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丢失啦 泌尿系统疾病最新文章合辑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细胞因子变化是否与IgA血管炎患儿肾损害相关?
王孟迪, 杜悦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8): 973-97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41
摘要471)   HTML11)    PDF(pc) (1028KB)(124)    收藏
背景

IgA血管炎(IgAV)的长期预后取决于肾脏损伤的程度,有关IgAV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介导、驱动肾脏的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的

通过研究IgAV及肾损害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IgAV肾损害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内科住院的IgAV患儿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肾脏损害分为IgAV肾损害组(n=97),IgAV组(n=97),选取同时期本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儿童及患儿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4、IL-6、IL-10、IL-17、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患儿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gAV肾损害的影响因素,绘制细胞因子对IgAV肾损害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lgAV组IL-2水平高于lgAV肾损害组、对照组,且lgAV肾损害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gAV肾损害组IL-17水平高于lgAV组、对照组,lgAV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gAV组IL-6、IL-10和TNF-α水平高于lgAV肾损害组和对照组(P<0.05);lgAV肾损害组和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lgAV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IL-17、IFN-γ、TNF-α是IgAV肾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IL-2预测IgAV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9,灵敏度为38.0%,特异度为47.0%;IL-17预测IgAV肾损害的AUC为0.621,灵敏度为47.4%,特异度为77.3%;IFN-γ预测IgAV肾损害的AUC为0.688,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55.7%;TNF-α预测IgAV肾损害的AUC为0.614,灵敏度为42.0%,特异度为37.0%;IL-17和IFN-γ联合预测IgAV肾损害的AUC为0.710,灵敏度为71.1%,特异度为66.0%。

结论

细胞因子IL-17、IFN-γ与IgAV肾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检测两者水平并动态监测其变化,可对肾脏受累的早期发现及调整治疗方案起到预警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白血病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王伊娜, 董葆, 李欣, 邵春影, 左力, 王梅, 燕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 (08): 952-9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504
摘要583)   HTML12)    PDF(pc) (1740KB)(147)    收藏
背景

肾脏是白血病患者重要的髓外受累器官,但目前关于白血病肾损害的病例报道很少,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

目的

分析白血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白血病肾损害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超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肾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

结果

5例白血病肾损害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为19~73岁;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其余3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患者均出现急性肾损伤,合并蛋白尿;肾脏病理主要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其中2例合并肾小球疾病;经病理检查证实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患者出现肾脏髓外复发,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患者病情进展。4例患者接受规律化疗,其中2例出现血肌酐下降,2例肾功能无改善。

