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6期
P. 10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025·
卫生院外部环境及条件 卫生院内部工作环境及条件 合理化工作安排 到期后选择其他医疗
◆所在乡镇服务人口少 ◆工作氛围不佳 ◆需要卫生健康局重视 机构
◆医共体处于起步阶段 ◆生活配套设施差 ◆需要团队帮衬 ◆想去更好的医院
◆地方财政条件有限 ◆医保药品使用受限多 ◆临床和公共卫生共同发展 ◆找离家近的医院
◆乡镇医院补贴少 ◆缺少药品、检测试剂 ◆希望从事临床工作 ◆考虑去县级医院
◆部分居民就医意识不足 ◆卫生院人员配置不合理 ◆认可在规模较大的卫生院工作 ◆开全科诊所或村卫
◆分级诊疗实施效果不明显 ◆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不完备 ◆留住人才能发展医院 生室
◆乡镇留守老人多,沟通不畅 ◆缺乏上级医师指导工作 ◆需求专业化管理 ◆正在联系其他医院的
◆医生间医疗水平存在差距 ◆有前提地参加特岗计划 工作
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 定向培养起步阶段 满足成长需求
◆卫生院工作任务杂 ◆反映问题没结果 ◆希望去上级医院学习
因 ◆部分医院领导不支持工作 ◆部分政策优惠和补助未落实 ◆职务提升能够留住一部分人
果 ◆卫生院管理制度不完善 ◆各地方对政策的理解不同 ◆走上管理岗位,责任也更大
◆卫生院待遇分配机制不合理
◆报考时对定向政策了解不充分
条 ◆卫生院不重视人员培训工作 ◆回到基层后培养方式不合理 ◆想搞业务,不想当院长 考研或换专业
件 ◆卫生院重视公共卫生,不重 ◆前两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起试验示范 ◆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到期后有考研打算
视临床 作用 落实激励政策 ◆考虑以后从事其他
◆部分医院领导工作态度消极, ◆前两届工作分配欠合理,调动渠道不畅 ◆政策落实需要监管 专业
对续约态度保守 ◆补助需要落实好 ◆正在备考研究生
◆想通过考研换专业
家庭相关因素 对全科专业发展的认识 ◆政策不落实留不住人
◆夫妻异地 ◆全科专业定位不清晰,有地区差异 行 ◆希望提高待遇
◆离家距离远 ◆全科医生懂得“多而不精” 动 ◆需要有应聘的倾斜政策
◆父母需要照顾 ◆全科专业适合搭配中医,岗位吸引力差 互 ◆政策落实需结合医院实际 结
◆生活开支在增长 ◆全科适合在乡镇发展,但发展需要时间 动 ◆解决好待遇问题可以留住人 → 果
◆结婚后希望离家近 ◆全科医生欠缺行政管理知识 留在卫生院
◆男女承担的家庭责任不同 ◆大医院逐渐开设全科科室 策 工作家庭平衡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全科岗位和急诊科有一定的相通性 略 ◆希望调动回家乡医院 ◆对当前工作满意,考
◆异地生源问题需解决 虑留下来
↓ ◆希望有住房优惠政策
◆希望有子女教育优惠政策
业务开展困难 能力提升受限 ◆期望夫妻间工作能够合理调配
◆医疗业务难开展 ◆缺少展示能力的平台 ◆希望服务到期后在县内合理调动 到期后辞职
◆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 ◆缺乏学习成长空间 ◆等合同完了辞职
◆卫生院发展缓慢 ◆专业水平有所下降 心理波动 ◆到期后调动不了就
◆语言沟通存在障碍 ◆职业前景受限制 ◆对工作失望,没有成就感 辞职
◆标准化操作难实现 ◆在职考编限制多 ◆担心服务期满后不放人
◆乡镇留不住人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考研受限 ◆担心再就业能力跟不上
◆工作任务难协调 ◆前几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发展较难 ◆担心找工作专业受限制 观望状态
现 ◆下村开展工作比较困难 ◆和非定向的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比, ◆不希望一直碌碌无为 ◆没考虑过以后
象 ◆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低 能力逐步落后 → ◆年龄影响工作选择 ◆对选择工作感到迷茫
家庭制约作用 经济待遇问题 ◆担心离开乡镇后职称受影响 ◆履约期内要尽职尽责
◆回家成本高 ◆待遇不稳定 ◆读研对家庭和工作有短期影响 ◆根据到期后的政策做
◆不方便照顾家人 ◆比规范化培训时待遇低 选择
◆夫妻不能同时辞职 ◆待遇是最关心的问题 提高认知水平 ◆根据医院和个人的发
◆当地生源留下的概率大 ◆比县级医院医生待遇低 ◆纠正其他医生错误用药行为 展做决定
◆离家近有利于工作发展 ◆比乡镇教师、公务员待遇低 ◆提高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了解
◆近几年定向地安排逐步合理 ◆薪酬待遇低,不能满足需求 ◆加强对全科专业的宣传,提高全
◆农村家庭背景使自己压力大 科医生地位
注:定向毕业生指完成了 5 年本科和 3 年规范化培训阶段学习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图 1 定向毕业生基层服务困境关系模型
Figure 1 Relationship model of barriers to primary careprovisionin targeted admission medical graduates
有机结合,形成有效协作,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框架 能够兼顾家庭。研究发现,定向毕业生主要来自农村家
内将定向毕业生的服务最优化。在实际工作中,地方卫生 庭,经济基础较弱,能够较好地适应基层的生活环境。
健康委员会可以建立与定向毕业生、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的 但目前其普遍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需要面对结婚、
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举办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定向毕 生子等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照顾父母、配偶、子女的家庭
业生的组织联系和意见收集,同时增进与乡镇卫生院的联 责任,因此,对薪酬和生活配套设施有着更高的期望,
系和沟通,协调定向毕业生的工作职责和岗位安排,给予 而基层的相关待遇难以满足其家庭生活需求,这与王子
在偏远、医疗条件较差地区服务的定向毕业生更多的工作 岳等 [19] 的研究结果相符。研究还发现,少部分定向毕
自主权和职务晋升机会。乡镇卫生院需要明确各职能部门 业生被分配在家乡以外县(市)的乡镇卫生院,距离父
的职责分工,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条腿 母或配偶所在地较远,工作之余不能及时照料家庭,且
并行” [18] 。医保按医院级别用药的限制可以考虑按照医 回家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家庭距离远成了制约
生的职称级别适当放宽,使医保药品能够满足定向毕业生 其在基层持续工作的最大问题,这可能是由早期定向生
在基层的诊疗需求。 招生过程中地区间生源数量不平衡导致。受访者:“现
3.2 家庭因素脉络 家庭因素脉络是指定向毕业生在 在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因素,假如你家是贵州省北部的,
基层开展服务时需要面对离家距离远、经济压力大、家 跑到贵州南部去工作,中途你要回家探亲或者是看父母、
庭责任增加等家庭因素带来的影响,因此希望基层工作 孩子,这就增加了时间成本。比如去年、前年我们有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