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7

·5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近年来,急                           能发生不同趋势的转归,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在 90 d
           性胸痛救治体系的建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                              内发生猝死。是否所有患者需要等到血运重建后 90 d
           术的普及、二级预防药物的规范应用使急性心肌梗                              再进行 ICD 指征的评估,是否有些患者预期心功能
           死患者急诊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                              恢复差,需要早期进行猝死预防的干预,这些问题均
           为心肌梗死患者的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心肌梗死后心                             需探讨。此外,40~90 d 这个时间节点在当今改善心
           力衰竭及猝死的预防。相比较其他原因所致的死亡,                             力衰竭预后新药不断涌现、心力衰竭治疗理念不断
           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发生心脏性猝死,                             变化的时代是否需要更新值得思考。因为随着药物
           很少有非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作为征兆,提示医护                              剂量的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在更晚的时期出现心功
           人员或者患者即将发生猝死,进而促使医患采取有                              能改善。LVEF 作为心肌梗死后猝死预防的主要判断
           效措施进行早期干预          [1] ;因此需要重视心肌梗死后                 依据的证据主要来自再灌注治疗广泛开展以前的时
           猝死的危险分层。对于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一                              代,目前心肌梗死患者猝死发生率较既往降低,冠
           级预防,既往的研究及指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肌                              状动脉介入后患者长期的死亡原因从主要为心源性
           梗死后至少 40 d 或者血运重建后至少 90 d 对左心室                      向转向非心源性,是否 LVEF 降低的患者均能从 ICD
           射血分数(LVEF)的评估           [2] ;但是,仅依赖 LVEF            植入中获益需要重新评估            [6] 。部分心肌梗死后猝死
           降低未能充分涵盖所有具有潜在猝死风险的心肌梗                              的患者,其 LVEF 轻度降低,并无明显的受损,按照
           死后患者,且 LVEF 降低的患者非心源性死亡的风险                          现行指南的规定,这些患者未达到 ICD 的植入指征,
           升高、未必均能从植入心脏除颤器(ICD)中获益;                            如何对这些患者的猝死风险进行预测尚不清楚。
           此外,在心肌梗死后 40~90 d 再对患者进行猝死风险                        2 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存在不同转归,评价的时
           评估没有为患者心肌梗死后猝死风险的全程预防提                              间点应该是多久?
           供指导。为此,本文综述心肌梗死后猝死相关研究,                                 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 90 d 内,LVEF
           试图为未被指南涵盖的心肌梗死后猝死高风险人群                              可能发生不同趋势的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在随访中
           的预测及管理提供证据。                                         恢复至 35% 以上,而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非但不明
           1 目前对心肌梗死后猝死高风险人群定义存在的问                             显,甚至可能恶化。SERRAO 等             [7] 的研究显示,在
           题有哪些?                                               对 656 例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射血分数                           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中位时
           降低、间断发作的心力衰竭以及复发的缺血事件相                              间为 13 个月的随访中,379 例患者的 LVEF 增加或
           关 [3] 。既往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早期死亡风险主                          无明显变化〔57.8%,中位变化值 +9.8% (4.3%,
           要来自心脏破裂等机械并发症,而晚期猝死风险主                              16.4%)〕,而 277 例患者〔42.2%,中位变化值 -7.0%
           要与恶性心律失常相关           [4] 。因此,现行指南对心肌                (-11.8%,-3.6%)〕出现 LVEF 降低。心肌梗死后
           梗死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管理意见中指出,对于心                              早期检测的 LVEF 不能预测后续射血分数(EF)的
           肌梗死后至少 40 d 或血运重建后至少 90 d 的缺血性                      变化。心肌梗死后 LVEF 的恢复程度与猝死风险呈负
           心脏病患者,如果 LVEF ≤ 35%、药物优化治疗的前                        相关,甚至预测心源性死亡方面优于初始 LVEF 的
           提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 ~ Ⅲ级,                          绝对值   [8] 。由于 VEST 研究     [5] 未观察到 WCD 在减
           或者 LVEF ≤ 30%、NYHA 分级Ⅰ级,预期寿命超过                      少心律失常相关死亡方面的优势,而且 WCD 在我国
           1 年,推荐 ICD 植入;对于 LVEF ≤ 40%,且合并                     没有普及,因此心肌梗死后 90 d 内需要对猝死高危
           心肌梗死相关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如果                              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及梳理,识别哪些患者具备潜在
           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心室颤                              的猝死危险信号。心脏增强磁共振(MRI)可以辨别
           动,也推荐 ICD 的植入        [2] ;然而,对于心肌梗死后                心脏功能的降低是由心脏顿抑引起还是坏死心肌引
           出院到血运重建后 90 d,LVEF 明显降低的患者该如                        起,其或许可以用来预测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转归。
           何监测及管理不太清楚。VEST 研究                [5] 未观察到可         LUPÓN 等  [9] 观察了真实世界中心力衰竭患者 LVEF
           穿戴式心脏复律除颤器(WCD)在减少心肌梗死后                             的变化轨迹,发现心力衰竭患者在随访的第 1 年心
           LVEF ≤ 35% 的患者心律失常相关死亡方面的益处。                        功能会有显著的改善,维持约 10 年然后出现缓慢的
           在心肌梗死发病至梗死后 40~90 d,患者的心功能可                         降低;与非缺血性心脏病相比,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