结论

白血病肾损害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并可继发肾小球疾病;及时完善肾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特别是针对肾间质浸润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补肾活血中药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终板压力退变的机制研究
韩涛,尹逊路,展嘉文,魏戌,冯敏山,于杰,李学朋,陈明,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5): 4427-44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111
摘要534)   HTML4)    PDF(pc) (1810KB)(177)    收藏
背景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因素,终板是椎间盘力学传导与营养传输的主要结构,终板退变会加速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药复方对延缓椎间盘退变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压力下离体兔脊柱运动节段椎体终板的影响,阐明其调控终板软骨细胞、延缓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效应特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2019年将40只健康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抑制剂组、中药激动剂组,每组10只。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运动节段离体加载和培养装置进行造模,并通过HE染色病理形态学方法、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Wnt-3α、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药物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①HE染色显示,培养第7天时中药组软骨细胞分散程度、数目及软骨层排列均较对照组完整;培养第14天时对照组、中药组终板软骨组织退变程度均加重,对照组退变程度较中药组更加明显。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培养第1、3天时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7、14天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培养前降低(P<0.05);中药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Ⅱ型胶原表达量较中药组升高(P<0.05)。③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较培养前降低(P<0.05),中药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及对照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培养第1、3、7、14天时Wnt-3α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2)药物延缓椎间盘退变机制:①HE染色显示,中药激动剂组较中药抑制剂组培养第3天时终板软骨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软骨层排列较好。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中药抑制剂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表达量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中药抑制剂组第3天时Wnt-3α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激动剂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中药组降低(P<0.05),中药抑制剂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中药组升高(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药激动剂组第3天时Wnt-3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中药抑制剂组Wnt-3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抑制剂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较中药组升高(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可以通过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终板软骨细胞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益肾养髓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脊髓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修复作用研究
唐彬,银河,杨博文,金哲峰,秦晓宽,刘志伟,魏戌,孙凯,齐宝玉,陈忻,朱立国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5): 4447-445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33
摘要503)   HTML7)    PDF(pc) (1927KB)(172)    收藏
背景 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压迫脊髓所致的脊髓型颈椎病(CSM)与脊髓急性损伤在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方面存在差异,中医药治疗退行性CSM有着独特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但脊髓慢性压迫相关的治疗机制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益肾养髓方对脊髓慢性压迫大鼠脊髓(C5~7)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及NGF的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益肾养髓方促进CSM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9年1月选取SPF级雌性SD大鼠96只,其中72只大鼠采用吸水膨胀材料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由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提供)压迫脊髓的方法进行造模,余24只大鼠假手术(假手术组)。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中药高浓度组(n=16)、中药中浓度组(n=16)、中药低浓度组(n=16)。中药灌胃的各组按照对应浓度进行灌胃(大鼠灌胃给药剂量采用体表面积系数换算系数6.3计算,高浓度为16.74 g•kg-1•d-1、中浓度为8.37 g•kg-1•d-1、低浓度为4.19 g•kg-1•d-1),药液浓缩后以1 ml/100 g体积灌胃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服等量(1 ml/100 g)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分别于术后2、4、6、8、10周时,评价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指数评分(BBB评分);术后2、6、10周时,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的尼氏体分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 法检测大鼠脊髓营养因子NGF、NT3、GDNF的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GF脊髓前角区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1)术后2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4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6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术后8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术后10周,假手术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BBB评分低于中药高、中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BBB评分高于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2)术后2周,假手术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正常,可见大量虎斑状尼氏体,丰富饱满;模型组脊髓前角神经元细小,形态为圆形,分布稀疏,胞内尼氏体溶解减少甚至消失;在术后6、10周时,中药高、中浓度组神经元虽有一定程度损伤,但细胞形态丰满、可见细胞内虎斑状尼氏体;中药低浓度组可见少量空泡,神经元细胞分布略稀疏,单个细胞内尼氏体数目比中药高、中浓度组含量少。术后2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P<0.05)。术后6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中药中浓度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少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中药低浓度组(P<0.05)。术后10周,假手术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多于模型组、中药低浓度组(P<0.05),模型组正常神经元数目少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3)术后6周,中药高浓度组NG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低浓度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NT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浓度组GDN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中、低浓度组(P<0.05)。(4)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中脊髓前角的神经元细胞NGF染色程度较浅,分布稀疏,中药高、中浓度组大鼠的脊髓前角神经元NGF染色较明显,细胞形态完整。术后6周,中药高浓度组NGF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 益肾养髓方可能通过增加脊髓中NGF、NT3、GDNF的mRNA表达水平,改善CSM大鼠的四肢运动功能,保护脊髓前角中正常运动神经元,从而达到促进神经修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从慢性肾脏病角度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
王旭,罗冬平,茹彦海,郭晓凯,徐家云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3): 4191-419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73
摘要728)   HTML11)    PDF(pc) (1072KB)(367)    收藏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UA)与痛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目前HUA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其不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而且是导致CK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新的研究证据,国内外有关HUA与痛风诊治指南不断更新,并提出较多新观点。本文主要从CKD角度对国内外有关HUA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结合相关研究证据从初始降尿酸治疗指征、降尿酸治疗药物的选择、痛风急性发作的管理、碱化尿液、维生素C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炎性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研究
吴红,王斌,李婷,聂益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3): 4206-42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43
摘要572)   HTML5)    PDF(pc) (1167KB)(205)    收藏
背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是临床常见的炎性指标,但上述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 检测单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HBP、CRP、SAA、PCT、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比较上述炎性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就诊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DM组)及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35例(DKD早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无器质性疾病者30例为对照组(Con组)。采集上述三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其中HBP、CRP、SAA、PCT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进行检测,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BP、CRP、SAA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三组PC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HBP高于Con组,DKD早期组HBP、CRP、SAA均高于Con组和DM组(P<0.05)。HBP、CRP、SAA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95%CI(0.841,0.975)〕、0.760〔95%CI(0.644,0.875)〕、0.836〔95%CI(0.738,0.934)〕,灵敏度分别为71.4%、48.6%、74.3%,特异度分别为96.7%、96.7%、86.7%,约登指数分别为0.681、0.452、0.610。结论 HBP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预测指标并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方凤贞,李壮苗,陈婷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3): 4261-42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7
