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4年 第27卷 第30期    刊出日期:2024-10-20
    指南·共识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24, 27(30):  3709-37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A001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00KB) ( )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运动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符合中国国情且纳入最新研究证据的T2DM运动治疗指南。为此,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组织国内内分泌及代谢病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医学营养、老年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团队,系统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高质量文献,编写了《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旨在为临床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等糖尿病防控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T2DM运动指导。该指南包括T2DM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慢性并发症、共患疾病、常用药物、运动时机、运动中血糖监测、运动营养、运动损伤、运动依从性及数字医疗等,共76条推荐意见。该指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能为中国T2DM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运动治疗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郑传雷, 丁睿聪, 王琪, 郭逸星, 李剑, 黄争春, 董明华, 罗晓婷, 吴清锋
    2024, 27(30):  3739-37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4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93KB) ( )  
    背景

    饮食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传统的营养流行病学关注单一的食物或食物类别,然而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消耗单一的营养素或食物。这使得区分个别饮食成分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探讨赣南地区居民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联。

    目的

    分析赣南地区≥35岁居民膳食模式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关联,为制订防治血脂异常营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

    方法

    数据来源于赣南慢病队列2020年调查数据,于2020年7—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赣南地区≥35岁常住居民中选取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收集居民的基本情况(一般资料、行为习惯、疾病史等),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并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采用食物频率问卷简表进行膳食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将每类膳食模式按照因子得分的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4个亚组Q1、Q2、Q3、Q4。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赣南地区≥35岁居民1 508名,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6.07%(544/1508)。饮水量充足、无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的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P<0.05)。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赣南地区4种膳食模式,分别为碳水-蔬菜-水产品类、粗粮-水果-奶类、禽畜肉-腌制品类和蛋类-豆制品类。调整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Q1水平,赣南地区蛋类-豆制品类膳食模式Q2、Q3水平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更低(Q2:OR=0.648,95%CI=0.478~0.879,P=0.005;Q3:OR=0.616,95%CI=0.454~0.836,P=0.002),其他膳食模式尚未表现出对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结论

    赣南地区≥35岁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较高水平蛋类-豆制品类膳食模式可降低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应倡导赣南地区居民合理膳食,可适当增加蛋类和豆制品的摄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傅方琳, 潘姚佳, 韩正, 孙梦, 顾怀聪, 王为强
    2024, 27(30):  3746-37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3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79KB) ( )  
    背景

    身体圆度指数(BRI)是一种衡量中心性肥胖的简易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且与中心性肥胖显著相关。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目前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BRI、TyG指数和MONW表型的关系研究较为有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BRI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探究TyG指数作为其不同性别中差异的潜在因素。

    方法

    选取2017-07-01—2021-06-30在安徽省10个市县区体检的≥60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资料,收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计算BRI、TyG指数。将根据代谢状态和BMI水平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体质量正常代谢正常(MHNW)表型和MONW表型:男性MHNW表型(n=5 384)、男性MONW表型(n=6 251);女性MHNW表型(n=4 498)、女性MONW表型(n=8 264)。根据BRI四分位数分别将男性和女性分为4个水平,即男性:M1、M2、M3、M4,女性:F1、F2、F3、F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BRI四分位水平与TyG指数升高风险以及MONW表型患病风险的关系,采用R(version 4.1.1)软件中的Z检验比较男性和女性OR值之间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 397例调查对象,其中男11 635例(47.7%)、女12 762例(52.3%),中位年龄67(64,70)岁,MHNW表型9 882例(40.5%)、MONW表型14 515例(59.5%)。不同性别MONW表型老年人群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异常比例、收缩压、舒张压、TyG指数、BR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MHNW表型,吸烟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MHNW表型(P<0.05);不同性别高水平BRI老年人群MONW表型患病、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脂异常比例、TyG指数、FPG、TG高于低水平BRI,HDL-C低于低水平BRI(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RI M1/F1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BRI M2/F2、M3/F3、M4/F4水平TyG指数升高风险均增加(P<0.05);且TyG指数升高风险随着BRI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P趋势<0.001,女性P趋势<0.001);老年男性BRI M2、M3、M4水平TyG指数升高风险高于老年女性BRI F2、F3、F4水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RI M1/F1水平相比,不同性别老年人群BRI M2/F2、M3/F3、M4/F4水平MONW表型患病风险均增加(P<0.05);且MONW表型患病风险随着BRI水平升高而增加(男性P趋势<0.001,女性P趋势<0.001);老年男性BRI M2、M4水平MONW表型患病风险高于老年女性BRI F2、F4水平(P<0.05)。

