.77),P<0.001〕、高甲状旁腺激素(PTH)〔OR=1.02,95%CI(1.00,1.04),P=0.034〕、高C反应蛋白(CRP)〔OR=1.20,95%CI(1.01,1.42),P=0.040〕、高同型半胱氨酸(Hcy)〔OR=3.34,95%CI(2.06,5.42),P<0.001〕均是我国ESRD患者CI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5,95%CI(0.37,0.82),P=0.003〕、教育程度高〔OR=0.45,95%CI(0.37,0.55),P<0.001〕、高血红蛋白(Hb)〔OR=0.91,95%CI(0.86,0.95),P<0.001〕、高血清白蛋白(ALB)〔OR=0.77,95%CI(0.63,0.94),P=0.009〕、高血清肌酐(Cr)〔OR=0.997,95%CI(0.995,0.999),P=0.003〕均是我国ESRD患者CI的保护因素。

    结论

    当前证据证明,年龄高、透析龄长、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高、抑郁、高PTH、高CRP、高Hcy是ESRD患者CI的危险因素,男性、教育程度高、高Hb、高ALB、高Cr是ESRD患者CI的保护因素。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科, 李征, 耿惠, 马婕
    2022, 25(21):  2661-26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9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4504KB) ( )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一种恶性增殖性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可能会面临复发/难治及耐药的问题,预后不容乐观。CD38单克隆抗体可以使复发/难治性MM(RRMM)的患者维持缓解状态,目前已有关于CD38单克隆抗体Ⅱ、Ⅲ期临床试验,但尚缺乏针对这些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RRM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RRMM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CQ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筛选自建库至2021年11月已发表的CD38单克隆抗体治疗RRM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应用CD38单克隆抗体且进行药物配伍,对照组应用配伍药物或仅应用CD38单克隆抗体。以疗效指标〔总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部分缓解率(PR)、≥完全缓解率(≥CR)、微小残留(MRD)阴性率〕以及安全性指标(非血液系统不良事件、非血液系统≥3级不良事件和血液系统不良事件)作为结局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8项RCT,共2 82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529例、对照组1 292例)。Meta分析结果:在疗效方面,试验组ORR、PFS、≥VGPR、MRD阴性率、≥CR均高于对照组〔RR=1.28,95%CI(1.15,1.43),P<0.000 01;HR=0.49,95%CI(0.39,0.62),P<0.000 01;RR=1.86,95%CI(1.53,2.27),P<0.000 01;RR=5.28,95%CI(2.80,9.96),P<0.001;RR=2.57,95%CI(1.89,3.50),P<0.001〕;试验组PR低于对照组〔RR=0.67,95%CI(0.53,0.86),P=0.002〕。在安全性方面,非血液系统不良事件中,试验组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腹泻、背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RR=1.55,95%CI(1.36,1.77),P<0.001;RR=1.34,95%CI(1.13,1.59),P<0.001;RR=1.64,95%CI(1.07,2.51),P=0.02;RR=1.49,95%CI(1.33,1.68),P<0.001;RR=1.29,95%CI(1.07,1.57),P=0.009〕;非血液系统≥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疲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99,95%CI(1.15,3.43),P=0.01;RR=1.30,95%CI(1.05,1.62),P=0.02;RR=2.44,95%CI(1.58,3.76),P<0.001;RR=1.75,95%CI(1.19,2.56),P=0.004〕;血液系统不良事件中,试验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10,95%CI(1.01,1.20),P=0.02〕。

    结论

    CD38单克隆抗体在治疗RRMM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PFS,虽然在治疗过程中更易引起肺部感染、腹泻及血小板减少,但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可控的。在RRMM患者人群中有依据的添加CD38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是可行的,但要做好处理高风险并发症的准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
    马锐, 王伟梁, 王宇, 周郁秋
    2022, 25(21):  2670-26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1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90KB) ( )  

    动机损伤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特征之一,在患者的治疗及功能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动机损伤相关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损伤的具体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回顾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损伤的相关研究,重点阐述了动机损伤的特征、评估和影响因素,为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于凯, 王宇, 王伟梁, 周郁秋
    2022, 25(21):  2675-267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0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115KB) ( )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危害患者及其家人、社会的重型精神疾病,超80%的患者无法完全康复。精神分裂症迁延难愈的原因之一是患者治疗动机的缺乏,但目前国内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动机的研究较少。自我决定动机有利于个体积极情感、行为及认知的发展,在促进个体健康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决定动机的特征及测量方法,发现其在认知矫正治疗、体育治疗等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起到预测并维持患者治疗行为的作用。针对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可考虑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决定动机出发,制订精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安东, 李树仁, 罗飞, 郝潇
    2022, 25(21):  2680-26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338KB) ( )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即SGLT2抑制剂,最初是作为降糖药而开发的,现已被证明其可降低伴/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HFH)和心血管死亡风险。EMPEROR-Preserved实验研究评估了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其临床效果可进一步扩大到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虽然SGLT2抑制剂使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预防心力衰竭恶化进入到新时代,但仍应继续寻找SGLT2抑制剂改善症状的关键机制,以保护患者免受心力衰竭致命进展的影响。本文就HFmrEF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HFmrEF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全科医生工具·知识窗
    苗璐, 田劭丹, 李加葵, 王婧, 陈信义
    2022, 25(21):  2686-269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6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2099KB) ( )  

    癌症相关性疲乏(CRF)是一种困扰着大多数癌症患者及癌症幸存者的常见症状。中医药在我国临床治疗CRF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在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下,仍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中医药临床研究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疲乏评估工具对客观评价治疗效果十分关键。现针对CRF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量表进行探讨,并提出推进建立CRF中医证候标准量表的必要性,以更好推动中医药治疗CRF的标准化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