摘要619)   HTML10)    PDF(pc) (2090KB)(340)    收藏
背景 近年来糖尿病肾脏疾病(DKD)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焦点,早期评估、干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或延缓DKD的发生。目的 系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3项队列研究,9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标准化均数差(SMD)=0.34,95%CI(0.23,0.46)〕、男性〔比值比(OR)=1.51,95%CI(1.20,1.90)〕、吸烟〔OR=1.64,95%CI(1.30,2.07)〕、高血压〔OR=2.01,95%CI(1.73,2.34)〕、收缩压升高〔SMD=0.37,95%CI(0.12,0.6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SMD=0.41,95%CI(0.02,0.80)〕、总胆固醇水平升高〔SMD=0.14,95%CI(0.06,0.22)〕、血肌酐水平升高〔SMD=0.73,95%CI(0.39,1.07)〕、维生素D缺乏〔OR=4.06,95%CI(2.11,7.7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OR=2.15,95%CI(1.39,3.32)〕、合并视网膜病变〔OR=2.16,95%CI(1.55,3.01)〕及胰岛素治疗〔OR=2.63,95%CI(1.79,3.85)〕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病程延长〔SMD=-0.44,95%CI(-0.54,-0.34)〕、HDL-C水平升高〔SMD=-0.20,95%CI(-0.30,-0.10)〕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男性、高龄、吸烟、合并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躯体因素(升高的总胆固醇、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维生素D缺乏)及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危险因素,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和炎性指标特征及其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研究
赵晓茜,骆雷鸣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2): 4068-40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16
摘要440)   HTML1)    PDF(pc) (1316KB)(381)    收藏
背景 肺部感染多发于老年人,常以共病的形式存在,有研究显示肾功能可能会影响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但具体的微生物学改变机制仍不清楚,且目前国内关于该项研究的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特定病原学易感性及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与肺部感染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以肺部感染收住院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1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病史(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入院后首次生化学检查〔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白蛋白、eGFR〕、血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病原微生物学(痰培养结果)指标。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90 d的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期间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部感染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eGFR预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根据其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病原微生物及炎性指标的分布情况。结果 514例患者中68例患者(13.2%)在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慢性肾脏病比例、BUN、Scr、AST、ALT、白细胞计数、NLR高于生存组,白蛋白水平、eGFR、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2,95%CI(1.027,1.162)〕、ALT〔OR=1.013,95%CI(1.001,1.026)〕、白蛋白水平〔OR=0.814,95%CI(0.759,0.873)〕、eGFR〔OR=0.974,95%CI(0.961,0.988)〕、白细胞计数〔OR=1.116,95%CI(1.030,1.210)〕、淋巴细胞百分比〔OR=0.011,95%CI(0,0.521)〕是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eGFR预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4,最佳截断值为47 ml•min-1•(1.73 m2)-1,灵敏度为36.8%,特异度为84.3%。eGFR<47 ml•min-1•(1.73 m2)-1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比例高于eGFR≥47 ml•min-1•(1.73 m2)-1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低于eGFR≥47 ml•min-1•(1.73 m2)-1组(P<0.05)。eGFR<47 ml•min-1•(1.73 m2)-1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高于eGFR≥47 ml•min-1•(1.73 m2)-1组,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低于eGFR≥47 ml•min-1•(1.73 m2)-1组(P<0.05)。结论 eGFR低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易感性,可能是老年肺部感染预后恶化的潜在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脂质代谢异常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韩姗姗,丁樱,代彦林,张霞,王龙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2): 4137-41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19
摘要499)   HTML2)    PDF(pc) (2186KB)(345)    收藏
背景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部分可累及肾脏发展为紫癜性肾炎(HSPN),影响预后。因此在HSP的发病早期寻找肾脏损伤的预测因子十分必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HSP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然而未见系统的循证研究。目的 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评估HSP发病早期脂质代谢异常是否能作为HSPN的预测因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2-10。收集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诊断标准、性别、年龄、例数(HSPN组/非HSPN组)、观察指标〔两组人群起病时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M(ApoM)〕、研究类型、发生情况(初发/复发)、病程、随访时间,运用纽卡斯尔-沃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5 312例患者,失访26例,纳入HSP患儿5 286例,其中1 997例发展为HSPN,NOS评分均≥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HSPN组患者起病时的TC水平〔WMD=0.72,95%CI(0.51,0.92)〕、TG水平〔WMD=0.61,95%CI(0.45,0.77)〕、LDL水平〔WMD=0.65,95%CI(0.41,0.89)〕高于非HSPN组,ApoM水平〔OR=0.32,95%CI(0.12,0.85)〕低于非HSPN组。结论 高水平的TC、TG和LDL可能是HSP发展为HSPN的预测因子,HDL水平与HSPN关系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ApoM有望成为HSPN的新独立预测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齐琪,胡红琳,许敏,王佑民,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30): 3900-390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67
摘要605)   HTML4)    PDF(pc) (2132KB)(297)    收藏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主要由类固醇生成酶基因突变或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基因突变引起,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代谢紊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常需进行鉴别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由POR基因突变导致的CAH患者,经基因检测证实其POR基因存在c.1370G>A(外显子12)纯合突变,诊断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提示临床上综合评估体格检查、肾上腺和性腺功能检查结果是识别PORD的关键,必要时需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继而进行精准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伴贫血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盛晓笑,翟亚玲,陈雅卓,高静歌,姚星辰,王新念,申娅,张文惠,高歌,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9): 3692-36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021
摘要654)   HTML2)    PDF(pc) (1382KB)(138)    收藏
背景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贫血是其常见表现,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分析伴贫血HSPN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5例HSPN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肾外表现(关节/腹部)及高血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RBC)计数〕、病理资料(包括IgG沉积、IgM沉积、IgA沉积、C3沉积、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肾小管萎缩、小动脉病变、新月体率、肾小球硬化率、病理分级)。按照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患者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复合终点事件,Kaplan-Meier法绘制肾脏预后不良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贫血组63例,非贫血组132例。贫血组年龄、肾外表现、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RBC计数水平高于非贫血组,血红蛋白、血钙、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eGFR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患者小动脉病变比例及新月体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贫血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4.675,P=0.031)。结论 伴贫血HSP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年龄、24 h尿蛋白与肾小球硬化率是伴贫血HSP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15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凃影叶,张洪江,康淳,杜飞,崔佳慧,邵薇,袁志敏,王伟杰,杨康鹃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7): 3469-34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15
摘要513)   HTML4)    PDF(pc) (1856KB)(296)    收藏