    结论

    在不同性别老年人群中,BRI水平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其中老年男性高水平BRI与MONW表型患病风险关联更为密切,TyG指数是引起其性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韦伟, 李巍, 贾宁, 佟海锋, 杜大勇, 石丽威, 刘畅
    2024, 27(30):  3753-375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5KB) ( )  
    背景

    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静息型心绞痛,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的提高,CSF的检出率逐渐增高,但国内外对早发CSF机制、青年CSF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较少。

    目的

    初步探讨青年CS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CSF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CSF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

    方法

    连续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经CAG诊断为CSF的青年(18岁≤年龄<45岁)患者86例作为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65岁的CSF患者88例作为老年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和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青年组患者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组,男性比例、BMI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以单支为主(58.1%),老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以三支为主(45.5%);两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支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21,P<0.001)。青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总数为137个,老年组患者CSF累及血管总数为199个;两组患者CSF累及血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6,P=0.644)。青年组患者三酰甘油(TG)、血尿酸(S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老年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老年组(P<0.05)。

    结论

    与老年CSF患者相比,青年CSF患者中男性多,BMI高,CSF累及血管个数少,TG、SUA、hs-CRP、ET-1水平较高,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较低。提示代谢异常、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青年CSF的发病更为密切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沈馨雨, 高敏, 王洁, 鲍志鹏, 于甜栖, 汤志杰, 孙姝怡, 孙国珍
    2024, 27(30):  3758-376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56KB) ( )  
    背景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过程目前大多由医院转移至居家情境进行。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弥合了从医院向居家转移的支持缺口,促进居家康复进程,然而诸多质量问题接踵而至,其服务质量亟待"把关"。

    目的

    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规范、提升我国移动健康APP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7月—2023年1月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专家积极程度采用问卷回收率及意见提出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得分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结合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确立最终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结果

    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7,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8~0.154和0.151~0.197(P<0.001)。最终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由软件属性、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特征三个维度组成,包含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康复APP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对评价心脏康复APP服务质量及促进类似APP服务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忠典, 许琪, 陈伊静, 覃玲巧, 陈淑萍, 唐薇婷, 钟秋安
    2024, 27(30):  3763-37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1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4KB) ( )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常被视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预警信号,其诊断技术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没有被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S)存在着评估CAS风险准确性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基层医疗人员识别CAS。目前,关于机器学习方法识别FRS中高风险人群CAS的研究依然缺乏。

    目的

    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FRS中高风险人群CAS的预测模型,比较其判别效能,筛选出性能最优的模型,以期辅助基层医疗人员更简便更准确地识别CAS。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2021年和202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两乡镇的674例当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并采集空腹血样、尿样检测生化指标。采用FRS评估CVD发生风险;运用颈动脉超声诊断CAS。将2019—2021年517例研究对象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构建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极端梯度增强(XGBoost)模型和梯度增强决策树(GBDT)模型,验证集用于内部验证;2023年157例研究对象作为测试集,用于外部验证。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特征变量,运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F1值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判别效能,外部验证采用AUC值评价最优模型泛化能力,并通过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方法探讨影响最优模型识别CAS的重要变量。

    结果

    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15个非零特征变量:年龄、BMI、收缩压(SBP)、吸烟、饮酒、高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构建的Logistic回归、RF、SVM、XGBoost模型和GBDT模型的AUC值均较高,其中GBDT模型的判别性能最优,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F1值和AUC分别是0.755 1、0.836 4、0.798 1、0.778 9、0.834 9,外部验证AUC为0.794 0。SHAP方法发现年龄、SBP、CRP、LPA、ApoB是影响GBDT模型识别CAS排名前5的因素。

