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35): 4464-4472.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299
田佳庆1,2, 彭鹏1,2, 韦雨柔1,2, 肖方骏1,2, 何宪顺1,2, 林锟1,2, 陆舜1,2, 何敏聪2, 刘良燕3, 魏秋实2,3,4,*(
)
TIAN Jiaqing1,2, PENG Peng1,2, WEI Yurou1,2, XIAO Fangjun1,2, HE Xianshun1,2, LIN Kun1,2, LU Shun1,2, HE Mincong2, LIU Liangyan3, WEI Qiushi2,3,4,*(
)
摘要: 背景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临床难治性骨科疾病,发病率较高,预后差。目前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ONFH的"金指标",但其检查流程烦琐,费用较高,无法作为常规筛查的工具。因此,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ONFH的诊断。 目的 研究ONFH患者血清胱抑素A(CSTA)水平,评估其作为ONFH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3年5—1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21例ONFH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招募3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血清和股骨头组织样本,其中股骨头组织样本包括试验组17例ONFH患者和同期因股骨颈骨折手术的6例患者(FNF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查血清CSTA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并使用CT扫描检测骨微结构;采用Trap染色评估不同骨组织中破骨细胞分化能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评估骨组织CSTA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CSTA水平与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STA对ONFH的预测价值。 结果 血清CSTA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ARCO Ⅱ ~ Ⅳ期患者血清CSTA水平高于对照组,ARCO Ⅱ期低于ARCO Ⅲ期,ARCO Ⅲ期低于ARCO Ⅳ期(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RCO Ⅱ、Ⅲ、Ⅳ期空骨陷窝率高于FNF组,ARCO Ⅲ、Ⅳ期高于ARCO Ⅱ期(P<0.05);C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RCOⅡ、Ⅲ期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梁数量(Tb.N)低于FNF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高于FNF组(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ARCOⅡ、Ⅲ期Trap阳性细胞区域面积高于FNF组,且ARCOⅡ期高于ARCO Ⅳ期(P<0.05);骨组织CSTA检测结果显示,ARCO Ⅱ、Ⅲ和Ⅳ期CSTA表达高于FNF组,且ARCO Ⅳ期高于ARCO Ⅱ期(P<0.05);血清CSTA水平预测ONF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 (P<0.001),灵敏度为78.79%,特异度为95.24%。 结论 CSTA蛋白可通过调控破骨细胞的形成来影响股骨头内坏死骨的修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CSTA表达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