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22-33-中国全科医学
P. 121
·421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HP 阴性,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病理检查示:胃体黏 息肉改变为特征伴有蛋白质丢失的非遗传性罕见病,该病于
膜重度慢性炎症,中度活动,胃窦黏膜中度慢性炎症,食管 1955 年被首次报道 [2] ,1966 年 JARNUM 和 JENSEN 将其命名
黏膜慢性炎症;升结肠炎性息肉,间质内见较多嗜酸性粒细 为 CCS [3] 。迄今为止,全世界关于 CCS 的文献报告约 500 余
胞。入院体格检查示:头发稀疏,全身皮肤未见明显色素沉着, 例,以亚洲居多,其中日本的病例高达 75% [1,4] ,我国仅 80
双手及双足指(趾)甲脱落。实验室检查示:白蛋白 29.5 余例。据估计,2017 年日本 CCS 患病率约为 3.7/1 000 000,
g/L,ANA 阴性。小肠镜检查示:经口进镜达回肠上段,反复 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男 / 女 =1.1) [5] ,有症状的 CCS 发
进镜均无效后退镜,可见回肠上段、空肠各段黏膜水肿粗糙, 病年龄为 31~86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 63.5 岁 [1] ,中老年患者
绒毛粗长,部分绒毛倒伏,部分黏膜表面绒毛脱失,黏膜下 多发,本次报道的 3 例患者均超过 50 岁,平均年龄为 59.3 岁。
血管网观察不清,十二指肠、胃腔内见弥漫结节样隆起(图 除疾病本身原因外还需考虑青年患者对脱发、脱甲、皮肤色
4A、B);经肛进镜达回肠中下段,反复进镜均无效后退镜, 素沉着等自身变化不重视,对内镜检查接受度较低,也可能
可见回肠中下段、下段、末端、回盲瓣及回盲部黏膜部分呈 会导致 CCS 诊断延误甚至误诊。
结节样隆起,结肠肠腔内见百余枚亚蒂及广基息肉,大者约 迄今仍不清楚 CCS 的病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自身免
2
2
(2.0×2.0)cm ,小者约(0.3×0.4)cm ,镜下诊断考虑 CCS(图 疫机制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的证据主要有 ANA 阳
4C、D)。病理检查示:空肠黏膜中度慢性炎症(图 4E), 性 [6-7] 、血液循环中 IgG4 水平升高 [8-10] 、IgG4 阳性浆细胞
胃增生性息肉;回肠黏膜重度活动性慢性炎症(图 4F,彩图 浸润的息肉 [1,11-12] 以及对免疫抑制疗法的总体临床反应良
请扫描正文首页二维码)。给予补充白蛋白、糖皮质激素治 好 [1,13] 。多个研究发现 HP 感染与 CCS 相关 [14-16] ,抗 HP
疗后出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泼尼松起始 30 mg/d,1 周 治疗后 CCS 缓解 [15-16] ,日本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CCS 患
后每周减 5 mg/d,减至 20 mg/d 后每周减 2.5 mg/d。2021 年 11 者中 HP 阳性率为 54.0%,成功根除 HP 后约 53.3% 的患者表
月电话随访,泼尼松减量至 5 mg/d 维持,辅以 PPI 及钙剂, 现为内镜下缓解 [1] 。也有报道指出 CCS 患者有艰难梭菌 [14]
食欲不振好转,新指甲已长出,近期复查白蛋白 >30 g/L。本 及肺炎克雷伯杆菌 [17] 检出。本次报道的 3 例 CCS 患者中 2
次住院期间小肠镜未能贯通,尚有部分肠段未能明确病变情 例 ANA 阴性、1 例未查 ANA,3 例均无 HP 感染。
况,嘱患者定期复查小肠镜。 现阶段研究倾向于认为 CCS 是非遗传性疾病,本次报道
2 文献复习 的 3 例患者家族中均无类似发病情况。但印度的 1 例病例报
CCS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以外胚层异常和胃肠道弥漫性 告显示父子二人先后被确诊为 CCS [18] ,表明遗传异常可能在
A B C
D E F
注:A 表示经口小肠镜示弥漫结节样隆起,B 表示经口小肠镜示回肠上段黏膜水肿粗糙,进镜无效后结晶紫标记,C 表示经肛小肠镜示回肠
下段黏膜粗糙水肿,部分呈结节样隆起,D 表示经肛小肠镜示结肠见多枚亚蒂及广基息肉,E 表示空肠黏膜中度慢性炎症(HE 染色,×40),
F 表示回肠黏膜重度活动性慢性炎症(HE 染色,×40)
图 4 病例 3 治疗前内镜及病理表现
Figure 4 Pre-treatment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presentations of cas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