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6): 635-63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6.007

所属专题: 心血管最新文章合集

• • 上一篇    下一篇

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临床研究和随访观察

何亚峰,曾和松   

  1.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超声中心(何亚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曾和松)
  • 出版日期:2015-02-20 发布日期:2015-02-20

  • Published:2015-02-20 Online:2015-02-20

摘要: 目的  应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超声指导下CRT程控能否优化CRT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8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并接受CRT的31例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记录患者病史资料,记录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同步性指标,于术前3 d检测血浆BNP水平,并于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复查血浆BNP水平,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对患者行个性化参数程控,观察CRT术前、术后不同阶段各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血浆BNP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反流(MR)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LVEDD、LVEF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6个月LVEDV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左心室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RR波间期)百分比(LVFT/RR)、左心室延迟节段数、左心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心室后壁-前间隔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SL-delay)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  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同步性,超声指导下CRT程控将使疗效进一步增强。血浆BNP水平联合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CRT疗效简便有效,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对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设备, 超声心动描记术, 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