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3年 第26卷 第35期    刊出日期:2023-12-15
    指南·共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管理专家共识写作组
    2023, 26(35):  4359-43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4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90KB)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阻肺的诊治、管理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用药指导
    张倩, 李沭, 李朋梅
    2023, 26(35):  4372-438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97KB) ( )  

    Beers标准是用于评价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工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研究及管理监管等多个领域。2023年美国老年医学会(AGS)Beers标准是该标准建立至今的第7次更新,制订方法仍沿用之前版本,包括严格的证据审查和综合分析,本文对新版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AGS Beers标准旨在通过优化药物的选择,减少老年人PIM的发生,2023版更新标准还可用于教育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以及评估老年人护理质量、医疗成本和药物使用模式。新版标准的主要内容仍是PIM相关的五大列表,基于新的循证证据,增加了一些药物和标准,但更多的是对现有药物和标准的修订及精简。新增和修订的内容主要涉及了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降糖药,并新增抗凝治疗建议专栏;删除了当前在美国使用率低和已经退市的药物,共计33种。新版标准首次总结了关于如何应用Beers标准的7条原则,以保障临床正确使用。2023 AGS Beers标准提升了准确性和实用性,将更好地识别和减少老年患者PIM处方,进一步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曼, 安卓玲, 张予辉, 马卓
    2023, 26(35):  4382-438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72KB) ( )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在老年肿瘤患者中普遍发生,并且相较于普通老年人,肿瘤患者PIM发生率可能更高,并且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分析,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本文通过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肿瘤患者PIM的审查工具、PIM发生率、主要涉及的药物、影响因素,以及PIM与各种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PIM审查工具在调查老年肿瘤患者PIM发生率时存在差异,而《NCCN临床实践指南:老年肿瘤(2020.v2)》中提供的老年患者慎用的支持治疗药物列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药物管理方面表现出了优势。多重用药、年龄、合并症等与PIM的发生显著相关,苯二氮类药物和镇痛类药物是肿瘤患者使用较多的高风险药物。存在PIM的老年肿瘤患者可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急诊及住院再就诊率等。希望本文能够为国内进行老年肿瘤患者PIM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促进老年肿瘤人群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柳浦青, 陈静文, 寿张轩
    2023, 26(35):  4388-439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7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90KB) ( )  
    背景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逐渐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持续关注。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DOACs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促进临床DOACs的合理使用。

    方法

    整合Beers标准、DOACs药品说明书及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相关指南,制订DOACs的PIM评价标准,包括DOACs用于心房颤动的适应证标准、DOACs剂量与肾功能水平匹配PIM评价标准、DOACs在不同肝功能水平患者中使用标准、DOACs药物相互作用PIM评价标准、年龄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体质量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出血风险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回顾性收集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S系统中在心血管内科住院且接受DOACs(包括利伐沙班片、艾多沙班片和达比加群酯胶囊)抗凝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目标人群并按照PIM评价标准逐一展开评价。

    结果

    共纳入89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平均年龄为(77.9±8.1)岁,PIM发生率为56.18%(50/89)。3种DOACs共计发生PIM 58例次,其中利伐沙班治疗者47例次(81.03%),艾多沙班治疗者6例次(10.35%),达比加群酯治疗者5例次(8.62%)。各类型PIM情况为:肾功能相关PIM 44例次(75.86%),药物相互作用相关PIM 9例次(15.52%),肝功能相关PIM 4例次(6.90%),体质量相关PIM 1例次(1.72%)。

    结论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DOACs抗凝治疗存在不可忽视的PIM:利伐沙班治疗者PIM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艾多沙班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相关的PIM,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PIM以及肝功能相关的PIM。因此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需要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从而减少DOACs临床使用的PIM。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谢雪梅, 高静, 柏丁兮, 卢贤英, 何佳丽, 李月
    2023, 26(35):  4394-44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7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57KB) ( )  
    背景