    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识别CAS的Logistic回归、RF、SVM、XGBoost模型和GBDT模型均显示出较高的判别性能,其中GBDT模型综合判别效能最佳,同时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江林双, 陈茂伟
    2024, 27(30):  3772-377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69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63KB) ( )  
    背景

    药物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之一,易引发肝损伤,目前对其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研究数据较少。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22年8月住院且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出现肝损伤且经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估为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

    结果

    经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估,共确诊84例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男性较多(72.6%),平均年龄为(60.2±11.5)岁,且均合并基础疾病(100.0%);达到中度肝损伤2例(2.4%),经治疗治愈或好转率达到100.0%。根据病程分型,主要表现为急性病程(100.0%);根据受损靶细胞分型以混合型最多(60.7%),其次是胆汁淤积型(26.2%)、肝细胞型(11.9%)。78.6%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发生肝损伤的时间在3个月内,且以第1~2周内居多;81.0%的患者在累积服用阿托伐他汀80个药物限定日剂量时发生肝损伤。

    结论

    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多发生于男性、中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多为轻度肝损伤,预后较好;临床分型以混合型、胆汁淤积型居多;肝损伤发生时间主要在3个月内,且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秦娅莉, 陈静, 李军, 王明栋, 欧维正, 邱继瑶, 彭燕清
    2024, 27(30):  3776-378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90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55KB) ( )  
    背景

    利福平耐药/耐多药结核病(RR/MDR-TB)治疗困难,治愈率低,且传染性强,氟喹诺酮类(FQs)作为治疗RR/MDR-TB的核心药物,耐药趋势严峻,对FQs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RR/MDR-TB的治愈率,并控制准广泛耐药(pre-XDR)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目的

    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FQs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构建FQs耐药危险因素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住院且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583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史将患者分为初治组(296例)和复治组(287例);根据FQs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FQs耐药组(63例)和FQs敏感组(520例)。分析患者对13种抗结核药物总耐药分布情况,比较FQs耐药组与FQs敏感组肺结核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特征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Qs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对其进行验证。

    结果

    583例患者中FQs敏感520例,耐药63例,耐药率为10.81%,仅次于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总耐药率(36.36%、32.76%、21.61%、12.86%)。复治组患者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耐药(RR)、耐多药(MDR)、pre-XDR耐药率高于初治组(P<0.05)。FQs耐药组患者其他民族、复治、艾滋病、吸毒史、空洞、咯血、不规则抗结核史、MDR占比高于FQs敏感组(P<0.05)。LASSO回归筛选出6个变量:民族、治疗史、艾滋病、吸毒史、咯血、MD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他民族(OR=2.313,95%CI=1.153~4.640,P=0.018)、复治(OR=1.892,95%CI=1.005~3.560,P=0.048)、咯血(OR=1.941,95%CI=1.087~3.465,P=0.025)、MDR(OR=3.342,95%CI=2.398~7.862,P<0.001)是肺结核患者FQs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3.571+0.838×民族+0.638×治疗史+0.663×咯血+1.468×MDR,基于此构建风险Nomogram预测模型,AUC为0.796(95%CI=0.717~0.876),Bootstrap法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15,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χ2=3.426,P=0.489)。

    结论

    肺结核患者FQs耐药率较高,其他民族、复治、咯血、MDR是肺结核患者FQs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对于肺结核患者FQs耐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耐药结核病及为RR/MDR-TB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林鑫荣, 贾蕾, 李丽峰, 黄鸣, 吴忠冰, 李晶
    2024, 27(30):  3784-378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3KB) ( )  
    背景

    食管癌是一种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石见穿(SJC)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之功常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药理实验研究证明,SJC具有抗癌性,可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目的

