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4
P. 125
·50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化”为主题的相关研究,并采用实施性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 面,如为签约对象提供置管护理、雾化治疗、气管切开护理、
架(CFIR)梳理并总结该服务实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 压疮护理等居家护理服务,有效减少了签约对象在大型医院
善和推进该服务提供参考。 和居住场所之间的往返,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的同时促进
1 理论框架 了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实践具体化 [20] 。养老方面,如通过对长
CFIR 旨在指导卫生服务实践,识别与梳理服务实施 期卧床、独居的老年人开展远程健康照顾,监测其血压、心
的影响因素 [10-12] 。该理论框架将可能影响医疗服务实 率和睡眠情况等,提升了签约对象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获
施 的 因 素 归 纳 为 5 个 方 面:(1) 干 预 特 征(intervention 得感 [20] 。
characteristics),指实施的医疗卫生服务等的具体内容,含一 在医疗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阶段,智慧医疗在医养护一体
般的、基本的服务内容和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或增加的服务内 化服务中的应用,促进了各项服务内容的落实,简化了医养
容;(2)外部环境(outer setting),即服务提供机构所具备 护一体化服务的就诊流程 [21] ,有利于满足签约对象个性化需
的外部条件,如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情况等;(3)内部环境(inner 求的特需服务。如全科医生通过云平台调阅签约对象的电子
setting),指机构的内部条件,如团队分工情况、内部激励措 健康档案、上传或下载电子病历、为其完成双向转诊、发起
施等;(4)个体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包括服 远程会诊等,服务对象可通过门诊机器自助挂号,通过手机
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的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等;(5) APP 预约诊疗、运用市民卡诊间结算等。然而研究显示,当
实施过程(process),指服务在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参与、执行、 前居民对智慧医疗的认识和利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评估与反思等要素 [10,13] 。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在实施医疗卫 了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推进 [22] 。
生服务、指南、创新等过程中应用 CFIR 有助于识别和提炼影 3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外部环境
响因素,从而指导对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推 根据 CFIR,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组织间
动医疗服务付诸实践 [11-14] 。 协作、外部政策与激励等 [10,13] 。
2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干预特征 3.1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组织间协作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
根据 CFIR,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干预特征具体由基本服 组织间协作主要体现在医联体的建设、各类培训班的开设及
务和个性化服务组成 [3,10] 。 新模式的探讨方面。医联体建设为推动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相
2.1 医养护一体化基本服务 医养护一体化基本服务包括国 关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如医院与基层医疗
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诊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健 卫生机构依托智慧医疗建立影像、心电、消毒、慢病联合诊
康管理、健康评估服务 [3] 。其中,家庭病床等服务能够促使 疗等“四大中心”及签约转诊一体化信息平台 [23] ,上级医院
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能够获得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为上转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为
有力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社区卫生服务机 下转患者提供后续治疗方案,并通过远程技术推动优质专家、
构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 科研、信息、管理资源向基层延伸;另一方面,在医联体中
重要措施 [15] 。双向转诊服务为推行基层首诊、落实国家分级 高层级医院依据基层实际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培训内
诊疗制度提供了良好途径。然而研究发现签约居民较常利用 容,对全科医生集中授课,以提高现有全科医生整体诊疗水平,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科诊疗,对其他服务项目的利用 缩小基层全科医生与医院专科医生在非疑难病诊治水平上的
情况不佳 [16] ,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具 差距,促进分级诊疗建设 [24] ,进而推动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质
体内容、益处等尚没有充分了解,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 量的提升和实践。
务能力不足等有关 [17] ,提示应进一步向签约居民宣传和介绍 培训班开设方面,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联合省市级医院
该服务,同时努力提升机构的服务水平。此外,有研究显示, 定期举办培训班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人员进修医养护一
当前慢性病管理形式化和静态化、健康管理的针对性较差等 体化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如“长期照护居家护理师培训班”
问题成为阻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推进的因素 [7-9] 。 和“社区护理新进展学习班”等 [25]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
2.2 医养护一体化个性化服务 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 驻全科医生和护士对入住护理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有偿的
浙江省杭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通过开展 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对护理员进行指导和带教 [26] 。
个性化服务满足签约对象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医养护一体化 另外,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探索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服务相关政策在实践中的转化 [18] 。医疗方面,如通过社区心 “1+1+X”模式,即“1 家市级医院 +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X
脏康复中心提升对心脏病签约患者的管理效率 [19] ,全科医生 家辖区内养老机构和街道(乡镇)级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照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干预其健康危险因 料中心”模式。2017 年该试点共有 1 400 余家居家养老服务
素(如定时监测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指导其规范用药。 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签订协议后由医护
通过开辟“云诊室”使签约对象、全科医生和上级医院专科 人员定期上门巡诊,必要时由医护人员联系转诊患者至省市
医生三方面对面就诊和交流,促进上级医院专科医生阶段性 级医院。2018 年上升至 2 356 家(占比达 83%)居家养老服
专科诊疗和社区全科医生连续性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 [20] 。服 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建立长
务团队也通过建立微信群与签约对象互动并定期发送健康信 效协作机制,通过双方共建、驻点、巡诊等方式为居家老年
息,不断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护理方 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家庭病床和护理指导服务,较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