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屠金康, 李方方, 吴晓琼, 习冲, 戚少华, 陈君. 反重力跑台系统的倒走训练结合常规腰背核心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3): 4203-4206. |
[2] |
孙晓蕾, 雷晓龙, 林佳声, 李克良, 郭澳, 张晓辉. 高能量激光联合特定运动疗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伴腰痛患者多裂肌超声形态学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456-3462. |
[3] |
刘晓龙, 何梦晓, 尹贻锟, 杨旸, 张敬之. 核心稳定康复训练系统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064-1074. |
[4] |
林蕙泽, 闫文茜, 张萍萍, 费静雯, 申江红, 柳兰萍, 王翔, 朱可欣, 杨涛, 于金娜. 针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053-1063. |
[5] |
费静雯, 林蕙泽, 张萍萍, 柳兰萍, 王翔, 申江红, 朱可欣, 杨涛, 于金娜. 运动针法可有效提高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有效性:一项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044-1052. |
[6] |
柳兰萍, 杨越, 黄漫, 马晓晶, 叶永铭, 刘晓旭, 林蕙泽, 朱可欣, 郭盛楠, 费宇彤, 杨涛, 于金娜. 基于改良德尔菲法构建《非特异性腰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临床问题[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09): 1037-1043. |
[7] |
黎霞, 李多多, 程潞瑶, 万颖, 于长禾. 中西医治疗慢性腰痛临床研究的有效率定义及其判定标准存在差异:一项概况性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0): 2534-2540. |
[8] |
李巧梅, 王一卉, 余莉, 王鹏举, 高银燕, 赵虹琳, 丁国武.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我国中老年人腰背痛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1): 1327-1333. |
[9] |
石志宜,卢颖,刘纬华,王真真,张红梅. 补充替代医学治疗在妊娠相关下腰痛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9): 1095-1101. |
[10] |
陈千吉, 陈红, 张英, 万颖, 周彦吉, 安易, 孙亚男, 于长禾.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选择路径:以中国腰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选择为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36): 4648-4652. |
[11] |
汪敏加,税晓平,王国瀚,罗毅,王纯. 慢性腰痛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特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2): 2705-2708. |
[12] |
费秀文,郑嘉堂,孔玉侠,董爱梅.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全科诊疗思路[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18): 2262-2266. |
[13] |
朱晓丹,李琰华,李俊伟. 以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基层临床路径[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1): 117-122. |
[14] |
汪敏加*,廖远朋. 妊娠期腰痛的影响因素及其康复治疗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17): 2130-2133. |
[15] |
卢璐,周俊合,刘月,郭小川,李声,李薇晗,陈小梅,符文彬*. 天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4): 497-50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