    基于铁死亡探讨SJC抑制C57小鼠食管原位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SPF级C57BL/6雌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5)、单纯4NQO诱癌组(4NQO组,n=25)、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SJC低剂量组[4NQO/SJC(91 mg)组,n=25]和4NQO+SJC高剂量组[4NQO/SJC(182 mg)组,n=25]。采用4NQO诱导的方式进行C57小鼠食管癌原位模型的制备。观察小鼠活动情况,记录其精神状况和进食饮水情况,每隔8周分组测量小鼠体质量并进行记录。32周后进行食管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病理学分析。测定食管组织Fe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中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小鼠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Breslow检验。

    结果

    造模8、16、24、32周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低于Control组,32周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小鼠体质量高于4NQO组(P<0.05)。Breslow检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7,P=0.019)。HE染色结果可见,4NQO组小鼠食管上皮组织呈现异常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出现角化珠等异常病理改变;与4NQO组比较,4NQO/SJC(91 mg)组和4NQO/SJC(182 mg)组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4NQO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低于Control组,GSH均高于Control组(P<0.05);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组,GSH均低于4NQO组(P<0.05);4NQO/SJC(182 mg)组Fe2+、MDA均高于4NQO/SJC(91 mg)组,GSH均低于4NQO/SJC(91 mg)组(P<0.05)。4NQO组NCOA4低于Control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GPX4高于Control组、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P<0.05);4NQO/SJC(91 mg)组、4NQO/SJC(182 mg)组GPX4高于Control组(P<0.05)。

    结论

    SJC可干预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NCOA4介导的铁蛋白吞噬作用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木欣, 梁好, 赵怡迪, 杨晓敏, 方嘉敏, 周春姣, 傅秀珍, 魏琳
    2024, 27(30):  3790-37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4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02KB) ( )  
    背景

    国际上衰弱评估工具种类繁多,针对老年围术期的衰弱评估工具的应用选择不一,哪种衰弱评估工具更适合我国围术期人群尚不清楚。

    目的

    比较FRAIL量表、临床衰弱量表(CFS)、围术期衰弱指数、5项改良衰弱指数(mFI-5)在老年手术患者中术前衰弱评估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衰弱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2—5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行择期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项改良衰弱指数(mFI-11)、FRAIL量表、CFS、mFI-5、围术期衰弱指数进行衰弱评估。应用Kappa检验评估5种衰弱评估工具之间的一致性;以mFI-11评估结果为参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分析其余4种工具对老年术前衰弱发生率的诊断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YI)最大原则确定各衰弱评估工具的最佳临界值,并分别计算在原始和最佳临界值时的评估性能指标。

    结果

    CFS与围术期衰弱指数对老年术前衰弱的评估一致性最高(Kappa=0.655,P<0.001),FRAIL量表与mFI-5及mFI-11对老年术前衰弱的评估一致性最低(Kappa=0.182、0.26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FI-5、围术期衰弱指数、CFS及FRAIL量表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分别为0.920、0.888、0.823及0.799;mFI-5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大于FRAIL量表、CFS(Z=3.188、3.215,P=0.001);围术期衰弱指数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AUC大于FRAIL量表(Z=2.561,P=0.001);在最佳临界值时,mFI-5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灵敏度(91.18%)及特异度(84.41%)、围术期衰弱指数筛查老年术前衰弱的灵敏度(94.12%)及特异度(71.86%)等指标较高。DCA结果显示,在相关风险阈值范围内,mFI-5的净效益最高、围术期衰弱指数次之。

    结论

    mFI-5的筛查准确性最高,且在最佳临界值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围术期衰弱指数的筛查准确性次之但综合预测性能相对较好,两者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早期衰弱风险筛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江月, 金雪, 袁同玲, 唐宗宝, 罗晓露, 杨梅, 陈红, 迟春花
    2024, 27(30):  3797-38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3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1KB) ( )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趋势。社区医疗服务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着基石作用。了解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目的

    了解居家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原因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居家老年人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2—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成都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年龄≥65岁的居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设立10个焦点小组,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录音、文本转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编码、提取类别,主题框架分析法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

    结果

    共纳入40名居家老年人,其中男20名、女20名;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4.4±5.6)岁;来自市区31名、郊区9名。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1)老年人方综合因素是影响其养老方式选择及健康需求的首要因素;(2)社区医疗服务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3)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项目及加大外界支持可增加老年人获得感、促进老年人健康。

