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3, Vol. 26 ›› Issue (32): 4051-4056.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62
收稿日期:
2023-04-07
修回日期:
2023-06-19
出版日期:
2023-11-15
发布日期:
2023-07-21
通讯作者:
李玉红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3-04-07
Revised:
2023-06-19
Published:
2023-11-15
Online:
2023-07-21
Contact:
LI Yuhong
摘要: 应激被认为是导致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持续的应激会使机体生理系统出现严重紊乱。非稳态负荷作为评估慢性应激下机体多个系统生理失调的综合指标,可以预示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发生。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非稳态负荷的相关概念、评估方法以及非稳态负荷对健康的影响,揭示非稳态负荷与健康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然而,国内外研究中关于非稳态负荷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算法尚无统一标准,这仍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类型 | 内容 |
---|---|
标准A | 目前可识别的最近生活事件和/或慢性应激源的存在:应激源在被全面评估时,被认定为过重或超过个人应对能力 |
标准B | 应激源与以下3个表象的1个或多个相关,这些表象发生在应激后的6个月内: (1)至少有以下两种症状:睡眠困难,睡眠不安,晨间早醒,缺乏活力,眩晕,广泛性焦虑,易激惹性,悲伤,精神消沉 (2)社会或职业功能的显著损伤 (3)环境掌控能力的显著受损,如感到日常生活的不堪重负 |
表1 DCPR修订后的AL诊断标准[20]
Table 1 DCPR revi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L
类型 | 内容 |
---|---|
标准A | 目前可识别的最近生活事件和/或慢性应激源的存在:应激源在被全面评估时,被认定为过重或超过个人应对能力 |
标准B | 应激源与以下3个表象的1个或多个相关,这些表象发生在应激后的6个月内: (1)至少有以下两种症状:睡眠困难,睡眠不安,晨间早醒,缺乏活力,眩晕,广泛性焦虑,易激惹性,悲伤,精神消沉 (2)社会或职业功能的显著损伤 (3)环境掌控能力的显著受损,如感到日常生活的不堪重负 |
[1] |
|
[2] |
|
[3] |
马廷,王志仁,张蒙,等. 非稳态负荷与抑郁症的关联性[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4):356-359. DOI:10.3760/cma.j.cn113661-20190805-00260.
|
[4] |
马慧,王志红,李兆申,等. 现代应激理论中的"非稳态负荷"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6):669-672.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周衍芳. 非稳态负荷与精神分裂症大脑结构异常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2021.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张丹,伍晓艳,陶舒曼,等. 大学生睡眠时长和时型与非稳态负荷关联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7):3182-3186.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世界卫生组织. 心血管疾病[EB/OL]. (2017-05-17)[2023-05-16].
|
[46] |
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EB/OL]. (2019-01-25)[2023-05-16].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1] | 吕娟, 李豫川, 蔡思雨, 王晨. 身高正常儿童内分泌科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一项定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66-3772. |
[2] | 李玲, 李雅萍, 钱时兴, 聂婧, 陆春华, 李霞. 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73-3778. |
[3] | 韩笑, 李奇遇, 葛蒲, 范思园, 刘迪玥, 吴一波, 张清霜. 高血压患者行为生活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8-3258. |
[4] | 崔宇阳, 程桂荣, 曾燕, 黄招兰, 谭伟. 社区老年人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及生活习惯与认知障碍的关联: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基线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0-3247. |
[5] | 牛奔, 朱晓倩, 杨辰, 梁万年, 刘珏.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医疗大语言模型研究热点演进及趋势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200-3208. |
[6] | 王慧, 胡银环, 冯显东, 刘莎, 汪洋帆. 人工智能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挑战与前景[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209-3216. |
[7] | 李春生, 王宥匀, 宋明莎, 乔慧.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健康贫困脆弱性视角[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69-3179. |
[8] | 李嘉欣, 刘钟桧, 谢硕, 付志方, 孙丹, 焦红梅. 分解代谢及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对老年患者慢性危重症的早期预测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93-2999. |
[9] | 陈友兰, 蓝彦琦, 吴阿华, 张海霞, 黄健康, 郭志南. "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69-2775. |
[10] | 杨信, 王宏, 韩建军, 梁万年, 胡丙杰. 2023年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欧洲分会修订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定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12-2719. |
[11] | 杜琼靓, 林白浪, 郭洪花. 群组育儿保健模式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1): 2672-2678. |
[12] | 扶蓉, 石磊, 何飞英. 中老年人糖尿病与抑郁状态共病:睡眠和运动及社交活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491-2500. |
[13] | 郭艺, 韩烜烨, 刘昭君, 姜尧尧, 付洋, 石磊, 赵士宏. 基于E-Coach管理模式的儿童多重慢病医疗过渡干预模型构建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30-2537. |
[14] | 方莹莹, 林伟权, 孙敏英, 利耀辉, 刘览, 杨韵鸥, 陈嘉敏, 罗丽楹, 石磊, 刘慧. 屏幕时间对35岁及以上多重慢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0): 2501-2507. |
[15] | 陈开元, 陈龙, 张怡, 柴润祺, 王娜, 曾华堂, 柴森春, 梁万年. 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加密技术方案及政策立法的协同策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38-234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