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19): 2279-2283.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9.011

• • 上一篇    下一篇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现状及对策研究

赵艺皓,杨莘,苏林霞,黄弢,郎野,杨晓燕,李晓花,范玉龙,吉训明   

  1. 10006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赵艺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杨莘),科研处(黄弢,郎野,杨晓燕),神经内科(李晓花),神经外科(吉训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苏林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范玉龙);通信作者:吉训明,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E-mail:robertjixm@hotmail.com
  • 出版日期:2016-07-05 发布日期:2016-07-05
  • 基金资助:
    首都市民健康项目培育(Z151100003915088)

  • Published:2016-07-05 Online:2016-07-05

摘要: 背景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适宜患者采取血管内治疗具有临床疗效,但这一治疗方法受时间窗限制。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流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产生院内延迟的原因,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某三甲医院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流程调查表》,对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例进行跟踪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各环节时间及流程中影响院内总时间关键事件的记录。结果  32例患者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平均时间为(171.8±52.5)min,与90 min的国际标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首先呼叫动脉溶栓组医师与首先呼叫静脉溶栓组医师患者到达急诊-获得动脉溶栓组医师会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7±6.8)、(66.9±53.2)min,到达急诊-开始股动脉穿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43.9±26.1)、(199.6±58.0)min;在CT之前进行心电图检查与在CT之后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到达急诊-到达CT室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3.1±47.3)、(31.9±12.3)min。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院内延迟现象严重,医院应完善脑卒中组织化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不断改进绿色通道质量控制机制,以缩短院内延迟时间。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血管内治疗, 院内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