    结论

    居家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医疗服务基本满意,老年人自身的因素、社区医疗服务及服务方式和项目影响了居家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体验,其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结合居家老年人的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专业化、多样化、精准化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方式,对于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圣光, 商思懿, 祁玲霞, 刘桐桐, 尹金瑜, 宋利, 汪妤婕, 张庆华
    2024, 27(30):  3803-381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9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38KB) ( )  
    背景

    国内外流动老年人数量不断攀升,受流动相关逆境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目的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copus、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获得1 023篇文献,英文726篇,中文297篇。国内作者以同机构合作为主,国外则以跨机构合作居多。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随迁老人、老漂族、老年移民、抑郁、心理困扰和社会支持。

    结论

    相较于国外,我国目前发文量较少,研究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为松散,缺少核心作者,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学科和研究方法。关注热点和前沿内容,探究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作用机制,实施心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流动老年人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医学循证
    乔婉婉, 田海萍, 敬洁, 郭润芳
    2024, 27(30):  3810-381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5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42KB) ( )  
    背景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健康备受关注;口腔衰弱作为老年人衰弱的新表型,其患病率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了解老年人口腔衰弱现状,对于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的患病率。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老年人口腔衰弱患病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04-19。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4.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横断面研究,总样本量为11 776例,偏倚风险质量评分为6~9分,均为中等或高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衰弱的总患病率为29.5%(95%CI=24.1%~35.2%),口腔衰弱前期总患病率为47.9%(95%CI=40.5%~55.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口腔衰弱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递增,使用口腔衰弱指数-8筛查的老年人口腔衰弱患病率更高(P<0.05)。

    结论

    老年人口腔衰弱总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我国高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筛查评估工具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赵瑞, 陈乐琴, 吴依妮, 李倩倩
    2024, 27(30):  3817-38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1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520KB) ( )  
    背景

    研究证实,超重肥胖儿童执行功能与肥胖密切相关,并可能存在双向关联。有氧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有效促进其大脑发展和认知功能,尤其是执行功能,但改善效果的量化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的

    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执行功能相关指标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氧运动干预超重肥胖儿童执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包括940例超重肥胖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次有氧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超重肥胖儿童的执行功能(WMD=-6.98,95%CI=-11.89~-2.07,P=0.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次干预时长<30 min的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的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WMD=-0.84,95%CI=-9.37~7.68,P=0.85);单次干预时长>30 min的有氧运动可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的抑制功能(WMD=-10.50,95%CI=-19.15~-1.85,P=0.02)。进行长期运动干预(干预周期为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可改善超重肥胖儿童干扰控制(WMD=-0.16,95%CI=-0.18~-0.14,P<0.000 01),对计划(WMD=4.20,95%CI=-8.34~16.73,P=0.51)、注意(WMD=0.41,95%CI=-12.08~12.91,P=0.95)、同步(WMD=3.93,95%CI=-8.22~16.08,P=0.53)、连续(WMD=2.48,95%CI=-9.18~14.14,P=0.68)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结论

    单次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执行功能子成分有选择性积极影响,长周期固定频次、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超重肥胖儿童干扰控制能力,但计划、注意、同步、连续方面未产生改善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许耀珑, 赵佳欣, 杨立刚
    2024, 27(30):  3825-38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9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23KB) (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共同构成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可逐渐恶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并可能在将来成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危害日趋显著。本文在进行大量资料搜集与文献阅读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性别、地区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激素、环境等危险因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防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高晨曦, 陈德芳, 陈清勇, 沈灿, 廖晓阳
    2024, 27(30):  3835-384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75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32KB) ( )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死率、致残率增加。隐匿性心房颤动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发作不规律,漏诊率高,无法及时规范诊疗,更易导致不良临床结局。近期临床研究表明可穿戴设备在隐匿性心房颤动的筛查和管理中有显著优势。本文基于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复习,对可穿戴设备在隐匿性心房颤动筛查与管理中的最新研究现状、临床结局、成本效益、应用挑战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隐匿性心房颤动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多循证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