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12): 1495-149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2.017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蒲欢,吴蓉*,徐光,姚明华,赵丽霞,刘卉   

  1. 200072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同济大学医学院超声医学研究所
    *通信作者:吴蓉,副主任医师;E-mail:wurong7111@163.com
  • 出版日期:2017-04-20 发布日期:2017-04-20

  • Published:2017-04-20 Online:2017-04-2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病变的78例患者。分别统计出依据BI-RADS分类诊断的结果、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并进行分级矫正后诊断的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63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31.1%、正确率为59.0%。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结果显示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0例,其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0.0%、正确率为85.9%。BI-RADS分类、BI-RADS分类联合VTIQ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8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6,P<0.001)。结论  BI-RADS分类联合VTIQ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纯BI-RADS分类,不降低灵敏度而提高特异度和正确率。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癌, 导管, 乳腺,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 BI-RADS分类,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