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2-28-中国全科医学
P. 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479·
捷性,提高居民切身幸福感; 平台,创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机构联动模式;
� (3)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已成为国家完善分级 � (3)借助“互联网 + 医疗”智慧服务系统,围
诊疗制度、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 绕常见病、慢性病诊疗等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开
全科医学科重点专科的创建,能够推动人才队伍 展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及青年学术骨干。 � (4)带动基层全科医生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2 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步骤 逐步形成资源互动、服务同质、分工协作、纵向
将全科医学科创建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需要做 贯通、横向联通的“网格化”全科医学专科服务
到: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 体系。
规定;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医院的学科建设;配备 ◆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照护专科特色:
完备的独立病区单元,设置配套的病床,配置专科 � (1)聚焦老龄化背景,以提高服务对象健康生命
必需的仪器设备与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建设重 质量为目标,实现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照顾和维护;
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优化人员结构;培养主动、优
� (2)依托“网格化”全科医学专科服务体系,
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意识,提高科室管理水平,逐
加强全科医学科“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步提高社会效益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效益;在整个重
提供适宜技术及健康照顾,增强医疗服务连续性,
点学科建设规划中贯穿竞争意识和动态管理的机制。
形成“防治疾病、健康保护”的专科特色。
其具体的创建过程可分为以下 5 个部分。
◆推进全科医学科研创新发展:
◆打造高水平全科医学科地位:
� (1)跟进专科领域学科发展,拓展全科医学研
� (1)通过制定全科医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扶持
究领域,从学科理论、医疗技术、诊疗模式、质
政策,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量管理等不同视角开展临床科学研究;
� (2)强化国家经费和医院配套经费对学科建设
� (2)牵头创建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平台,带动提
的支持;
升基层科研素养及科研能力;
� (3)完善学科建设环境,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 (3)牵头建设社区疾病示范防治基地和真实世
� (4)推动形成专科建设机制、建立全科专科评
界的研究基地,规范基层疾病防治体系;
价体系;
� (4)牵头建立社区临床质量控制与评价中心,
� (5)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全科医学科,打造医疗
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优化
行业品牌。
诊治流程,建立科学防治体系和标准。
◆推进全科医学人才建设发展:
3 创建全科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展望
� (1)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全科医学科发展的激励
全科医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清晰定义将全
措施;
� (2)在院级层面,确定全科医学科带头人,优 科医学科发展为临床重点专科的方向,制定竞争和
化学科技术团队;在科室层面,依托院级激励措 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最
施,实施年轻人托举工程; 佳配置,通过发展全科临床重点专科,带动整体医
� (3)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院 / 系建设,加 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满足“以
强对医学生全科医学的规范教育,强化全科医学 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对医疗健康照护日益增高的
科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需求。
� (4)增加全科医学科人才总量,优化人才梯队建 ◆围绕这个总体展望,全科工作者应更加明确角色和内容:
设,打造影响力大、学术地位高、临床能力强、 � (1)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由全科医学科牵头,
教学效果好的学科人才队伍。 协同相关临床科室、基层医疗单位,完善全科医
◆提升全科医学科区域协同能力: 学培训体系;
� (1)以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为枢纽,依托示范 � (2)以独立科室建制为标准,完善全科医疗、
社区基地的教学优势,实施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 教学、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功能;
卫生机构全科间的临床教学联动; � (3)以科室人员建设为焦点,增强对全科有认
� (2)与综合医院其他专科团队协作,搭建交流 同感的优秀全科医学师资的学科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