背景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15(ARL15)基因rs4311394位点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已被证实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而血脂紊乱作为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是否与DKD存在相关性尚未可知。目的 探究ARL15、PGC-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吉市医院确诊的朝鲜族和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393例(记为T2DM组)、DKD患者90例(记为DKD组),同期选取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单位体检的健康人268例〔记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生理、生化指标,采用单碱基延伸法检测ARL15、PGC-1α基因rs4311394、rs7656250位点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RL15、脂联素蛋白水平。结果 NGT组中汉族137例,朝鲜族131例;T2DM组中汉族205例,朝鲜族188例;DKD组中汉族55例,朝鲜族35例。NGT组汉族和朝鲜族人群ARL15基因rs4311394位点、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RL15基因rs4311394位点、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RL15、PGC-1α基因联合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CT基因型受试者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CC、TT基因型受试者(P<0.05);携带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CT、TT基因型受试者脂联素低于CC基因型受试者,TT基因型受试者脂联素低于CT基因型受试者(P<0.05)。T2DM组患者脂联素低于NGT组(P<0.05);DKD组患者ARL15、脂联素高于NGT组、T2DM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RL15与脂联素呈正相关(rs=0.372,P<0.05)。结论 ARL15、PGC-1α基因SNP与DKD不相关,但携带PGC-1α基因rs7656250位点CT、TT基因型人群的脂联素水平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程丽颖,王梦玺,张翥,邵凤民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7): 3477-348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63
摘要504)   HTML2)    PDF(pc) (2515KB)(215)    收藏
背景 过度的炎性反应及肾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关键环节,但目前西医对DN的常规治疗在抗炎、抗纤维化方面效果不显著。临床应用当归补血汤作为抗炎、抗纤维化辅助治疗DN的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目的 系统研究当归补血汤在DN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ClinicalTrials.gov,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筛选关于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D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当归补血汤加减。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8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18,95%CI(1.10,1.28),P<0.000 1〕,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均数差(MD)=-69.22,95%CI(-76.96,-61.48),P<0.000 01;MD=-31.32,95%CI(-59.87,-2.76),P=0.03;MD=-10.24,95%CI(-11.51,-8.98),P<0.000 01;MD=-0.95,95%CI(-1.61,-0.29),P=0.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30,3.34),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DN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吴宇,张铮,方锦颖,汪月丹,李文歌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4): 3101-310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08
摘要523)   HTML4)    PDF(pc) (3363KB)(376)    收藏
背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目前临床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一线药物,但作用有限;炎性反应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药免疫抑制剂可能会成为DN的辅助治疗药物。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治疗早中期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筛选关于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试验组)与ACEI/ARB(对照组)治疗早中期DN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05-05。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3篇,包含1 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下降水平〔均数差(MD)=-6.06,95%CI(-10.89,-1.22)〕、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MD=-0.70,95%CI(-0.87,-0.53)〕、治疗前后血白蛋白改善水平〔MD=2.83,95%CI(1.66,4.01)〕、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MD=-0.42,95%CI(-0.76,-0.08)〕、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值比(OR)=1.87,95%CI(1.26,2.77)〕、总有效率〔OR=3.05,95%CI(1.87,4.97)〕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51,95%CI(-0.65,1.66),P=0.39〕。结论 中药免疫抑制剂联合ACEI/ARB可有效改善早中期DN患者肾功能及血白蛋白水平,提高总有效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白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服用双氢速固醇引发急性肾衰竭伴高钙血症病例分析
周佳雁,蒋晓红,王龙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4): 3134-313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17
摘要526)   HTML4)    PDF(pc) (3006KB)(161)    收藏
双氢速固醇(DHT)中毒是十分罕见的高钙血症病因,主要通过病史及用药史进行排他性诊断。本文报道1例以乏力、食欲不振为首发症状的DHT中毒引起的急性肾衰竭伴高钙血症病例。本例患者既往因甲状腺良性结节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自行将用药方案改为DHT,0.5 mg/d,联合碳酸钙D3片,3片/d,整个服药过程中均未监测血钙(SCa)水平。患者此次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经查血肌酐(Scr)458 μmol/L,SCa 5.1 mmol/L,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在排除其他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后,考虑为DHT中毒,予以停用DHT及碳酸钙D3片、补液、利尿、降钙素注射等治疗,患者Scr及SCa逐渐恢复至参考范围。因此建议临床医生和服用DHT的患者,即使平时SCa在参考范围,也需定期监测,存在其他疾病或联合使用其他药物时应谨防高钙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Ⅱ型患者因左甲状腺素治疗引起肾上腺危象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袁海霞,高轩,张晶,贺春燕,周锋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4): 3137-31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4
摘要516)   HTML5)    PDF(pc) (1463KB)(155)    收藏
肾上腺危象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一种危急状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三发性。Addison病是引起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的重要组成部分。APS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特点为出现一个以上内分泌腺体自身免疫性损伤。APS主要分为APS Ⅰ型和APS Ⅱ型。本文报道了1例因左甲状腺素治疗而诱发肾上腺危象的APS Ⅱ型病例,并对引发肾上腺危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多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肾素活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研究
李瑜,吴婷,赵鑫,李南方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3): 2914-29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1.202
摘要552)   HTML1)    PDF(pc) (1164KB)(461)    收藏
背景 高血压肾损伤是高血压常见靶器官损害,若能及早识别并干预,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损伤。有研究显示,肾素活性(PRA)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但PRA是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有预测作用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PRA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汉族患者1 6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入选患者PRA水平按四分位法将其分为低肾素组(Q1组,<0.44 μg?L-1?h-1)、等肾素1组(Q2组,0.44~1.07 μg?L-1?h-1)、等肾素2组(Q3组,1.08~2.36 μg?L-1?h-1)、高肾素组(Q4组,>2.36 μg?L-1?h-1)。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血压、空腹血糖、肾功能、血脂、PRA、血浆醛固酮(PAC)、肾脏功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Cyst C)、24 h尿蛋白、24 h微量白蛋白〕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Q1组男性占比、舒张压、PRA、TG小于Q2组、Q3组、Q4组,年龄、ARR比值大于Q2组、Q3组、Q4组,PAC、TC、LDL-C小于Q3组、Q4组,病程大于Q3组、Q4组(P<0.05);Q2组男性占比、舒张压小于Q4组,年龄、病程大于Q3组、Q4组,PRA小于Q3组、Q4组,PAC小于Q4组,ARR比值大于Q4组(P<0.05);Q3组男性占比、舒张压、PRA、PAC小于Q4组,年龄大于Q4组(P<0.05)。Q1组肌酐小于Q2组、Q3组、Q4组,Cyst C小于Q4组(P<0.05);Q3组肌酐、Cyst C小于Q4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程、BMI、收缩压、舒张压、PRA水平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女性、超重、病程长,血压高、高PRA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于柏松,刘冰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3): 2985-29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56
摘要719)   HTML13)    PDF(pc) (1732KB)(411)    收藏
原发性IgA肾病是最普遍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特点为IgA沉积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区。随着对原发性IgA肾病的逐渐认识,发现其并不是一种良性肾脏疾病,大约在20年内,30%~40%的原发性IgA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因此,原发性IgA肾病需要有效精准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本文主要对原发性IgA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目前支持治疗成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另外扁桃体切除、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多种新型治疗方法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肾部分切除术对Ⅰ期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蔡孟会,刘峰,葛天宇,冯子豪,黄坤平,葛波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0): 2555-256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28
摘要681)   HTML7)    PDF(pc) (1946KB)(382)    收藏
背景 目前,T1a期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首选肾部分切除术(PN),而对于T1b期局限性患者是否首选PN方案尚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PN对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总体生存率(OS)和肿瘤特异生存率(CSS)的影响。方法 2020年4—5月申请获得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使用权限并从数据库下载1975—2016年经病理诊断为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诊断年份、年龄、性别、人种、婚姻、肿瘤患侧性、病理分级、T分期、手术方式),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PN组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校正样本,Kaplan-Meier曲线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匹配前后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OS和CSS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病理分级、T分期、手术方式均是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CS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病理分级、T分期、手术方式均是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C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在总体生存人群及肿瘤特异性生存人群中,两组T1b期局限性ccRCC患者诊断年份、年龄、肿瘤患侧性、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份、年龄、肿瘤患侧性、病理分级是T1b期局限性ccRCC患者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与RN相比,匹配前后的Kaplan-Meier曲线发现,PN对患者OS有益(P<0.05),而对CSS无明显影响(P>0.05);PSM调整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PN是患者OS独立保护因素(HR=0.695,P=0.009),对CSS无明显影响(HR=0.804,P=0.301)。结论 基于患者的远期生存角度,在手术可行的情况下,建议Ⅰ期局限性ccRCC患者优先考虑PN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简化计算CT增强廓清率在鉴别小于4 cm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
