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19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2-20
    述评
    孙树梅
    2019, 22(6):  621-6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010
    摘要 ( )   PDF for PC (1318KB) (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在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其中5~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住院率最高,重症和死亡病例常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美国儿科学会(AAP)已连续数年修订了《儿童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建议》方案,重点针对流感预防、疫苗使用、抗病毒药物应用提出建议,并指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预防措施。本文通过解读AAP感染性疾病委员会制定的《儿童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建议(2018—2019年)》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更新的三价(包含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或四价(增加乙型流感病毒中的Yamagata系)灭活疫苗(IIV)作为2018—2019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疫苗接种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对控制流感很重要,其可作为流感预防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流感疫苗的接种;流感患儿或有高危因素的疑似流感儿童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旨在指导全科医生、其他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以及流感流行期间儿童疫苗的接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专题研究
    曾值,邓窈窕
    2019, 22(6):  626-63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449
    摘要 ( )   PDF for PC (1362KB) ( )  
    儿童肿瘤一旦诊断,将会给整个家族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但在临床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肿瘤科医生、护士和心理医生需评估肿瘤患儿及其家属在肿瘤诊断乃至治疗结束随访的全程中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心理社会因素,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干预,以改善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本文简述家庭经济负担对肿瘤患儿的影响,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社会需求、评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儿童肿瘤护理和心理社会教育相关研究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旨在提高儿童肿瘤医护人员对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领域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改善患儿及其家属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高毅,宋春兰,郭彩丽,崔亚杰,付书琴,陈莹华,李利平,成怡冰
    2019, 22(6):  633-6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102
    摘要 ( )   PDF for PC (1085KB) ( )  
    背景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手、足、臀部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少部分患儿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儿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多以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目的 比较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INF-α-1b)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对重症HFMD合并脑炎患儿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HFMD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将剂量为10 g/kg的利巴韦林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分2次进行静脉滴注;低剂量组给予重组人INF-α-1b注射液2 μg/kg,雾化吸入,2次/d,连续治疗5 d;高剂量组给予重组人INF-α-1b注射液4 μg/kg,雾化吸入,2次/d,连续治疗5 d。治疗后第1、3、5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观察患儿临床特征改善情况(皮疹消退时间、热程),检测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 治疗方法和时间在CRP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CRP水平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NSE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NSE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治疗后第1、3、5天NSE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S-100B蛋白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S-100B蛋白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治疗后第1、3天S-100B蛋白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P<0.05);治疗后第5天,对照组S-100B蛋白水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热程均短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皮疹消退时间和热程短于低剂量组(P<0.05)。3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在重症HFMD治疗中,雾化吸入重组人INF-α-1b在脑保护、临床疗效方面优于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并且雾化吸入高剂量重组人INF-α-1b在脑保护作用方面优于低剂量重组人INF-α-1b,所以应根据个体病情及耐受性选择合适剂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孟变红,周崇臣,任瑞英,耿香菊
    2019, 22(6):  638-64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55
    摘要 ( )   PDF for PC (1090KB) ( )  
    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是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及康复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治疗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致肌张力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康复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肌电反馈治疗。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指标〔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张力分级,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CFA-DC)量表中的运动、自理动作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SCV、MCV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SCV、MCV快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肌张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分级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运动、自理动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自理动作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肌电反馈疗法用于重症HFMD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肌张力异常患儿,能改善患儿神经电生理指标、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芳,周崇臣,宋春兰,成怡冰,耿香菊,高国财,崔亚杰
