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2-34-中国全科医学
P. 1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4337·
医生的安全需求重点在于营造安全的执业宏观环境和微 岁及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 1 年的家庭医生 2023 年
观环境,其中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家庭医生工 信心指数预测值高于 2020 年信心指数。23~29 岁及从
作的有序开展和良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积极 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 1 年的家庭医生大都为刚入职不
兑现在个人发展、工作保障等方面向家庭医生做出的承 久的年轻医生,之所以会选择从事这一行业,多是因为
诺,进而加强全科医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社会尊重 其看好家庭医生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也使其更易对自己
方面,由于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了解程度不够及健康 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4)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
观念的固化,基层家庭医生开展工作时面临很大的阻力。 作 >5 年、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拥有中级职称者 2023 年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须持续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 信心指数预测值高于 2020 年信心指数。具有上述特征
庭医生的职能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居民对 的人群在调查对象中占比较高(>60%),其是推动全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增强其对家庭医生的认可 科医疗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
度和信任度。总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健康行政 的经验和能力,其中的很多人都在提升学历,并且已满
部门应从各方面为家庭医生持续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 足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基本条件,能够在行业
境,最终使得家庭医生信心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快 中脱颖而出,故其职业成就感常更高。既往研究结果也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速度。 表明,不同学历、职称的全科医生在福利待遇、晋升机
本研究通过了解家庭医生对构成家庭医生信心指数 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学历、职称不仅影响其自我价
六个维度的看法和感受,得出 2020 年家庭医生信心指 值感和职业期望的实现,还与家庭医生的信心指数水平
数为(51.96±28.42),2023 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预测 密切相关 [10] 。(5)与受教育程度为本科 / 硕士研究生
值为(54.03±26.56),两者均处于中立水平,且两者 及以上者相比,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者 2020 年信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比较不同特 心指数、2023 年信心指数预测值更高。该部分较低学
征家庭医生 2020 年信心指数及其未来 3 年的执业信心 历的家庭医生大都较为年长,具有多年工作经历,经历
水平差异,分析全体及不同特征家庭医生未来 3 年执业 过转岗培训,对行业的发展历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
信心变化趋势,发现:(1)与单位所在地为城镇 / 城 能从对比中感受到:2011 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
郊结合地区的家庭医生相比,单位所在地为郊区的家 及落地为其职业发展带来新动力;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
庭医生 2020 年信心指数及 2023 年家庭医生信心指数预 题严峻,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家
测值更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上海市卫生健康 庭医生制度的发展是必然的,故其对家庭医生制度有着
行政部门为了缩小城乡间卫生人力资源的差距,鼓励全 更强的认同感,对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对未来更有
科医生前往郊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并且对在 信心。(6)同时担任院内行政职务或从事院内行政工
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按每人每月 作的家庭医生 2020 年信心指数高于未同时担任院内行
4 000~6 000 元的标准发放补贴,这一举措切实提高了 政职务或从事院内行政工作者。这可能归因于其对相关
家庭医生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郊区公共交通便捷程度 政策的把握、解读能力更强,对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有
较低,再加上郊区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医疗服务能 较为全面的认识,故其对自身及行业发展更有信心。
力弱,这也使得郊区居民更易选择至邻近的社区卫生服 3.3 影响家庭医生信心指数的其他方面 研究结果显
务中心就诊,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团队之间更易形成相 示,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中,“以需求为导向
对固定、连续的服务关系,进而导致居民对家庭医生的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家庭医生执业的影响居于首
信任度和满意度更高,家庭医生的职业成就感更高。而 位。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
造成单位所在地为城镇地区的家庭医生 2023 年信心指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上海市“1+1+1”
数预测值高于 2020 年信心指数的原因可能是执业于城 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模式 [11] 是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
镇地区社区卫生中心的家庭医生在及时掌握最新政策、 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践行有助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
消息及亲自参与政策执行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能较早 的落地,推进慢性病服务“下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感受到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故对未 居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居民对家庭
来充满期待。(2)男性家庭医生未来 3 年的执业信心 医生的满意度。同时,围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
水平明显升高,而女性家庭医生未来 3 年的执业信心水 约模式,上海市还建立、健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
平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女性和男性 考核体系、激励机制 [12] ,这也使家庭医生职业获得感
的人格特质存在较大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进行风 进一步增强,进而有助于提升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本研
险性决策时考虑问题更加周全、细致,处理问题时更加 究结果显示,家庭医生认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拥有丰
谨慎、稳妥,也更易做出保守的选择 [9] 。(3)23~29 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有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