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9
·51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以在 LVEF 基础上改善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猝死风险分 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发生过心脏骤停或严重室性心
层;按照该预测模型评分为最高两个 5 分位的患者 律失常的患者;患者在住院的第 1 天接受特殊序列
中有 40% 的患者 LVEF>30%。更为重要的是,对于 的增强心脏 MRI 扫描,识别出可能无法恢复的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后 40 ~90 d 的患者,这个模型同样显 区域;主要观察终点包括 40 d 时心肌透壁延迟强化
示出良好的区分度,考虑到越是心肌梗死后短期猝 和无复流的区域、EF 节段性室壁运动和厚度,以及
死发生率更高的现状,这个模型可以考虑用于早期 细胞外容积。
识别能够从 ICD 中取得最大获益的人群。 心电图仍然是评估心肌缺血最为方便的诊断手
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不同的病理生理过 段。LEE 等 [21] 分析了异常的心电图表现是否可以
程,LINDHOLM 等 [17] 使用 PLATO 生物标志物研究 定量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心肌面积,使用心脏
数据分析了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性猝死相关 MRI 作为对照,发现 12 导联心电图的 Q 波、碎裂
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对于猝死或心律失常相关的死亡 QRS 波以及 T 波倒置能够独立预测心肌梗死面积,
这个终点,最高四份位的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 由这 3 个指标异常导联数目构成的评分可以估测梗
proBNP)(反映心功能)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 死面积,其准确性与 MRI 测得的 LVEF 相当,而且
反映氧化应激、老龄化、炎症、血栓形成与抗血小 可以增加 LVEF 对梗死面积的估计效能。基于此,使
板的稳态)与最低四分位的相应指标相比,分别与 4 用心电图评分就可以帮助识别可能从侵入性诊断及
倍和双倍增加的风险相关,而肌钙蛋白 T、胱抑素 C 治疗中获益的人群 [21] 。周期性复极动力学(Periodic
以及 C 反应蛋白(CRP)与猝死无关。 Repolarization Dynamics,PRD)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
心脏 MRI 中发现的心肌纤维化灰区可能是发生 心电学现象,反映了心肌细胞的交感活性。RIZAS
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ZEGARD 等 [18] 观察了是否存 等 [22] 发现,对于心肌梗死后 LVEF ≤ 30% 的患者,
在心肌纤维化和定量分析灰区质量与冠心病患者心 PRD 增加预测猝死的发生(包括药物保守治疗组中
源性猝死及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联合终点的关系发 猝死的发生及 ICD 治疗组中出现恰当的 ICD 治疗)。
现,经过 5.8 年的随访,979 例冠心病患者中 2.96% 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形成瘢痕,电生理检查的
发生了猝死、8.17% 的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终点事件; 程序性心室刺激可以描绘出心律失常相应的折返通
心肌纤维化与心源性猝死〔HR=10.1,95%CI(1.4, 路,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危险分层提供信息。一
1 278.9)〕及心律失常〔HR=28.0,95%CI(4.1, 项系统评价纳入了 9 项研究、共 3 959 例心肌梗死后
3 525.4)〕终点事件具有显著相关性;在合并心肌纤 EF<40% 的患者,观察到 647 例心律失常事件(心源
维化的人群中进一步定量分析灰区质量,考虑到竞争 性猝死、猝死幸存、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恰
风险的影响后,灰区质量 >5 g 与猝死〔HR= 10.8, 当的 ICD 干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电生理检查
95%CI(3.7,30.9)〕及心律失常终点事件〔HR=7.4, 阳性与心律失常事件终点相关,相比较将室性心动
95%CI(4.3,12.8)〕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与之 过速或心室颤动联合作为电生理检查阳性的标准,
形成对应的是,LVEF<35% 与以上临床终点的关系 单纯将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作为电生理检查
相对较弱,提示在对缺血性心肌病猝死风险的评估 阳性标准与临床事件的关系更强,可能后者更能真
及 ICD 受益者选择上,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可能优 实地反映折返通路的存在 [23] 。
于传统的 LVEF。PAIMAN 等 [19] 观察发现,对于拟 5 对心肌梗死后 LVEF 保留或轻度降低患者猝死风
行 ICD 植入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 MRI 显示心 险的评估
肌应变中度受损的程度(反应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为了解心肌梗死后 EF>35% 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危
及舒张晚期应变率(反应左心室舒张功能)与恰当 险因素,ADABAG 等 [24] 纳入 31 286 例平均年龄 64
的 ICD 治疗相关,这种关系独立于 LVEF、瘢痕边缘 岁且 EF>35% 心肌梗死患者,其中 39% 为女性;在
面积以及急性再灌注治疗。 心肌梗死 1 年后,499 例患者发生了猝死;心肌梗死
STEMI-MR研究 [20] 是一项正在进行的注册研究, 时未行血运重建、EF<50%、黑种人、肾衰竭、慢性
试图了解早期的心脏 MRI 检查能否识别出哪些患者 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及缺乏 β- 受
LVEF 难以恢复,需要早期进行 ICD 植入;研究计划 体阻滞剂的治疗可独立预测猝死的发生;将以上指
纳入 STEMI 且合并 LVEF<35% 的患者,排除需要冠 标纳入多因素模型中,C 统计值为 0.73,利用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