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24): 3072-3078.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374
所属专题: 乳腺癌最新文章合辑
刘银银1, 隋鸿平1, 李婷婷1, 姜桐桐1, 史铁英1, 夏云龙2,*(
)
收稿日期:2024-07-29
修回日期:2024-10-24
出版日期:2025-08-20
发布日期:2025-06-23
通讯作者:
夏云龙
作者贡献:
刘银银负责文章的整体构思与设计,参与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及论文撰写;隋鸿平、李婷婷负责收集与整理文献;姜桐桐、史铁英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夏云龙负责论文的修订、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
基金资助:
LIU Yinyin1, SUI Hongping1, LI Tingting1, JIANG Tongtong1, SHI Tieying1, XIA Yunlong2,*(
)
Received:2024-07-29
Revised:2024-10-24
Published:2025-08-20
Online:2025-06-23
Contact:
XIA Yunlong
摘要: 心脏毒性是乳腺癌患者癌症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是评估高危患者的重要方法,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本文根据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将现有模型分为特异性模型和普适性模型,并对各模型的构建过程与方法、预测因子、效果验证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现有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少数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因子多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蒽环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预测性能良好,但各模型预测因子差异较大,且呈现重开发而轻应用的不平衡局面。未来研究应注重模型临床应用和本土化验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新型建模方法,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提高模型稳定性,为临床医护人员识别心脏毒性提供有效筛查工具。本文能够为我国临床医护人员构建及应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借鉴。
|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乳腺癌治疗方法(%) | 研究设计 | 建模方法 | 心脏毒性结局指标 | 预测年限(年) | 因子数 | 验证方法 | 模型性能 | |
|---|---|---|---|---|---|---|---|---|---|---|
| AUC | C-index | |||||||||
| CHANG[ | 2022 | 蒽环类药物(100%);手术(21.8%);放射治疗(66.8%);曲妥珠单抗(25.6%);5-氟尿嘧啶(8.9%);紫杉醇(15.8%) | ③ | 机器学习算法 | LVEF较基线下降>10%,绝对值<50%;绝对值<40%,并伴CHF症状或体征 | 15 | 内部验证 | 建模组:0.664;验证组:0.890 | ||
| 周彦君[ | 2023 | 蒽环类药物(100%);环磷酰胺(81.2%);曲妥珠单抗(21.3%);紫杉醇(18.9%) | ①④ | Logistic回归 | 非特异性ST-T改变、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包炎;各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 | 6 | 内部验证 | 0.870 | ||
| ROMOND[ | 2012 | 阿霉素(100%);环磷酰胺(100%);紫杉醇(100%);曲妥珠单抗(56.0%) | ②③ | Logistic回归 | 诊断为心源性死亡或CHF,表现在日常活动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并伴LVEF较基线下降>10%且绝对值<55%或下降>5%且绝对值<50% | 5年 | 2 | 内、外部验证 | 0.720 | |
| SUN[ | 2022 | 脂质体阿霉素(100%)曲妥珠单抗(2.3%);利妥昔单抗(0.8%);多西他赛(3.9%);环磷酰胺(40.5%);卡铂(1.6%);紫杉醇(7.8%) | ②④ | Logistic回归 | LVEF较基线下降>5%,绝对值<55%,并伴CHF症状或体征;LVEF较基线下降>10%,绝对值<55%,无CHF症状或体征;明确诊断为CHF | 4 | 内部验证 | 0.781 | ||
| FOGARASSY[ | 2019 | 表阿霉素(100%);放疗(81.8%);环磷酰胺(80.4%);嘧啶类(54.6%);紫衫烷类(42.4%);顺铂(3.5%);甲氨蝶呤(1.3%);长春花生物碱(0.8%);曲妥珠单抗(18.7%);贝伐单抗(1.3%);拉帕替尼(0.6%) | ②④ | Logistic回归 | 住院期间或尸检被诊断为无明显诱因,单纯治疗性心力衰竭 | 13 | 内部验证 | 0.790 | ||
