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5
P. 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517·
在 1 年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较低,随后出现相对的 进行血运重建、控制饮酒及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积极
平台期(而且后续随访的 LVEF 较非缺血性心脏病患 治疗合并疾病、及时启动及优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者低 7%~10%)。这项研究提示,对于心肌梗死后猝 可以促进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而对于那
死的预防,要抓住心肌梗死后 1 年的时机,优化神 些再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前即合并心功能不全的、
经激素调节药物的使用,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及优化; 因病变特点或者并存疾病无法行完全性血运重建的
同时该项研究也提出新的问题:血运重建后 90 d 是 患者,可能需要更早启动 ICD 植入评估,进行猝死
否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评估 ICD 植入指征最 的一级预防。
佳时间点,在新型抗血小板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4 借助多维度评价手段优化心肌梗死后 LVEF 降低
啡肽酶抑制剂(ARNI)、钠 -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患者的猝死危险分层
2(SGLT-2)抑制剂等药物涌现的大背景下,给药物 对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一级预防人群的选择主要
优化治疗滴定剂量留足时间,延后评估心脏功能恢 依赖于 LVEF。在再灌注时代,入院时 LVEF 降低仍
复情况、评价 ICD 植入指征对患者是否更加合适? 是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素,
SCHIFFER 等 [10] 对 932 例有再次 LVEF 评估结果的 但是 LVEF 本身可能对猝死人群错误分类 [14] 。如前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发现,在研究 所述,在血运重建及优化药物治疗的前提下,LVEF
随机化后 4 个月时及 2 年时,只有少数患者 LVEF 恢 降低的患者心功能可能得到恢复,而 LVEF>35% 的
复至正常,LVEF 延迟正常化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患者仍可能存在较高的猝死风险。
而早期正常化与死亡风险降低无关。因此,对于早 使用 SWEDEHEART 数据库,FAXÉN 等 [15] 建立
期心功能正常化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要认真评估 了再灌注时代心肌梗死后 90 d 院外心脏骤停预测模
其是出现了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善,还是出现了心 型,研究发现,男性、糖尿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1
2
脏结构及组织上的逆向重构。 (eGFR)<30 ml·min·(1.73m ) 、Killip 心功能
3 对部分心肌梗死后 LVEF 降低的患者需要早期进 ≥Ⅱ级、新发心房颤动 / 心房扑动、LVEF<50% 这 6
行 ICD 干预 个变量是院外心脏骤停的独立预测因素;对这 6 个变
由于 LVEF 仍是目前证据最充分的心肌梗死后猝 量 HR 值进行赋分建立模型,并根据总分对心肌梗死
死风险分层因素,一些研究观察了哪些指标与心肌 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分别为
梗死后 LVEF 恢复相关,对以上指标的识别有利于强 0.12%、0.55%、2.00%,而按照 LVEF 为 40% 对患者
化对合并以上危险因素患者的干预与管理,特别是 进行分层,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 0.20% 和 0.76%。
对其中可变因素的干预,从而促进心功能恢复;如 这表明包含 5 个临床参数在内的评分对猝死患者的
果这些因素不可纠正,可能需要考虑更早地对患者 区分度优于仅依赖 LVEF 的分层。
进行 ICD 的干预。WU 等 [11] 对 50 岁以下心肌梗死 DOCHERTY 等 [16] 使 用 CAPRICORN 和
患者基线与心肌梗死后 6 个月的 LVEF 进行对比, VALIANT 两个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据库进行后
结果显示,LVEF 没有恢复的患者中有饮酒史的比例 续分析,识别出 11 个常规收集的临床变量用于预测
更高、造影结果显示的病变更为复杂、合并疾病更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经过 2 年的随访,此研究人群
多。PREDICTS 研究 [12] 结果显示,女性、较高的基 的猝死发生率为 3.3/100 人·年〔95%CI(3.0,3.5)
线 EF、住院时间短于 4 d、既往无心肌梗死史、入院 /100 人·年〕。研究显示,以下指标独立预测猝死
时无侧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入院时血糖 <100 mg/dl、 的发生:年龄 >70 岁、心率 >70 次 /min、吸烟、
峰值肌钙蛋白较低、入院时发生心室颤动或者心搏 Killip 心功能Ⅲ级或Ⅳ级、LVEF ≤ 30%、心房颤
骤停等能够预测心肌梗死患者 EF 恢复至 35% 或者 动、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或糖尿病、eGFR<60
2
-1
50% 以上。来自我国的一项单中心研究纳入了 1 018 ml·min·(1.73m ) 、急性心肌梗死时未行再灌注
例心肌梗死后至少 40 d、LVEF ≤ 35% 但是没有进行 治疗或者血运重建。基于以上变量建立的风险预测
ICD 植入的患者,经过 2.8 年的随访,心脏性猝死风 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C 统计值为 0.72),按照
险为 5%,其年发生率为 1.8%;多因素结果显示,年 模型得分对患者进行分层,2 年猝死事件发生率最低
龄、EF ≤ 25% 以及未行血运重建是猝死的独立预测 的一层为 1.9%,最高的一层为 13.4%;将该模型与
因素 [13]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尽早对心肌梗死患者 LVEF ≤ 35% 相比,前者显示出更优的区分度,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