    2019, 22(6):  643-64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27
    摘要 ( )   PDF for PC (1088KB) ( )  
    背景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可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斑丘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大多经治疗后可缓解,不留后遗症,但重症HFMD可造成周围神经麻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目的 研究常规理疗联合针刺对重症HFMD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重症HFMD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患儿8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促受损神经恢复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照组加用常规理疗,观察组加用常规理疗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相关症状(包括呕吐、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嗜睡)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CK)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MFM、BB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呕吐、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嗜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WBC、C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WBC、CK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理疗联合针刺治疗重症HFMD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致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缩短病程,减轻炎性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莉,刘汉涛,王素梅
    2019, 22(6):  648-6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88
    摘要 ( )   PDF for PC (1092KB) ( )  
    背景 手足口病(HFMD)是0~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既往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如讲座、发放折页等形式对婴幼儿家长HFMD知信行(KAP)的提升收效甚微。目的 探讨“互联网+”模式对婴幼儿家长HFMD KAP的影响,为制定HFMD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10—12月,选取在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3周岁的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2)和干预组(n=97),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干预组采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HFMD KAP干预效果,包括HFMD相关知识得分、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对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结果 HFMD相关知识得分方面,干预后干预组HFMD相关知识得分总分(88.15±10.44)分,高于对照组的(78.40±11.67)分(P<0.05);干预组“听说过HFMD”“HFMD是什么引起的”“HFMD有没有在我国流行过”等13个条目的HFMD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HFMD重点知识知晓情况方面,干预后两组“可以接触HFMD患者粪便”“家长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孩子”“感染HFMD后口服抗生素、消炎药”“HFMD是我国法定传染病”“接触动物可以感染HFMD”“成年人不会感染HFMD”“成年人感染后一般不会发病但能传播疾病”“患者手、足、口、臀部均会出现皮疹”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D相关态度和行为方面,干预后两组对“愿意参加HFMD知识培训”“对HFMD的关注度”“HFMD是一种严重疾病”的态度和行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模式可改善婴幼儿家长对HFMD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提高疾病防控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程小龙,韩一平
    2019, 22(6):  654-6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178
    摘要 ( )   PDF for PC (1112KB) ( )  
    背景 肺癌与糖尿病(DM)均是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的常见病,临床上二病共存的现象越来越常见,DM可能对肺癌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目的 探讨DM对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12-01至2016-12-31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肺癌合并DM患者189例(DM组)及肺癌不合并DM患者19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进行亚组分析。绘制不同特征患者PFS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分析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DM组男性、≥65岁、有吸烟史、有其他合并症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65岁DM亚组的男性、有吸烟史、有其他合并症患者的比例高于<65岁对照亚组(P<0.05)。DM组患者中位PFS〔11.0个月,95%CI(8.7,13.3)个月〕长于对照组〔9.0个月,95%CI(7.8,10.1)个月〕(χ2=4.197,P=0.040)。<65岁DM亚组患者PFS〔11.0个月,95%CI(8.5,13.5)个月〕长于<65岁对照亚组〔7.0个月,95%CI(6.9,9.1)个月〕(χ2=7.257,P=0.007)。≥65岁DM亚组患者中位PFS〔11.0个月,95%CI(6.5,15.5)个月〕与≥65岁对照亚组中位PFS〔12.0个月,95%CI(6.0,18.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09)。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期、治疗方案是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DM与分期是<65岁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分期与治疗方案是≥65岁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DM是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尤其对于<65岁肺癌患者PFS有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鑫,刘剑波,韩校鹏,刘待见,付潇潇
    2019, 22(6):  659-6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38
    摘要 ( )   PDF for PC (1130KB) ( )  
    背景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被描述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用来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内关于该项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究PLR预测C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CAP患者142例。依据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其分为CPIS≤6分患者(轻症组,n=71)和CPIS>6分患者(重症组,n=7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PL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患者PLR与WBC、NLR、PCT、IL-6及CPIS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情况,分析PLR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 重症组患者PLR、WBC、NLR、CRP、PCT、IL-6高于轻症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与WBC无相关性(rs=0.085,P=0.313);PLR与NLR、CRP、PCT、IL-6及CPIS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88、0.415、0.489、0.490、0.491,P<0.001)。入院28 d内,轻症组无死亡患者,重症组死亡5例。PLR、NLR、CRP、PCT、IL-6及CPIS预测CAP患者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564,1.000)〕、0.843〔95%CI(0.686,1.000)〕、0.819〔95%CI(0.730,0.908)〕、0.781〔95%CI(0.578,0.984)〕、0.793〔95%CI(0.708,0.877)〕及0.924〔95%CI(0.853,0.994)〕(P<0.05)。结论 PLR与部分炎性反应程度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可用来评估CAP患者的严重程度,且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茹茹,陈少泽,刘晶晶,罗瑞娣,王忠