| 侯磊[ | 2021 | 蒽环类药物(79.6%);曲妥珠单抗(20.6%) | ①④ | Logistic回归 | 美国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及我国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并结合LVEF | 6 | 内部验证 | 0.704 | ||
| ABDEL-QADIR[ | 2019 | 化疗(40.2%);放疗(57.8%) | ②④ | 多因素回归 |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周围血管疾病和CHF | 5、10年 | 11 | 内、外部验证 | 5年:0.819;10年:0.798 | |
| KIM[ | 2022 | 阿霉素(70.7%);曲妥珠单抗(11.9%);放疗(98.2%);手术(99.9%) | ②④ | Cox比例回归 | 诊断为心肌梗死、CHF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 | 3、7年 | 11 | 内部验证 | 建模组:3年(0.715),7年(0.793);验证组:3年(0.876),7年(0.842) | |
表1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风险预测模型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cardio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 第一作者 | 发表年份(年) | 乳腺癌治疗方法(%) | 研究设计 | 建模方法 | 心脏毒性结局指标 | 预测年限(年) | 因子数 | 验证方法 | 模型性能 | |
|---|---|---|---|---|---|---|---|---|---|---|
| AUC | C-index | |||||||||
| CHANG[ | 2022 | 蒽环类药物(100%);手术(21.8%);放射治疗(66.8%);曲妥珠单抗(25.6%);5-氟尿嘧啶(8.9%);紫杉醇(15.8%) | ③ | 机器学习算法 | LVEF较基线下降>10%,绝对值<50%;绝对值<40%,并伴CHF症状或体征 | 15 | 内部验证 | 建模组:0.664;验证组:0.890 | ||
| 周彦君[ | 2023 | 蒽环类药物(100%);环磷酰胺(81.2%);曲妥珠单抗(21.3%);紫杉醇(18.9%) | ①④ | Logistic回归 | 非特异性ST-T改变、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包炎;各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 | 6 | 内部验证 | 0.870 | ||
| ROMOND[ | 2012 | 阿霉素(100%);环磷酰胺(100%);紫杉醇(100%);曲妥珠单抗(56.0%) | ②③ | Logistic回归 | 诊断为心源性死亡或CHF,表现在日常活动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并伴LVEF较基线下降>10%且绝对值<55%或下降>5%且绝对值<50% | 5年 | 2 | 内、外部验证 | 0.720 | |
| SUN[ | 2022 | 脂质体阿霉素(100%)曲妥珠单抗(2.3%);利妥昔单抗(0.8%);多西他赛(3.9%);环磷酰胺(40.5%);卡铂(1.6%);紫杉醇(7.8%) | ②④ | Logistic回归 | LVEF较基线下降>5%,绝对值<55%,并伴CHF症状或体征;LVEF较基线下降>10%,绝对值<55%,无CHF症状或体征;明确诊断为CHF | 4 | 内部验证 | 0.781 | ||
| FOGARASSY[ | 2019 | 表阿霉素(100%);放疗(81.8%);环磷酰胺(80.4%);嘧啶类(54.6%);紫衫烷类(42.4%);顺铂(3.5%);甲氨蝶呤(1.3%);长春花生物碱(0.8%);曲妥珠单抗(18.7%);贝伐单抗(1.3%);拉帕替尼(0.6%) | ②④ | Logistic回归 | 住院期间或尸检被诊断为无明显诱因,单纯治疗性心力衰竭 | 13 | 内部验证 | 0.790 | ||
| 侯磊[ | 2021 | 蒽环类药物(79.6%);曲妥珠单抗(20.6%) | ①④ | Logistic回归 | 美国发布的常见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及我国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并结合LVEF | 6 | 内部验证 | 0.704 | ||
| ABDEL-QADIR[ | 2019 | 化疗(40.2%);放疗(57.8%) | ②④ | 多因素回归 | 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周围血管疾病和CHF | 5、10年 | 11 | 内、外部验证 | 5年:0.819;10年:0.798 | |
| KIM[ | 2022 | 阿霉素(70.7%);曲妥珠单抗(11.9%);放疗(98.2%);手术(99.9%) | ②④ | Cox比例回归 | 诊断为心肌梗死、CHF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 | 3、7年 | 11 | 内部验证 | 建模组:3年(0.715),7年(0.793);验证组:3年(0.876),7年(0.842) | |
| [1] |
WHO. Global cancer burden growing,amidst mounting need for services[EB/OL]. (2024-02-01)[2024-07-07].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赵华,刘晓玲,鲁闻燕,等. 老年人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9):2353-2358.