    老年人多重用药现象已日益普遍。而多重用药依从性与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密切相关,故早期了解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结论差异较大,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提高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进一步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copus、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有关老年人多重用药(年龄≥60岁,用药种类≥5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以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7.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30 047例,其中服药依从性好的人数为50 8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服药依从率为41%〔95%CI(34%,47%)〕,多重用药依从性与年龄〔OR=2.62,95%CI(1.60,4.78),P<0.000 1〕、性别〔OR=1.70,95%CI(1.30,2.23),P=0.000 1〕、文化程度〔OR=1.73,95%CI(1.38,2.16),P<0.000 01〕、居住方式〔OR=2.85,95%CI(2.18,3.72),P<0.000 01〕、用药知识水平〔OR=1.14,95%CI(1.04,1.25),P=0.005〕、服药信念〔OR=2.06,95%CI(1.44,2.93),P<0.000 1〕、抑郁〔OR=2.52,95%CI(1.96,3.24),P<0.000 01〕、日常生活能力(ADL)〔OR=2.39,95%CI(1.68,3.38),P<0.000 01〕、跌倒史〔OR=3.51,95%CI(2.03,6.06),P<0.000 01〕、专业人员指导〔OR=3.75,95%CI(1.92,7.33),P=0.000 1〕、用药种类数量〔OR=2.58,95%CI(1.96,3.41),P<0.000 1〕、药物不良反应〔OR=3.08,95%CI(2.17,4.38),P<0.000 1〕、用药方案复杂性〔OR=1.08,95%CI(1.03,1.14),P=0.004〕、药物管理〔OR=1.92,95%CI(1.34,2.75),P=0.000 3〕、用药费用〔OR=2.60,95%CI(1.30,5.17),P=0.000 7〕有关。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相对稳定。Begg's检验(P=0.441)和Egger's检测(P=0.674)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风险较低。

    结论

    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率为41%。且现有证据表明:一般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心理、社会因素(抑郁、ADL、跌倒史、用药知识水平、服药信念、专业人员指导),药物因素(药物管理、用药费用、用药方案复杂性、用药种类数量、药物不良反应)是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老年人多重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优化多重用药老年人疾病管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钟萍萍, 南亚昀, 彭琳琳, 周宇婷, 陈琼
    2023, 26(35):  4404-44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7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41KB) ( )  
    背景

    近年来,随着多重用药在老年人群中日益常见,相关研究数量也明显上升,需要对其发展态势进行阶段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03—2022年老年人多重用药领域的研究趋势及前沿热点。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子集数据库,将文献类型限制为Article或Review,纳入发表时间为2003—2022年有关老年人多重用药的英文文献。使用VOSviewer(v.1.6.18)和CiteSpace(v.6.1.R6)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

    共得到3 987篇文献,其中Article 3 208篇,Review 779篇。近20年全球发文量快速增长,美国(1 097篇,27.51%)在该领域发表的文献最多。University of Sydney(156篇,3.91%)的发文量最大,该机构的Hilmer,Sarah N.(67篇,1.68%)是成果产出最多的作者。Drugs & Aging(181篇,4.54%)是收录老年人多重用药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该领域高频关键词主要是elderly、polypharmacy、prevalence和risk,目前的新热点是老年人多重用药相关临床后果和公共卫生问题。

    结论

    近20年,老年人多重用药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发文量不断增长,其中美国是贡献最大的国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多重用药的发生率及风险方面,未来的研究可能更多地围绕相关临床后果和公共卫生问题展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论著
    陈艳艳, 石敏, 王奕, 付建芳, 张颖, 刘向阳, 张伟清, 拓胜军, 刘丽文, 李泽平, 周洁, 李晓苗
    2023, 26(35):  4412-44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82KB) ( )  
    背景

    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环境严重损害全身微血管系统,然而,有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性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

    目的

    探讨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21年6—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T2DM患者,其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检查。获取左心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估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定义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受试者根据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分为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n=76)、T2DM伴1种并发症组〔T2DM+C(1)组,n=37〕和T2DM伴2~3种并发症组〔T2DM+C(2~3)组,n=37〕。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微血管并发症和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结果

    T2DM+C(1)组、T2DM+C(2~3)组GLS低于单纯T2DM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与GLS呈负相关(rs=-0.34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心率、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缩短分数多因素调整后,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C(1)组〔OR=0.744,95%CI(0.601,0.920)〕、T2DM+C(2~3)组〔OR=0.707,95%CI(0.525,0.952)〕GLS降低(P<0.05)。基于高血压分层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上述相同的混杂因素后,无论在有或无高血压的T2DM患者中,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GLS降低仍独立相关〔有高血压:OR=0.556,95%CI(0.321,0.963);无高血压:OR=0.739,95%CI(0.558,0.979),P<0.05〕。

    结论

    住院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微血管并发症受累数目增加与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密切相关,且不受是否患高血压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罗伟刚, 尹园园, 刘万虎, 徐玉珠, 曹晓芸, 步玮, 张玲雁, 任慧玲
    2023, 26(35):  4419-442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6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77KB) ( )  
    背景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情况,END会导致患者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增加。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指数)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也与早期复发性缺血性病变相关,而其与单发皮质下梗死(SSI)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关系也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TyG指数与SSI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20—202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SSI且在症状发作后72 h内入院的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n=45)和非END组(n=152)。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yG指数与SSI患者发生END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对SSI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