戴国娇,郑海澜,郑永飞,黄丹江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20): 2607-26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71
摘要791)   HTML3)    PDF(pc) (2310KB)(473)    收藏
背景 肾上腺偶发瘤中,肾上腺转移瘤需要与肾上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肾上腺腺瘤)进行鉴别,推荐延迟15 min的扫描方式计算绝对廓清率与相对廓清率,然而扫描时间过长。目的 探讨简化计算CT增强廓清率鉴别小于4 cm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随访证实或拟诊非肾上腺腺瘤病变后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增强扫描的肾上腺转移瘤患者78例和肾上腺腺瘤患者50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本研究纳入肾上腺转移瘤患者37例(肾上腺转移瘤组)和肾上腺腺瘤患者47例(肾上腺腺瘤组);其中肾上腺转移瘤包含原发灶为肺癌患者16例、原发灶为其他肿瘤患者21例(肝癌患者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14例、胰腺癌患者1例、膀胱癌患者1例、涎腺癌患者1例),肾上腺腺瘤包含肾上腺乏脂腺瘤患者15例、肾上腺富脂腺瘤患者32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发生情况、病灶部位(左侧/右侧)、肿瘤大小,并测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的CT值,计算简化绝对廓清率及相对廓清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分析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富脂腺瘤组、肺癌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的效能。结果 肾上腺转移瘤组与肾上腺腺瘤组患者、肾上腺转移瘤组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患者、肾上腺转移瘤组与肾上腺富脂腺瘤组患者、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组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发生率、病灶部位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转移瘤组患者的平扫CT值高于肾上腺腺瘤组(P<0.001)。肾上腺转移瘤组平扫CT值高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绝对廓清率和相对廓清率低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P<0.05)。肾上腺转移瘤组平扫CT值及相对廓清率高于肾上腺富脂腺瘤组(P<0.05);肾上腺转移瘤组与肾上腺富脂腺瘤组患者的绝对廓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组平扫CT值高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绝对廓清率和相对廓清率低于肾上腺乏脂腺瘤组(P<0.05)。在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ROC曲线分析中,平扫CT值的截断值为21.00 HU,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4、81.1%、89.4%。在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乏脂腺瘤ROC曲线分析中,平扫CT值的截断值为28.50 HU,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46、64.9%、86.7%;绝对廓清率的截断值为-21.54%,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33、80.0%、83.8%;相对廓清率的截断值为-9.65%,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60、73.3%、89.2%。在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富脂腺瘤ROC曲线分析中,平扫CT值的截断值为11.50 HU,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4、91.9%、100%;相对廓清率的截断值为-64.10%,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77、89.2%、53.1%。在肺癌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乏脂腺瘤ROC曲线分析中,平扫CT值的截断值为29.50 HU,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1、81.3%、93.3%;绝对廓清率的截断值为-24.89%,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21、80.0%、81.3%;相对廓清率的截断值为-10.58%,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33、73.3%、87.5%。结论 简化计算CT增强绝对廓清率及相对廓清率在鉴别小于4 cm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间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水平变化的随访研究
路长安,王健,罗金兵,夏立军,郝士伟,赵瑞泉,王猛,宋飞,张明宝,杨光燃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8): 2275-22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78
摘要532)   HTML3)    PDF(pc) (1000KB)(232)    收藏
背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是肾脏功能和肾损害的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两者变化是否一致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eGFR与UAER水平5年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8年12月参加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的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5年随访,并且每年随访1次。随访指标包括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GFR及UAER。eGFR进展定义为eGFR下降且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增加;UAER进展定义为新出现的蛋白尿或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大量蛋白尿。结果 2013—2018年每年完成随访且UAER和eGFR等资料齐全的患者共66例。基线、随访第5年患者DBP、UAER、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随访第5年eGFR和UAER变化,66例患者中出现eGFR进展37例(56.1%)、UAER进展10例(15.2%)。37例(56.1%)患者eGFR和UAER进展平行,29例(43.9%)患者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UAER和eGFR进展平行组、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组BMI、年龄、TG、TC、HDL-C、LDL-C、HbA1c、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R和eGFR进展平行组糖尿病病程长于UAER和eGFR进展不平行组(P<0.05)。结论 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5年发现,随糖尿病病程延长eGFR逐渐下降,UAER逐渐升高。43.9%的患者UAER进展和eGFR进展不平行,提示在临床中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建议同时进行eGFR和UAER检查,尤其是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的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造影剂肾病预防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黄英杰,刘家玥,詹群璋,黄磊,叶嘉嘉,张悦瑶,何雨春,李俊哲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8): 2318-23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74
摘要441)   HTML2)    PDF(pc) (2503KB)(589)    收藏
背景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多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造影剂肾病(CIN)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尚缺乏系统评价。目的 评价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对CIN的预防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预防CIN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 2019年11月,筛选关于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试验组)与常规水化(对照组)对CIN预防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包括2 433例患者。在降低CIN发生率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CAG/PCI后血肌酐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肾康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在降低CAG/PCI后血尿素氮方面,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常规联合水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常规水化。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在降低CIN发生率方面,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血肌酐方面,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在降低CAG/PCI后血尿素氮方面,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水化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肾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魏宇君,李新,申曼,张佳佳,詹晓凯,汤然,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8): 2359-23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10
摘要529)   HTML6)    PDF(pc) (1032KB)(316)    收藏
肾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是由低级别淋巴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介导的肾损害,为疾病早期阶段,尚不足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或淋巴瘤。本文分析了2018年3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MM合并肾损害和3例不同类型的MG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对其肾损害进行了鉴别诊断,并结合病例和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建议对表达浆细胞克隆或B淋巴细胞克隆的患者分别采用硼替佐米或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提示临床医生对存在单克隆Ig和无法解释的肾脏疾病患者,需早期进行肾活检以确诊MGRS,遵循国际肾病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研究组(IKMG)提出的诊断共识和诊断流程,进一步明确MGRS的诊断分型,有利于早期进行克隆指导的靶向治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及应用前景
杨光燃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8): 2245-22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52
摘要606)      PDF(pc) (1243KB)(543)    收藏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除降糖作用之外,部分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中钠-葡萄糖共转动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已被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提供了新选择。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及临床试验总结、分析了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获益,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新型降糖药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老年人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及全-专联合预防策略的探讨