    2019, 22(6):  664-66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35
    摘要 ( )   PDF for PC (1087KB) ( )  
    背景 胱抑素C(CysC)、尿酸(UA)与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密切相关,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的 探讨CysC、UA对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初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参与新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的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损害组〔n=174,eGFR<90 ml?min-1?(1.73 m2)-1〕、肾功能正常组〔n=144,eGFR≥90 ml?min-1?(1.73 m2)-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CysC、UA与eGFR的相关性,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初期肾损害的影响因素以及CysC、UA诊断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初期肾损害的价值。结果 肾损害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CysC、UA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CysC、UA与e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1、-0.6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CysC、UA是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初期肾损害的影响因素(P<0.05)。CysC、UA诊断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初期肾损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95%CI(0.946,0.989)〕、0.875〔95%CI(0.837,0.913)〕。结论 哈萨克H 型高血压患者 CysC、UA与初期肾损害有相关性,并对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初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时宝林,张淑云,苗艳霞,宋石磊,张跃其
    2019, 22(6):  668-67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20
    摘要 ( )   PDF for PC (1092KB) ( )  
    背景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CS)患者认知情况目前仍不清楚,且其与脑血管反应性(CVR)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评估ACS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与CV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或住院的ACS患者102例,并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VR受损侧别
    及受损情况将ACS患者分为左侧CVR(LCVR)正常组30例,LCVR受损组23例,右侧CVR(RCVR)正常组28例,RCVR受损组2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屏气指数(BHI)检测以评估ACS患者的CVR,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动脉狭窄度,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 5组BH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VR正常组、LCVR受损组、RCVR正常组、RCVR受损组颈内动脉狭窄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VR受损组词汇得分低于其余4组,RCVR受损组填图、图形拼凑得分低于其余4组(P<0.05)。LCVR受损组词汇得分与BHI呈正相关(r=0.713,P<0.05);
    RCVR受损组填图、图形拼凑得分与BHI呈正相关(r=0.622,P<0.05;r=0.647,P<0.05)。结论 ACS患者中CVR降低者存在部分认知功能下降,相关认知领域与狭窄颈动脉同侧半球的功能相关,且认知功能下降程度与CVR降低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旭阳,王新军,付旭东,周少龙,马建,刘菲菲,孟恩平
    2019, 22(6):  673-67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42
    摘要 ( )   PDF for PC (1090KB) ( )  
    背景 颅脑损伤后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率达20%~5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础研究相对匮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促炎因子,作用于Toll样受体(TLR)2、TLR4,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异常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目前关于颅脑损伤后继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观察轻型颅脑损伤(mTBI)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为13~14分的mTBI患者75例为mTBI组(其中GCS评分14分38例,GCS评分13分37例;不伴MCI 53例,伴MCI 22例);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20例为健康组。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分析mTBI组中不同GCS评分、伴或不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以及mTBI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mTBI组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mTBI组中GCS评分14分患者与GCS评分13分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BI组中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高于不伴MCI患者(P<0.05)。mTBI伴MCI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TLR2、TLR4水平呈正相关〔Y=0.438X-0.858(r=0.615,P=0.014);Y=0.494X+0.158(r=0.846,P<0.001)〕;mTBI伴MCI患者血清TLR2水平与血清TLR4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Y=0.687X-0.178(r=0.372,P=0.055)〕。结论 mTBI伴MCI的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较高,且高表达的HMGB1、TLR2、TLR4可能参与mTBI患者MCI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武瑞,刘春涛,武静,田洪飞,傅晓晴,刘寿荣
    2019, 22(6):  678-6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6.012
    摘要 ( )   PDF for PC (1265KB) ( )  