    结果

    END组患者患有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和TyG指数高于非EN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升高是SS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OR=1.726,95%CI(1.008,2.956),P=0.047〕。不同病变梗死部位上,TyG指数升高是梗死部位为基底节区的SSI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OR=3.164,95%CI(1.290,7.760),P=0.012〕。TyG指数升高与梗死部位为半卵圆中心的SSI患者发生END无关(P>0.05)。TyG指数预测SSI患者发生EN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5%CI(0.57,0.75),P=0.001〕,最佳截断值为8.61,灵敏度为0.689,特异度为0.638。根据TyG指数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成TyG指数≥8.61者(n=86)和TyG指数<8.61者(n=111),与TyG指数<8.61者比较,TyG指数≥8.61者高脂血症比例、糖尿病比例、FBG、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END比例升高,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P<0.05)。

    结论

    TyG指数与SSI患者发生END有关,TyG指数升高是SS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yG指数可预测基底节区的梗死患者发生END,但不可预测半卵圆中心的梗死患者发生END。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林波, 廖智杰, 杨文凡, 白丹丹, 王冬梅, 施森
    2023, 26(35):  4425-44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6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83KB) ( )  
    背景

    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疾病,易并发肢体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PAD的患病有性别差异,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充分认识中国PAD患病情况的性别差异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

    目的

    分析中国PAD患病情况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提取中国男性和女性以及全球、日本、韩国和印度女性的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年龄标化患病率、疾病负担可归因危险因素以及相应95%不确定区间(UI)。采用R语言进行本研究数据和可视化分析。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男性和女性PAD患病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计算PAD患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以及其95%可信区间(CI)。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5年PAD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

    结果

    中国2019年PAD患病率例数男性为71.74×10万,女性为213.15×10万。与1990年比较,2019年PAD患病人数男性增加了154.22%,女性增加了181.27%。2019年日本、韩国、印度和全球女性PAD患病人数、患病率均较1990年升高,但年龄标化患病率均降低,1990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日本和韩国女性的57.80%和76.35%,2019年则分别为日本和韩国的1.10倍和1.33倍。中国男性PAD患病率1990年为462.40/10万,2019年为989.79/10万,增幅为114.0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中国女性PAD的患病率1990年为1 321.44/10万,2019年为3 055.85/10万,增幅为131.25%,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女性PAD患病率是男性的3.09倍。中国男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731.02/10万,2019年为744.96/10万,增幅为1.91%,1990—1993年、1993—2005年呈上升趋势,2005—2019年呈下降趋势。中国女性P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年为1 839.43/10万,2019年为2 022.13/10万,增幅为9.93%,1990—2005年呈上升趋势(P<0.05),2005—2019年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2019年中国女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是男性的2.71倍。BAPC模型预测结果示,2035年中国男性PAD患病人数将达到101.30×10万,女性将达到319.24×10万。2035年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较2019年将增长49.77%。分年龄统计,2019年中国女性65~69岁PAD患病人数最多,为35.15×10万,2035年将是70~74岁患病人数最多,为55.89×10万。2035年40~44、45~49、50~54、55~59岁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低于2019年,60~64、65~69、70~74、75~79、80~84、85~89、90~94、≥95岁患病人数将高于2019年。2035年中国男性PAD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2.09/10万,女性为1 945.97/10万,较2019年分别降低4.41%与3.77%。分年龄统计,2035年中国女性各年龄分层PA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除≥95岁人群外,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均较2019年下降。2019年中国PAD疾病负担可归因于6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盐饮食和铅暴露。男性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44.32%),其次为高血压(18.97%)和糖尿病(16.11%)。女性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32.31%),其次为糖尿病(24.81%)和肾功能不全(17.27%)。

    结论

    中国女性PAD的患病人数、患病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并且年龄标化患病率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在可预知的未来,中国女性PAD患病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且老年女性的患病人数增长越来越明显。因此应更加重视PAD在性别、年龄方面呈现出的变化,重视PAD患者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采取必要的筛查和预防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楚晓婧, 李俊, 付艳芹, 刘丹青, 刘爱萍, 张园园
    2023, 26(35):  4433-44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5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77KB) ( )  
    背景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佩戴期间不需指尖血校正,可持续监测14 d,并以此为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其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