魏珊,刘英莉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7): 2140-21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15
摘要474)   HTML3)    PDF(pc) (1069KB)(441)    收藏
药源性肾损害是由药物不良事件(AD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所致的药源性肾脏病,可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因而预防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老年人是药源性肾损害的高危人群,老年人药源性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10%~65%。因此,明确老年人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研究老年人特殊的临床用药特点,加强老年人用药知识的教育和管理,对促进老年人用药安全、预防药源性肾损害极为重要。本文将就药源性肾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老年人发生药源性肾损害的原因及全-专联合预防策略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陶志虎,陈家和,李小健,莫超,苏朝东,黄雪霞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7): 2169-21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63
摘要514)   HTML4)    PDF(pc) (1094KB)(214)    收藏
背景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常用方案,但糖皮质激素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有影响,而采用短疗程、长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糖尿病合并IMN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CTX冲击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最终纳入43例患者。治疗组每月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注射用CTX 0.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 d,每月用量0.8 g,总量达到8 g停药。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 mg•kg-1•d-1+他克莫司胶囊 0.05 mg•kg-1•d-1,维持他克莫司血液浓度在3~5 μg/L,8周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每2周减少5 mg,至0.5 mg•kg-1•d-1时维持4周,至10 mg/d 停止减量,维持时间不少于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肝功能、血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血清肌酐(Sc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比较两组间是否有差异,并对两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2%(5/41)〕低于对照组〔44.2%(19/43)〕(χ2=10.525,P=0.001)。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血浆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血浆清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1、3、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血浆清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3个月后血糖、HbA1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各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成本-效果比(164.75)高于治疗组(30.51)。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CTX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临床疗效与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相当,成本-效果比明显下降,对血糖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血液及尿液分析对肾绞痛和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陈小兵,吴桂昌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7): 2198-220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86
摘要500)   HTML3)    PDF(pc) (1192KB)(343)    收藏
背景 阑尾炎、肾绞痛是引起急性非创伤性腹痛的常见疾病,是否可以通过常用的辅助检查血液及尿液分析即可诊断肾绞痛和阑尾炎,将成为医疗条件有限的医疗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尿液分析在肾绞痛及阑尾炎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诊为阑尾炎(阑尾炎组)或肾绞痛(肾绞痛组)患者11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分析结果、尿液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血液分析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血白红细胞比,以及尿液分析指标尿白细胞计数(UWBC)、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白红细胞比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血液分析指标WBC、RBC、NEUT、NEUT%、血白红细胞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阑尾炎患者尿液分析指标URBC、UWBC水平低于肾绞痛患者,尿白红细胞比高于肾绞痛患者(P<0.05)。URBC诊断肾绞痛的临界值为14.52/μl,灵敏度为0.892,特异度为0.864,AUC为0.921〔95%CI(0.877,0.964),P<0.01〕;UWBC诊断肾绞痛的临界值为16.5/μl,灵敏度为0.486,特异度为0.864,AUC为0.705〔95%CI(0.628,0.782),P<0.01〕,尿白红细胞比诊断阑尾炎的临界值为0.922,灵敏度为0.838,特异度为0.606,AUC为0.742〔95%CI(0.662,0.822),P<0.01〕。结论 URBC、UWBC对肾绞痛有较好诊断价值,尿白红细胞比对阑尾炎有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远程饮食记录法与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管理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张显龙,刘旭生,傅立哲,唐芳,张鼎君,王凌澜,夏冰清,董陈娣,吴一帆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5): 1909-19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05
摘要526)   HTML2)    PDF(pc) (1039KB)(370)    收藏
背景 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证据表明营养管理是CKD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但患者的依从性是管理难点,远程管理或可提高依从性,但其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远程饮食记录法与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对CKD患者营养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11-01至2018-12-31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远程组和纸质组,其中远程组43例,纸质组48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营养管理,远程组应用远程系统随访并记录3 d饮食;纸质组采用面对面随访,纸质作业记录3 d饮食。观察时间48周,每4周随访1次,共12个随访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指标,包括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蛋白摄入量(饮食作业-DPI)、基于总氮排出量蛋白相当量(nPNA)计算的蛋白摄入量(nPNA-DPI)、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热量摄入量(饮食作业-DEI)。结果 混合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分组情况、随访时间点是饮食作业-DPI及nPNA-DPI的影响因素(饮食作业-DPI:F分组=58.046,P<0.001;F随访时间=22.236,P<0.001;nPNA-DPI:F分组=95.096,P<0.001;F随访时间=14.420,P<0.001);分组情况是饮食作业-DEI的影响因素(F分组=234.715,P<0.001)。远程组第9、12随访时间点nPNA-DPI低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5;t=-2.191,P=0.031);远程组第6随访时间点饮食作业-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24);远程组第3、6、12随访时间点nPNA-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38;χ2=6.889,P=0.009;χ2=6.920,P=0.009);两组第12随访时间点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腰臀比、身体总水分、去脂体质量、上臂围、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远程或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均可以优化CKD患者蛋白质及热量的摄入;一些随访时间点,远程随访优于纸质记录及线下随访,提示结合目前移动医疗的新进展进行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通络地龟汤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非杓型血压和尿钠排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研究
庞欣欣,石秀杰,张雅歌,彭紫凝,邢玉凤,韩佳瑞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5): 1943-19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9
摘要470)   HTML3)    PDF(pc) (1108KB)(418)    收藏
背景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非杓型血压是D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中医药治疗DKD及非杓型血压具有一定优势。目的 探讨通络地龟汤对DKD Ⅳ期患者非杓型血压、尿钠排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DKD Ⅳ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24 h尿钠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醛固酮水平,计算杓型血压逆转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8周随访,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CV)降低,eGFR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CV)、nSBPCV降低,eGFR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BP、n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CV)、nDBPCV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非杓型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杓型血压逆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钠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DKD Ⅳ期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夜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提高患者杓型血压逆转率及24 h尿钠排泄,且安全性较高,但对RAAS并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KDOQI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
程改平,秦伟,刘婧,柳园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 (11): 1325-13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66
摘要1304)   HTML31)    PDF(pc) (1411KB)(1089)    收藏
2020年9月,国家肾脏基金会肾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发布《KDOQI慢性肾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20年前KDOQI发布首个终末期肾病患者营养指南,20年来营养管理的新证据不断出现。更新指南不仅包括终末期肾病或晚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还包括未接受透析的1~5期CKD患者和肾移植患者。更新指南内容涵盖6个领域:营养评估、医学营养治疗、膳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营养补充剂、微量营养素和电解质。主要包括饮食管理,而不是所有可能的营养干预。本文对其中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NLRP3/IL-1β/TGF-β1通路探讨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焦亡损伤的拮抗效应
李佳武, 秦凤, 宋生琴, 翟婷, 辛宏云, 巴应贵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1): 2617-26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78
摘要179)   HTML3)    PDF(pc) (1716KB)(61)    收藏
背景

