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2023-08-中国全科医学
P. 96
2023年3月 第26卷 第8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993·
因素,为后期临床医务人员筛查肿瘤患者衰弱高危人群, 及预防,尤其重视消化系统肿瘤及肺癌患者的衰弱状况,
并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干预提供循证依据。Meta 分析 预防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
数据显示,纳入研究的肿瘤患者衰弱的平均发生率为 3.2 衰弱影响因素
34%,显著高于一般社区老年人群12%的衰弱发生率 [21] 。 3.2.1 人口学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为肿瘤
以肿瘤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肺癌衰弱的发生率为 患者衰弱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一项系统评价也表明随
31%,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 42%,其他肿 着年龄的增长,其衰弱风险也显著增加 [23] 。这可能是
瘤为 12%。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衰弱发生率最高,这与 因为患者年龄越大,其身体各器官功能退化越明显,生
GIANNOTTI 等 [22] 报道的消化道肿瘤 40.5% 的衰弱发 理储备越低,抗应激能力越弱,加之肿瘤的影响,使其
生率较为接近。提示临床要重视对肿瘤患者的衰弱评估 衰弱的风险极大增加。此外,患者个人的文化程度也是
影响其衰弱发生的原因。以往的研究也显示,个人的文
表 4 队列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分) 化程度越高,其衰弱发生率越低,这可能是因为文化程
Table 4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cohort studies
度高的人,其收入、社会地位一般也较高,接触的医疗
第一作者 研究人群选择 组间可比性 结果测量 NOS 评分
刘君君 [11] 3 2 2 7
0
[18]
TSAI 3 2 3 8
注:NOS= 纽卡斯尔 - 渥太华量表;研究人群选择:暴露组的代
表性如何(1 分),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1 分),暴露因素的确定 0.2
方法(1 分),确定研究开始时尚无要观察的结局指标(1 分);组
间可比性:设计和统计分析时考虑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可比性(2 分);
结果测量:研究对于结果的评价是否充分(1 分),结果发生后随访 s.e. of logOR 0.4
时间是否足够长(1 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随访是否充分(1 分)
0.6
表 5 肿瘤患者衰弱发生率亚组分析
Table 5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frailty in cancer patients
纳入研究数 异质性检验 效应 0.8
肿瘤类型 OR(95%CI)
量(篇) I (%) P 值 模型 -2.0 -1.5 -1.0 -0.5 0 0.5
2
logOR
[11-12]
肺癌 2 53 0.15 随机 0.31(0.25,0.36)
图 3 肿瘤患者衰弱发生率 Meta 分析的漏斗图
消化系统肿瘤 4 [9-10,14,18] 96 <0.001 随机 0.42(0.26,0.59) Figure 3 Funnel plot detecting the potential publication bias inthe meta-
其他类型肿瘤 2 [16-17] 0 0.90 固定 0.12(0.09,0.16) analysis of studies about frailty in cancer patients
表 6 肿瘤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异质性检验及 Meta 分析结果
Table 6 Heterogeneity test and meta-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ailty in cancer patients
异质性检验 效应 合并后 OR(95%CI) 合并效应量检验
影响因素 纳入研究数量(篇) 患者例数
2
P 值 I (%) 模型 OR 值 95%CI Z 值 P 值
年龄 a 5 [12,14-16,18] 1 099 <0.001 82 随机 1.16 (1.05,1.27) 3.05 0.002
性别 2 [15-16] 469 0.32 0 固定 0.81 (0.54,1.21) 1.05 0.30
文化程度 2 [9,15] 737 0.51 0 固定 0.78 (0.68,0.90) 3.52 <0.001
婚姻状况 2 [15,18] 482 0.07 70 随机 0.21 (0.02,2.31) 1.28 0.20
合并其他疾病 3 [12,15,18] 759 0.29 19 固定 1.46 (1.28,1.67) 5.70 <0.001
BMI 3 [16-18] 379 0.45 0 固定 1.13 (1.05,1.21) 3.38 <0.001
白蛋白 3 [9,11,18] 755 0.03 71 随机 0.33 (0.12,0.90) 2.17 0.03
血红蛋白 2 [13,18] 308 0.11 60 随机 0.51 (0.22,1.22) 1.50 0.13
营养状况 5 [8,10-12,14] 1 608 <0.001 89 随机 2.77 (1.27,6.06) 2.56 0.01
症状群评分 2 [8,13] 790 0.77 0 固定 1.07 (1.04,1.09) 5.57 <0.001
抑郁 7 [8-10,12-13,15,18] 2 064 0.001 73 随机 1.27 (1.12,1.44) 3.79 <0.001
抑郁分类 4 [9,10,12,15] 1 186 0.004 77 随机 2.27 (1.14,4.52) 2.32 0.02
HADS 得分 3 [8,13,18] 878 0.39 0 固定 1.15 (1.08,1.21) 4.76 <0.001
IADL 2 [15,18] 482 0.60 0 固定 0.50 (0.42,0.59) 8.03 <0.001
注:赋值情况:性别(男 =0,女 =1),文化程度(文盲 =0,小学 =1,中学 =2,大专及以上 =3),婚姻状况(已婚 =0,单身 =1),合
并其他疾病(否 =0,是 =1),白蛋白(<35 g/L=0,≥ 35 g/L=1),营养状况(正常 =0,有风险 =1),年龄、BMI、血红蛋白、症状群评分、
IADL 为连续变量,以原值纳入;共 7 篇文献纳入抑郁变量,其中 4 篇以分类变量,3 篇以 HADS 得分的连续变量形式纳入;HADS= 医院焦虑量
a
表; 为有 7 篇文献纳入年龄变量,但其中两篇以分类变量纳入且参照组不同,无法纳入分析,故 5 篇文献纳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