    探讨人体体质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对FGM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FGM检测患者血糖数据,并与静脉血糖进行对比,收集患者的体质分析数据。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析血液学参数。运用Clarke误差栅格分析法评价FGM临床准确度。依据配对血糖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值(MARD)将患者分为准确组(MARD<10%,n=23)和不准确组(MARD>20%,n=34)。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GM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了694对血糖数据,以静脉血糖作为参考值,对FGM扫描血糖值进行Clarke误差栅格分析,结果显示82.9%落在临床准确区(A区),16.9%落在临床可接受区(B区),99.8%落在A+B区,0.2%落在临床错误区(D区),平均MARD为12.7%。不准确组患者MARD、肌肉量高于准确组,尿酸、体脂量、脂肪百分比低于准确组(P<0.05)。男性不准确组患者尿酸、体脂量、脂肪百分比低于准确组,MARD、肌肉量高于准确组(P<0.05);女性不准确组患者MARD高于准确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肉量、尿酸水平是FGM准确性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FGM整体准确性符合国际标准。FGM传感器精度与尿酸水平及人体肌肉量有关,但不受血液中电解质离子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也不受人体水分、体脂含量、无机盐含量及传感器佩戴部位的脂肪厚度等因素的干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崔晓娜, 冯瑞霞, 韩雨澎, 周瑶瑶, 刘小军, 李建朝
    2023, 26(35):  4439-444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4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83KB) ( )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病死率极高,及时有效的循环支持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关键。研究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VA-ECMO和IABP联合辅助下,二者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探讨相关指标变化原因及意义,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AMI-CS患者寻求相对安全、有效的机械性循环辅助方式。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2022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VA-ECMO联合IABP治疗的AMI-C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VA-ECMO与IABP联合辅助模式,根据VA-ECMO和IABP辅助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先IABP后VA-ECMO辅助,n=42);B组(先VA-ECMO后IABP或VA-ECMO与IABP同期辅助,n=40)。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联合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和72 h临床指标、治疗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和预后情况。

    结果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间对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动脉血乳酸(Lac)、肌钙蛋白I(cTnI)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间对肾小球滤过率(GFR)、脑利钠肽(BNP)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MAP、CI、GFR、Lac、cTnI、BNP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对CI、GFR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对MAP、Lac、cTnI、BNP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72 h的MAP、CI、GFR高于治疗前,Lac、cTnI、BNP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CI高于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的Lac、cTnI、BNP低于治疗后24 h(P<0.05)。B组患者治疗后24、72 h的MAP、CI、GFR高于A组,Lac、cTnI低于A组(P<0.05)。A组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使用比例高于B组(P<0.05)。A组急性肾损伤(AKI)比例高于B组,出院生存率低于B组(P<0.05)。

    结论

    相较于先IABP后VA-ECMO,先VA-ECMO后IABP(或ECMO与IABP同期)的联合辅助顺序在改善AMI-C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肾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更优,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例更少,并发症AKI的发生率更低,出院生存率更高,改善了AMI-CS患者的临床结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程浩, 周金池, 刘喜, 康林, 范阿慧, 窦维佳, 刘震雄
    2023, 26(35):  4446-445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9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12KB) ( )  
    背景

    肝硬化并发胃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患者经过内镜治疗后有一定概率会发生再出血事件,且再次出血的出血量更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

    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1—2022年因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403例,根据其3年内是否有再出血事件发生分为再出血组(n=252)和对照组(n=15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等资料。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独立危险因素。将以上数据纳入R语言软件中,利用程序包构建Nomogram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499,95%CI(1.232,5.066),P=0.011〕、门静脉内径〔OR=1.047,95%CI(1.028,1.066),P<0.001〕、血清钠离子水平〔OR=0.649,95%CI(0.562,0.750),P<0.001〕以及镜下红色征表现〔OR=3.023,95%CI(1.341,6.814),P=0.008〕是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的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76,0.929)〕,灵敏度为0.927,特异度为0.750。

    结论

    血清钠离子水平、镜下红色征阳性、吸烟、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3年内发生再出血事件的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良好,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预测价值较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康, 赵婷婷, 张波, 高梦琦, 李昱熹, 王邵鹏, 赵文景
    2023, 26(35):  4453-445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9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25KB) ( )  
    背景

    IgA肾病是我国及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5%~3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尚无针对IgA肾病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针对IgA肾病治疗的新药研究进展迅速,其中靶向迟释布地奈德胶囊是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Chemical Book平台筛选布地奈德的作用靶点;并利用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IgA肾病的相关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获得布地奈德-IgAN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