红景天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低氧环境下是否同样起效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观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DKD大鼠模型血生化指标、肾组织病理损伤、肾脏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2022年3月—2023年3月40只6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造模。将24只DKD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红景天苷+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激活剂组进行干预,每组8只。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ing)检测肾组织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NLR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造模后造模大鼠体质量低于对照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BUN、UMA、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大鼠UMA、BUN、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可见红景天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较红景天苷组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比,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对,模型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对,红景天苷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红景天苷组相对,红景天苷+NLRP3激活剂组Caspase-1、GSDMD、NLRP3、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

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以不降低血糖和血脂为前提发挥了对DKD大鼠的治疗作用,考虑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LRP3从而影响NLRP3/IL-1β/TGF-β1信号通路,最终改善足细胞焦亡损伤密切相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可溶性肾素前体受体在多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孟野, 姜一农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8): 2295-230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03
摘要351)   HTML10)    PDF(pc) (1771KB)(180)    收藏

既往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研究以在心血管、肾脏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肾素、肾素前体、肾素前体受体(PRR)为主,其中PRR的生理功能已被广泛研究。可溶性肾素前体受体(sPRR)是通过蛋白酶切割PRR的细胞外成分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空间,因此sPRR水平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组织RAAS的变化,然而临床对sPRR的相关研究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sPRR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本文总结了sPRR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癌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sPRR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对代谢性疾病等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肾上腺意外瘤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高血糖情况及变化分析
张征, 张炜, 张英, 杜娟, 邹大进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5): 1873-187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23
摘要554)   HTML2)    PDF(pc) (1630KB)(207)    收藏
背景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是肾上腺意外瘤的常见亚型,但目前对于SCS患者高血糖与高皮质醇分泌的相关性分析及术后变化情况鲜有报道。

目的

评价肾上腺意外瘤SCS患者高血糖的患病情况及其术后变化。

方法

收集2010—2021年上海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诊治的124例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36例SCS患者(SCS组)、41例肾上腺腺瘤型库欣综合征患者(CSA组)及47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NAA组)行口服糖耐量检查(OGTT),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 Glu)、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 Ins),检测患者血皮质醇、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激素测值,将所得结果与53例受试者(对照组)进行比较。SCS组、CSA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SCS组、CSA组激素与糖代谢测值的相关性。

结果

SCS组、CSA组、NAA组、对照组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41.7%、51.2%、25.5%及24.5%。SCS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负荷后2 h胰岛素(2 hPIN)、AUCGlu及AUCIns均高于对照组(P<0.05),CSA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AUCIns及HOMA-IR均高于SCS组、NAA组及对照组(P<0.05),CSA组患者HbA1c、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PG)、2 hPIN及AUCGlu均高于NAA组、对照组(P<0.05)。剔除性别、年龄影响,SCS组患者HbA1c、2 hPPG与8:00、16:00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呈正相关(r=0.68,0.657,0.522,P<0.05;r=0.569,0.544,0.369,P<0.05),FPG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434、P<0.05),AUCGlu与8:00、16: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97,0.409,P<0.05);CSA组患者HbA1c、FPG、2 hPPG、AUCGlu与8:00、16: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748,0.631,0.669,0.602,P<0.05;r=0.674,0.655,0.640,0.624,P<005),2 hPIN与8:00血皮质醇呈正相关(r=0.319,P<0.05)。SCS组、CS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血皮质醇、尿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SCS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2 hPIN、AUCIns下降(P<0.05);CS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FIN、2 hPIN、AUCGlu、AUCIns及HOMA-IR均下降(P<0.05)。SCS组、CSA组患者术后高血糖的患病率分为33.3%及39.0%。

结论

SCS患者高血糖的患病率升高,其原因与皮质醇的高分泌有关。手术治疗后高血糖情况得以改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分析
裴雪静, 沈怀云, 徐倩倩, 刘彬彬, 王慧慧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5): 1861-186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39
摘要296)   HTML5)    PDF(pc) (1633KB)(93)    收藏
背景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而目前关于重度窒息并发新生儿AKI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近期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以采取措施减少AKI的发生,并提高此类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23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7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n=43)和非AKI组(n=129)。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AKI患儿的近期预后情况(住院期间存活或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相关指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预测价值。

结果

AKI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血小板计数低于非AKI组,昏迷状态比例、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合并呼吸衰竭比例、血胱抑素C(Cys C)高于非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 min Apgar评分(OR=1.553,95%CI=1.193~2.021,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965,95%CI=1.021~8.611,P=0.046)、血Cys C值(OR=0.231,95%CI=0.109~0.487,P<0.001)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Cys C预测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1~0.854,P<0.05),5 min Apgar评分预测AKI的AUC为0.792(95%CI=0.715~0.869,P<0.05)。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51.2%(22/43),非AKI组患儿住院病死率为21.7%(28/129),AKI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AKI组(χ2=13.572,P<0.001)。

结论

低5 min Apgar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出生后高血Cys C会增加重度窒息新生儿发生AKI的风险。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血Cys C是预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发AKI的可靠指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与早期肾性骨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王左钰, 周阳, 熊明霞, 赵沙沙, 杨俊伟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5): 1904-19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99
摘要188)   HTML7)    PDF(pc) (1953KB)(89)    收藏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骼疾病(CKD-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成为CKD-MB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中心,成骨细胞通过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硬化素等,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使骨骼成为内分泌器官。因此,成骨细胞分化失调是慢性肾脏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早期事件。本文系统讨论了成骨细胞的代谢途径及早期CKD-MBD病理状态下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改变的相关机制,表明Wnt家族分泌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FGF-23、尿毒症毒素、代谢性酸中毒等信号通路及代谢物异常可改变成骨细胞代谢活性,引起成骨谱系成熟障碍,进而影响骨重塑,对于解释肾性骨病病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常钰朋, 耿茜茜, 火睿, 孙侃, 常向云, 李军, 朱凌云, 董玉洁, 罗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12): 1480-14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36
摘要222)   HTML9)    PDF(pc) (2021KB)(139)    收藏
背景