|
| [16] |
|
| [17] |
沈赞,邵志敏,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等. 中国乳腺癌相关心脏病诊疗共识(2022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22,32(10):1016-1036.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2.10.010.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20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4.
|
| [22] |
|
| [23] |
朱小丽,吕琛,杜雪亭,等. 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3):338-341.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2.03.019.
|
| [24] |
吕琛,杜雪亭,高玲娜,等. 吡柔比星引起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1,40(8):588-591. DOI:10.14109/j.cnki.xyylc.2021.08.09.
|
| [25] |
尹柯,巴文娟,汤敏,等. 多层感知器模型预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程度[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11):1652-1656.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0.11.014.
|
| [26] |
|
| [27] |
|
| [28] |
|
| [29] |
周彦君,李秋月,赵芳,等. HER2+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相关急性心脏毒性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药学杂志,2023,58(6):527-532.
|
| [30] |
|
| [31] |
|
| [32] |
|
| [33] |
|
| [34] |
|
| [35] |
|
| [36]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肿瘤心脏病学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45-46.
|
| [37] |
|
| [38] |
|
| [39] |
|
| [40] |
|
| [41] |
侯磊. 乳腺癌化疗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21.
|
| [42] |
|
| [43] |
|
| [44] |
|
| [45] |
|
| [46] |
|
| [47] |
|
| [48] |
罗倩,王秀红. 基于机器学习的老年人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34):4730-4735.
|
| [49] |
|
| [50] |
|
| [51] |
|
| [52]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20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29.
|
| [53] |
沈松杰,徐颖,孙强,等. 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同步应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J]. 中华肿瘤杂志,2014,36(2):132-136. 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4.02.013.
|
| [54] |
陈香萍,张奕,庄一渝,等. PROBAST:诊断或预后多因素预测模型研究偏倚风险的评估工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6):737-744. DOI:10.7507/1672-2531.201910087.
|
| [55] |
魏月清,李红,李芸,等. ICU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14-20.
|
| [1] | 王婷婷, 唐勇, 张文轲, 李志刚. 高尿酸血症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1-3846. |
| [2] | 贾高鹏, 陈秋雨.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基于CYP2C19相关基因检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9-3786. |
| [3] | 徐百川, 王艳, 张彭, 李艺婷, 刘飞来, 谢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肺癌筛查工具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847-3852. |
| [4] | 李玲, 李雅萍, 钱时兴, 聂婧, 陆春华, 李霞. 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3-3778. |
| [5] | 周晟, 邓长生, 邹冠炀, 宋健平. 疟疾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7): 3466-3472. |
| [6] | 黄雨琳, 王浩云, 李燕梅, 萧雪英. 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范围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338-3344. |
| [7] | 向心月, 张冰青, 欧阳煜钦, 汤文娟, 冯文焕. 短期内科门诊减重对肥胖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29-3239. |
| [8] | 李苗秀, 朱博文, 孔令军, 房敏. 青少年脊柱侧弯保守治疗临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79-3088. |
| [9] | 肖瑶, 万钧. 直接口服抗凝药在静脉血栓栓塞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3066-3071. |
| [10] | 阮万百, 李俊峰, 尹艳梅, 彭磊, 朱克祥. 胰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50-2960. |
| [11] | 周连鹏, 李伟峰, 董新刚, 王晓元. 铜稳态调节机制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41-2949. |
| [12] | 吴莎, 张代义, 李晋, 宣勤考, 钱晓东, 朱传武, 浦剑虹, 朱莉. 基于体检队列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高血糖关联及联合预测模型构建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861-2869. |
| [13] | 周倩, 吴晓敏, 王宝华, 严若菡, 蔚苗, 吴静. 胃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870-2877. |
| [14] | 赵晓晴, 郭桐桐, 张欣怡, 李林虹, 张亚, 嵇丽红, 董志伟, 高倩倩, 蔡伟芹, 郑文贵, 井淇. 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76-2783. |
| [15] | 董浩铖, 郝潇, 安东, 李浩翰, 李树仁. 射血分数超常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92-2696.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