    结果

    筛选出布地奈德作用靶点242个,IgA肾病候选靶点1 443个,交集靶点146个。PPI网络核心靶点15个: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介素1B(IL-1B)、白介素4(IL-4)、白介素8(CXCL8)、1号染色体的基因(JUN)、白介素13(IL-13)、白介素2(IL-2)、趋化因子2(CCL2)、TOLL样受体4(TLR4)、集落刺激因子2(CSF2)、白蛋白(ALB)。富集分析共获得1 646个GO富集结果,174条KEGG信号通路,其中生物过程(BP)主要涉及磷酸化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成(CC)主要涉及细胞质囊泡腔、囊腔、分泌颗粒腔等,分子过程(MF)主要涉及信号受体激活活性、信号受体调节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白介素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

    结论

    本研究初步验证布地奈德可通过IL-6、TNF、IL-10、VEGFA、EGFR等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白介素17信号通路、癌症中的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IgA肾病,为布地奈德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陆奕含, 王激雯, 孙悦, 冯闰润, 韩玉斐, 宋珍珍, 孙莹, 戴辉华, 陈醒
    2023, 26(35):  4459-44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3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63KB) ( )  
    背景

    规范的产程管理对保障母婴安全非常重要。随着新产程模式的发布,现已不再强调滞产的概念,在新产程模式下,要求尽量减少产程干预,因此总产程>24 h的产妇数量较前增多。

    目的

    分析总产程>24 h产妇的高危因素及母婴结局,探讨在新产程模式下的产程管理。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选择总产程延长的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为观察组(总产程>24 h),同期住院分娩的产程正常的单胎、头位初产妇95例为对照组(总产程≤24 h),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BMI、分娩孕周、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体质量、产程情况、镇痛分娩率、分娩干预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产妇总产程>24 h的高危因素。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情况:是否有产时发热、羊水污染、会阴侧切、阴道助产、宫颈裂伤、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等,是否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是否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BMI、分娩孕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分娩镇痛率及分娩干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及分娩干预均不是导致总产程>24 h的影响因素(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发热、羊水污染、会阴侧切、阴道助产、宫颈裂伤及胎儿窘迫、新生儿转NICU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

    结论

    由于产程的延长,总产程>24 h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分娩镇痛率及分娩干预率显著提高。总产程>24 h不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升高,但会增加产妇产时发热、羊水污染、会阴侧切、阴道助产、宫颈裂伤及胎儿窘迫、新生儿转NICU的发生率。妇产科医生应重视总产程延长导致的母婴不良结局,个体化管理产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翼升, 唐福波, 孙亚如, 钟远鸣, 李智斐
    2023, 26(35):  4464-44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2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975KB) ( )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用于Endo-P/TLIF术式中疗效明显。

    目的

    探讨Endo-P/TLIF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71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35例、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57例、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47例、单侧入路双通道内镜(UBE)+普通融合器组32例,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

    结果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对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对腰椎滑脱程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即刻,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6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ODI评分分别低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12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而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硬膜横断面积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

    结论

    Endo-P/TLIF是改良的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减压彻底等优势,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综述与专论
    王小雪, 毛乐乐, 王子君, 杨慕坤, 白文佩, 刁翯
    2023, 26(35):  4472-447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1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72KB) ( )  

    自体富血小板浓缩物是通过抽取人体或动物血液经过离心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主要包括第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因其促进伤口愈合及组织修复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口腔种植、骨缺损修复、烧伤整形等领域。近年来,自体富血小板浓缩物开始运用于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修复、治疗宫颈及外阴相关病变,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但目前缺乏对PRP、PRF在妇科领域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本文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自体富血小板浓缩物的制备、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妇科多种疾病中的应用,以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妇科相关疾病新的治疗思路,并为自体富血小板浓缩物研究应用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欣怡, 刘占东
    2023, 26(35):  4477-44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1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60KB) ( )  

    疾病与疲劳的关系持续受到广泛关注,且疲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过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并于2022年在全球生效。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则是更早提出的疾病概念,到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原因除了该病涉及多个系统外,其症状表现还通常与焦虑、抑郁难以区分,这也明显增加了该病诊疗及研究的复杂性。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初步探讨了CFS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特点,从生物学指标研究现状、影像学异常和治疗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CFS的指标变化特征与焦虑、抑郁的异同点,旨在为CFS诊断及分型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开展该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颖宏, 杨晓娟
    2023, 26(35):  4483-44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6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855KB) ( )  

    Takayasu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起血管狭窄、闭塞和动脉瘤形成,对育龄期妇女有重要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Takayasu动脉炎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较为稳定,但其仍有可能导致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为了降低Takayasu动脉炎对孕产妇和胎儿的不利影响,在妊娠期间控制疾病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就Takayasu动脉炎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与妊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对妊娠期及围生期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为今后Takayasu动脉炎妊娠期患者改善临床结局、提供多学科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