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17): 2038-2045.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7.012

所属专题: 运动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集

• • 上一篇    下一篇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孙兴国,郭志勇,刘方,葛万刚,周娜,周萍,董文涛,滕志涛,孙杏云,毕艳梅,王小康,曲大鹏   

  1. 100037北京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孙兴国,刘方,葛万刚,周娜,周萍);威海市立医院心脏中心(郭志勇,董文涛,滕志涛,孙杏云,毕艳梅,王小康,曲大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周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功能室(周萍);通信作者:孙兴国,100037北京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E-mail:xgsun@labiomed.org
  • 出版日期:2016-06-15 发布日期:2016-06-15
  • 基金资助: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12AA021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81470204);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科研开发启动基金(2012-YJR02)

  • Published:2016-06-15 Online:2016-06-15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7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峰值负荷功率(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峰值摄氧量(%pred)、峰值氧脉搏(%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较术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极限状态时收缩压较术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其他3个状态摄氧通气效率较术前升高(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潮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潮气末氧分压较术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CPET是一项可以安全、无创、客观、定量、可重复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CPET检查结果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后大多数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整体功能明显改善,是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肺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