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4
P. 113

·177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佐米诱导 OP 的案例,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引起 OP 的机制可能                     总结 170 例使用 nivolumab 的患者,20 例出现间质性肺炎,其
           是由于 NF-κB 通路失调、炎症级联反应激活所致。                          中 13 例为 OP。PD-L1 抑制剂 durvalumab 还可引起弥散性微
           1.2 靶向治疗 针对小分子靶点的药物中,哺乳动物雷帕                         小结节型 OP(MNOP)     [42] ,影像学表现为多发微小结节影。
           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是 OP 的常见致病药物。依维                       1.4 其他试验新药 一项对Ⅳ期肿瘤使用最新抗肿瘤药物的
           莫司可选择性地抑制 mTOR 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在多种                        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2 499 例患者中 2.4% 发生 DIILD(影
           恶性肿瘤(如肾细胞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乳腺癌)和                          像学诊断),其中 OP 表型占 26.7%       [7] 。新药根据机制不同
           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依维莫司治疗                   可分为抗体药物偶联物、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 (PI3K)/ 蛋白
           后出现 DIILD 的比例是 20%~58%     [23-24] ,而影像学上 OP 表      激酶 B(AKT)/mTOR 抑制剂、表观遗传学药物、DNA 修复
           型占比最大,高达 70%~78%。也有病理检查证实依维莫司导                      缺陷抑制剂及其他。抗体药物偶联物中 91.7% 的间质损害呈
           致 OP 的相关个案报道      [25-26] 。mTOR 抑制剂是胞内磷脂酰肌          DIOP 表现,其他类型的新药也有少数 DIOP 表现。
           醇激酶(PI3K)相关激酶,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磷酸化蛋                            总体来说,不同抗肿瘤药物 DIOP 的机制有所不同,主
           白质中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从而调节细胞。依维莫司诱                          要分为:(1)药物本身细胞毒性           [43] ;(2)代谢时游离氧自
           导 OP 的机制可能是免疫介导的        [27] ,患者 CD4/CD8 比值增高。      由基 [44] 直接或间接造成肺损伤;(3)免疫系统异常激活。
               在许多实体瘤中,酪氨酸激酶受体突变及下游信号通路                        抗肿瘤化疗药物诱导 DNA 损伤、氧化应激、细胞衰老和死亡,
           起到驱动癌基因的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表                         杀灭肿瘤细胞     [45] 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肺上皮细胞。衰老及死
           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亡细胞的沉积,使肺暴露于受损的生理修复机制中,从而进
           MET、ROS 等多个靶点,如 EGFR 靶标吉非替尼,ALK 靶标                  一步加重肺损伤。
           克唑替尼、塞来替尼等。西妥昔单抗是 EGFR 靶向的单克隆                       2 DIOP 的临床表现
           抗体,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结肠转移癌、肺转移癌,                             抗肿瘤药物诱导的 OP 症状常是非特异性的,最常见的
           可诱导 OP  [28] ,其机制可能与 EGFR 靶标有关,抑制 EGFR              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干咳,有时也可出现发热、胸痛。部分患
           可降低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再生能力。西妥昔单抗还能下                          者无症状,仅在肿瘤治疗随访复查 CT 时发现 OP              [36] 。美国
           调细胞外基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国家癌症研究所为了使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术语标准化,对
           表达 [29] ,从而损害肺的生理重塑功能,刺激异常修复。ALK                    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肺炎症状进行分级             [46] ,1 级轻度:无症状,
           抑制剂用于治疗 ALK 基因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一项单中心                       仅影像学表现;2 级中度: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3 级
           回顾性研究    [30] 发现 12.5% 的患者在应用 ALK 抑制剂药物治            重度: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或者需要吸氧;4 级有生命威胁
           疗后出现肺损伤,其中 86% 的患者 CT 表现为 OP,机制可能                   或者不能自理:有生命危险,或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5 级致
           与 TKI 的治疗作用相关,TKI 可以使肿瘤细胞中被抑制的免                     命:死亡。
           疫反应再次激活     [31] ,而这可能影响正常上皮细胞稳态。                   3 DIOP 的影像学及病理特点
               利妥昔单抗结合 CD20,用于治疗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                         DIOP 尚无明确的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标准,可参考
           白血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案例报道了利妥昔单抗相                          COP 标准。OP 在高分辨薄层 CT(HRCT)上表现为多发斑片
           关 DIOP [32] ,其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可引                   状实变影或者结节影,以胸膜下分布为主,也可表现为支气
           起补体级联反应激活、B 淋巴细胞清除、促炎因子〔 肿瘤坏                        管血管束分布,需与感染、血管炎、结节病、肺泡癌、淋巴瘤、
           死因子 α(TNF-α)、干扰素 γ、白介素类〕释放               [33] 。     嗜酸性肺炎、NSIP 相鉴别。在抗肿瘤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
           1.3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                        与肿瘤本身进展或者出现新的转移灶鉴别,这需要有经验的
           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CTLA-4)抑制剂、程序性                    放射科医师、呼吸病学医师(包含 1 名肺癌专家及 1 名间质
           细胞死亡受体 1(PD-1)抑制剂及其配体 PD-L1 抑制剂是近                   病专家)共同判断 CT 结果,得出结论。最常见的 DIOP 影像
           期用于黑色素瘤、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的新型单克隆抗体。                          学表现是单侧或双侧实变影,散在分布,下肺最常累及,可
           但随之而来的免疫相关并发症也不断被发现。已有 CTLA-4、                      伴空气支气管征;实变周围可见轻度支气管扩张,有时伴网
           PD-1 或 PD-L1 单抗治疗肿瘤后出现 OP 的案例报道          [34-35] 。  状阴影;对于非典型表现,如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结节影,
           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DIOP 的机制可能涉及免疫应                        需要有经验的影像科专家判断;磨玻璃衰减也是一大特征;
           答的过度激活     [36] ,如 T 淋巴细胞、CD4 细胞、CD8 细胞的            反晕征、带状影也是特征性改变,典型影像表现见图 1~4。
           浸润,其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疾病,其中也                              当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无法诊断时,可以考虑进一步行
           包括 OP。PD-1 抑制剂与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 或                   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然而在怀疑药物引起的肺损伤患者
           CTLA-4)联用时,肺损害发生率可能会更高,可能与联合治                       中,行组织病理检查的仅占少数            [48] ,主要手段有支气管镜
           疗时免疫应答加倍强化相关。肺癌合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下穿刺活检、CT 引导下穿刺活检、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OP
           的患者应用 nivolumab 后可出现 OP      [37] 。nivolumab 相关 OP  病理上主要特征是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的腔内机化栓子
           常发生在开始治疗后 2 周       [38] ,也有 27 个月后出现 OP 的病         形成,呈斑块状分布,不破坏肺部结构,时相一致,可伴轻
           例 [39] 。有研究总结 144 例 nivolumab 相关 ILD 患者的临床表型,       度的慢性间质性炎症,Ⅱ型肺泡上皮化生,肺泡巨噬细胞增多。
           47.2% 的患者 CT 表型为 OP,且最常见       [40] 。NISHINO 等 [41]  与 COP 不同,DIOP 病理上常合并 OP 以外的其他特征,如肺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