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

方法

收集2012—2022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113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 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6),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89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χ2=14.059,P=0.080)。预测概率阈值在0.10~0.90时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

结论

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基于收缩压、高血压病程、血钾、GFR四分位分组、基础血浆醛固酮5种因素构建的APA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可帮助识别APA,有助于临床决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社区老年人群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范晶, 魏珊, 李丽秋, 郑秀丽, 李言, 牛建英, 王玲, 许成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9): 1048-10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30
摘要501)   HTML14)    PDF(pc) (1402KB)(244)    收藏
背景 老年人往往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共存,而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导致慢性肾损害,目前针对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研究较少。目的 通过收集社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的临床数据,调查老年人群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纳入2020—2021年于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3 080名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体检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数据。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异常组(n=713),将eGFR≥60 mL·min-1·(1.73 m2-1的研究对象纳入肾功能正常组(n=12 367);将尿蛋白阳性的研究对象纳入蛋白尿组(n=1 690),将尿蛋白阴性的研究对象纳入非蛋白尿组(n=11 390);同时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间隔10岁分为60~69岁组(n=6 901)、70~79岁组(n=4 867)、80~89岁组(n=1 128)、≥90岁组(n=18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研究对象肾功能异常及蛋白尿的影响因素。结果 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岁组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组、70~79岁组男性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60~69岁组男性肾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80~89岁组男性肾功能异常检出率低于女性(P<0.05)。肾功能异常组年龄、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肾功能正常组,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贫血、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是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男性、糖尿病、肥胖、高TG血症、Scr、BUN是蛋白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60岁以上人群的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检出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高TG血症及低HDL-C血症是社区老年人群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男性、糖尿病、肥胖、高TG血症、Scr、BUN是社区老年人群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研究
邹琼, 吴曦, 张杨, 万毅, 陈长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8): 961-97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60
摘要293)   HTML5)    PDF(pc) (2245KB)(228)    收藏
背景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要尝试开展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在DN预测领域的应用。

目的

利用LASSO回归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构建DN预测模型。

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23年4—8月,数据来源于公开的伊朗133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以是否患DN为因变量,分别用8∶2和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SSA-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与分析,并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比预测性能以分析较优的DN模型。基于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score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指标进行模型评价。

结果

剔除9例1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纳入的有效样本量为1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73例(58.9%)被诊断为DN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T2DM患者DN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测试集=8∶2时,训练集(n=100)中有59例DN患者,测试集(n=24)含有14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HbA1c、LDL和SBP共5个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79.17%、79.17%、87.50%、95.83%。F1-score分别为0.846 2、0.800 0、0.800 0、0.888 9、0.960 0。训练集∶测试集=7∶3时,训练集(n=88)中有52例DN患者,测试集(n=36)含有21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LDL、HDL、SBP和DBP这7个影响因素。LR、KNN、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6.11%、86.11%、86.11%、72.22%、91.67%。F1-score分别为0.871 8、0.871 8、0.864 9、0.705 9、0.909 1。

结论

LR、KNN和SVM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7∶3时性能较好,BP神经网络和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8∶2时性能较好。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更佳,可及时准确识别T2DM DN患者,实现DN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从而预防并减缓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与验证研究
韩俊杰, 武迪, 陈志胜, 肖扬, 森干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9): 1054-10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71
摘要417)   HTML15)    PDF(pc) (1686KB)(386)    收藏
背景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有助于提前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或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DN的风险因素,构建T2DM患者发生DN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5 81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DN将患者分为DN组(481例)和非DN组(5 329例)。对其中481例DN患者和非DN患者依据性别、年龄(±2岁)进行1∶1病例对照匹配,将匹配后的962例T2DM患者根据2∶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641)和验证组(n=321)。收集患者的基础数据,如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相关数据。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

结果

DN组与非DN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24 h尿微量总蛋白、定性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5个与T2DM患者发生DN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定性尿蛋白是T2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素(P<0.05)。训练组DN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66(95%CI=0.839~0.894),验证组DN发生风险的AUC为0.849(95%CI=0.804~0.889)。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组P=0.748;验证组P=0.986)。DCA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15~0.95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2DM患者发生DN风险更有益。

结论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血清肌酐、高血压、定性尿蛋白可能是T2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包含该5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T2DM患者发生DN的风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激素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回顾性研究
高歌, 张鑫越, 冯玉华, 窦婧予, 吴雪莹, 程根阳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06): 692-6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63
摘要273)   HTML9)    PDF(pc) (1745KB)(68)    收藏
背景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肾脏预后尚无明确结论。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素治疗对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患者进行1∶1匹配筛选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记录患者治疗1年内疾病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开始支持治疗的日期作为随访起点,随访至2022-10-31,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接受透析治疗。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超过30%或进入ESRD或接受透析或患者死亡;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

结果

共有236例原发性IgAN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经过1∶1匹配,激素治疗组97例与支持治疗组97患者匹配成功,两组基线数据匹配均衡。激素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均高于支持治疗组(χ2=6.171,P=0.013;χ2=3.973,P=0.046)。中位随访时间为18.00(9.75,28.00)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95,P=0.034);激素治疗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组(χ2=4.419,P=0.036)。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中有177例中等量蛋白尿患者,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eGFR对激素治疗和支持治疗的177例患者进行1∶1匹配后,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和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各有76例患者匹配成功。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主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127,P=0.042);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的复合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低于支持治疗中等量蛋白尿者(χ2=4.934,P=0.0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R=0.982)、血肌酐(HR=1.019)、eGFR(HR=1.020)、24 h尿蛋白定量(HR=1.205)是影响CKD进展高风险IgAN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激素治疗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支持治疗组(P<0.05)。

结论

在CKD进展高风险IgAN肾病患者中,与单纯支持治疗相比,激素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肾脏缓解率,降低肾功能下降、肾衰竭风;但仍需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