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0, Vol. 23 ›› Issue (26): 3263-3267.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24
田骆冰1,徐刚2,张雅中1,丁一1,田金莉1,王丽1,房辉1*
TIAN Luobing1,XU Gang2,ZHANG Yazhong1,DING Yi1,TIAN Jinli1,WANG Li1,FANG Hui1*
摘要: 背景 胃饥饿素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胃肠肽激素,具有改善糖尿病神经损伤的作用,然而在人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研究甚少。在临床上随着DPN病情的发展,可表现为亚临床及临床症状明显的DPN,而胃饥饿素在DPN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DPN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47例。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DP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DPN患者(N-DPN组)129例、亚临床DPN患者(S-DPN组)57例和确诊的DPN患者(D-DPN组)61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以及S-DPN、D-DPN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N组及D-DPN组胃饥饿素水平较N-DPN组降低,D-DPN组血清胃饥饿素水平较S-DPN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在偏相关分析中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仍与BMI、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无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及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低为糖尿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S-DPN及D-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低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S-DPN及D-DPN均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S-DPN及D-DPN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