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32): 4042-4046.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00.030

所属专题: 心血管最新文章合集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十年趋势--China PEACE回顾性研究结果

王斌,郑昕,白雪珂,吴超群,李静,李希,蒋立新*   

  1. 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牛津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蒋立新,主任医师;E-mail:jiangl@fwoxford.org
  • 出版日期:2017-11-15 发布日期:2017-11-15
  •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25,201502009);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15BAI12B01,2015BAI12B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6005)

  • Published:2017-11-15 Online:2017-11-15

摘要: 目的  研究2001-2011年我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方法  于2011年10月-2013年6月,“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回顾性AMI研究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临床资料:第一阶段从东部城市的最高级别医院进行随机抽样,确定协作医院;第二阶段,从每家协作医院提供的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出院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中抽取病历。收集协作医院的基本信息及A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检测的开展情况和AMI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在开展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中,AMI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计32家东部城市医院,5 667份AMI病历纳入研究。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分别为27、29、32家医院。2001年、2006年和2011年AMI患者分别为1 003、1 579、3 085例。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开展任意一种心肌标志物检测的医院比例分别为96.3%(26/27)、96.6%(28/29)和100.0%(32/32),不同年份开展心肌标志物检测的医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验统计量值=-0.975,P=0.330)。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开展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比例分别为55.6%(15/27)、79.3%(23/29)和96.9%(31/32),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检验统计量值=-3.831,P<0.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AMI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率分别为83.75%(840/1 003)、90.44%(1 428/1 579)和95.79%(2 955/3 085),AMI患者心肌标志物检测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检验统计量值=-12.661,P<0.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AMI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率分别为30.91%(310/1 003)、52.56%(830/1 579)和72.41%(2 234/3 085),AMI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检验统计量值=-24.190,P<0.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各医院间AMI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653.145,P<0.001;χ22006=1 080.538,P<0.001;χ22011=1 372.946,P<0.001)。2011年,开展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中,AMI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率>80.0%的仅占64.5%(20/31)。结论  2001-2011年,东部城市医院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已逐渐普及,大部分医院开展了肌钙蛋白检测,但AMI患者肌钙蛋白的检测率有待提高。东部城市医院AMI的诊疗过程存在亟待改善之处,临床实践对诊疗指南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MB型, 心肌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