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97
·60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入,有学者认为 ITP 患者体内存在增多的、大而不成熟 险。而脾切除术曾一度成为激素依赖、激素治疗无效
的血小板或者既往存在高血栓风险等因素,进而导致其 或不能耐受时 ITP 患者的治疗选择,但目前随着新药的
发生血栓 [5-6] 。国外学者通过对比 ITP 患者与正常人 不断涌现,选择脾切除的患者逐渐减少,同时脾切除
群在血栓发生率方面的区别,发现相较于正常人群, 相关不良反应较多也是该治疗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ITP 患者血栓发生率明显增加,其中总血栓发病率可达 CRARY 等 [14] 报道脾切除术后 ITP 患者血栓发生率要
1.14%~5.38%,且在 ITP 总人群中慢性 ITP 患者的血栓 高于未切脾患者,其主要发生在脾切除后血小板异常增
发生风险更高 [3,7] 。因此,在兼顾出血的同时,针对 高的人群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栓组中激素使用时间
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才是临床医生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8 周及脾切除的患者分别占 76.1%、19.0%,而非血栓
本研究通过分析 725 例 ITP 患者的住院资料,发现 组分别为 42.9%、5.4%,进一步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
ITP 患者血栓发生率为 2.9%(21/725),动脉血栓发生 发现,激素使用时间 >8 周的 ITP 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是
率为 1.7%(12/725)、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1%(8/725)、 激素使用时间≤ 8 周患者的 4.119 倍〔95%CI(1.456,
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0.1%(1/725),与国外报道类似 [8] 。 11.580)〕。尽管有研究认为使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 动剂治疗的 ITP 患者发生血栓风险也存在升高的趋势,
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栓组患者年龄≥ 50 岁、有高血压史、 但也有研究认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不影响
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 >8 周、脾切除、LA 阳性、aCL ITP 患者血栓的形成 [15]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
阳性所占比例高于非血栓组,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 者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状态、激素使用 >8 周、 统计学意义,提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未对 ITP 患
LA、aCL 是 ITP 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 者血栓形成造成影响。
结果类似 [9-10] 。黄月婷等 [9] 认为年龄、个体因素(高 有 研 究 认 为,ITP 患 者 中 有 30%~75% 的 患 者 伴
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以及接受切脾治疗是 ITP 患 抗磷脂抗体阳性 [16-17] 。抗磷脂抗体包括 LA、aCL 和
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年龄≥ 50 岁的 ITP 患者血栓 aβ2 GP Ⅰ,葛星瑶等 [18] 通过纳入 1 574 例患者进行的
发生风险是年龄 <50 岁患者的 1.78 倍,也说明了随着 Meta 分析得出,LA 与 aCL 是 ITP 患者血栓形成的高危
年龄的增加 ITP 患者血栓发生风险越高,因此高龄患者 因素。本研究通过检测 ITP 患者诊断前的抗磷脂抗体,
在临床给药时需谨慎。本研究中,血栓组患者中位治疗 发现部分 ITP 患者诊断时尽管抗磷脂抗体阳性,但并不
9
9
前血小板计数为 21×10 /L,非血栓组为 14×10 /L,两 具备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因此不足以诊断抗磷脂
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差异,提示发病前血小 抗体综合征 [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
板水平不影响 ITP 患者血栓的形成。多因素 Logistic 回 患者 aβ2 GP 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栓组
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中慢性 ITP 是 ITP 患者发生 患者 LA 阳性、aCL 阳性所占比例高于非血栓组,进一
血栓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认为相较于其他疾病状态的 步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LA 阳性患者血栓
患者,慢性 ITP 患者发生血栓风险较高,其中慢性 ITP 发生风险是 LA 阴性患者的 3.426 倍〔95%CI(1.145,
患者中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1.14%,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0.254)〕,而 aCL 阳性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是 aCL 阴性
0.53% [11-12] 。本研究数据显示,慢性 ITP 患者动脉血栓 患者的 4.064 倍〔95%CI(1.357,12.169)〕。因此笔
发生率为3.0%(7/231),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9%(9/231), 者认为 LA 及 aCL 的存在增加了 ITP 患者并发血栓的风
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0.4%(1/231)。 险,尤其是 LA 的存在。抗磷脂抗体阳性引起血栓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 ITP 患者 的机制可能在于抗体包被血小板后促使血小板功能活化
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合并心血管危险 进而聚集,同时抗体复合物进一步激活补体系统(致敏
因素的患者均伴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促使循环中血小板 趋化作用)增加了血小板聚集程度,进而提高了血栓发
聚集增多进而引发血栓。 生的风险 [20] 。同时,巨核细胞可产生凝血因子Ⅰ、Ⅷ、
在 ITP 治疗方面,激素治疗一直是一线选择,但由 Ⅻ,且在 ITP 发病过程中幼稚巨核细胞增加,进一步导
于长期的使用激素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肥胖、血糖代 致了凝血因子过度表达,引发高凝状态 [21] 。
谢紊乱、消化道溃疡等症状,同时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 综上所述,由于 ITP 疾病本身特质及相关治疗均可
不利影响,因此其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而为了验证糖 导致血栓的发生,临床在治疗选择和临床监测上需特别
皮质激素使用与血栓发生的关系,JOHANNESDOTTIR 注意。年龄≥ 50 岁、疾病状态为慢性 ITP、有高血压
等 [13] 进行了一项包含 560 万人口的病例对照研究,该 史、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 >8 周、LA 阳性、aCL 阳性
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增 是 ITP 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警
加,提醒临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需注意血栓栓塞风 惕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血栓,且在临床治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