    背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s)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门脉压力,因而在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广泛,但NSBBs对这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肾综合征(HRS)发生情况的影响却鲜有报道。目的 探究NSBBs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血流动力学及HRS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2016年于杭州市西溪医院重症肝病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15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分为仅静脉曲张组(A组,n=155)和有出血组(B组,n=60);两组再依据是否服用普萘洛尔分为仅静脉曲张未服用NSBBs亚组(A1亚组,n=56)、仅静脉曲张服用NSBBs亚组(A2亚组,n=99)和有出血未服用NSBBs亚组(B1亚组,n=25)、有出血服用NSBBs亚组(B2亚组,n=35)。比较A1亚组与A2亚组、B1亚组与B2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肌酐(Cr)〕、血流动力学指标〔基础心率、动脉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HRS发生率。结果 A1亚组与A2亚组患者性别、年龄、TBiL、ALB、PLT、INR、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亚组患者基础心率、SAP、MAP高于A2亚组(P<0.05)。A1亚组HRS发生率为7.1%(4/56),A2亚组HRS发生率为2.0%(2/99);A1、A2亚组患者H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4,P=0.248)。A组中发生HRS的6例患者在HRS首次诊断后90 d内均未死亡,其中Child-Pugh评分(CPS)C级患者3例(A1亚组中2例,A2亚组中1例)。B1、B2亚组患者性别、年龄、TBiL、PLT、INR、Cr、SA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亚组患者ALB低于B2亚组,基础心率高于B2亚组(P<0.05)。B1亚组HRS发生率为4.0%(1/25),B2亚组HRS发生率为5.7%(2/35);B1、B2亚组患者H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54)。B组中发生HRS的3例患者在HRS首次诊断后90 d内均死亡,其中CPS C级患者2例(B1亚组中1例,B2亚组中1例)。结论 NSBBs会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否增加HRS发生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万敏,韩一平
    2019, 22(6):  683-68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27
    摘要 ( )   PDF for PC (1067KB) ( )  
    背景 肺癌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我国均具有高流行率,合并HBV感染的肺癌患者在我国较为常见。有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存在较高的肝功能损伤及HBV再激活的风险。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肺癌患者肝功能损伤及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于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HBsAg阳性肺癌患者61例(HBsAg阳性组),其中预防性抗病毒29例(干预亚组),未预防性抗病毒32例(对照亚组)。并收集同期住院未合并HBV感染的肺癌患者61例(HBsAg阴性组)。比较干预亚组、对照亚组与HBsAg阴性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干预亚组与对照亚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结果 第1、3次住院时对照亚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HBsAg阴性组(P<0.05)。第1次住院时HBsAg阴性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干预亚组(P<0.05)。第1、3、5次住院时干预亚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与对照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亚组、对照亚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可造成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给予HBsAg阳性肺癌患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抗肿瘤治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绝对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蛟灵,梁鸿,张伟胜,张建敏,汪潮,陈翔,刘姗姗,何蓉蓉,张宜民
    2019, 22(6):  687-69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40
    摘要 ( )   PDF for PC (1084KB) ( )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在新一轮基层卫生服务改革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实现全民健康的抓手。而同时,了解民众对于家庭医生的接受程度及其签约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十分重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基层卫生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虹口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制度评估调查》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自身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首诊就医习惯(首诊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综合满意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是否清楚家庭医生签约后优惠服务内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4份,有效回收率68.22%。其中家庭医生签约401例(65.31%),未签约213例(34.69%)。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年龄、上海本地户籍率、慢性病患病率、家庭医生签约综合满意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清楚率高于未签约居民,退休率低于未签约居民(P<0.05)。家庭医生签约与未签约居民受教育水平、月收入、首诊就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首诊就医习惯、家庭医生签约综合满意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是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受教育水平、首诊就医习惯、家庭医生签约综合满意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分别是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蔡利强,侯进,陆新建
    2019, 22(6):  691-69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90
    摘要 ( )   PDF for PC (1087KB) ( )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其高效、有序的服务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运行效率,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目的 分析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对签约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差异,了解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2017年4—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期望值和实际值的评价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3个维度25个条目。维度1: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医生诊疗技术、辅助功能平台建设4个项目进行评价(包括期望值和实际值);维度2: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室环境、人员服务态度及诊疗技术进行评价(实际值);维度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临床检验类项目、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药物供应项目4个项目进行评价(实际值)。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390例签约居民中,206例(占52.82%)签约居民表示“最关注医生诊疗技术”,75例(占19.23%)表示“最关注辅助功能平台建设”。就诊环境期望值得分(8.34±1.27)分,实际值得分(8.23±1.34)分,服务态度〔期望值得分(8.49±1.17)分,实际值得分(8.22±1.29)分,医生诊疗技术期望值得分(8.59±1.06)分,实际值得分(8.14±1.24)分,辅助功能平台建设期望值得分(8.25±1.27)分,实际值得分(7.97±1.33)分。签约居民评价科室环境的实际值得分的前3位依次是全科门诊(8.42±1.25)分、门诊大厅(8.37±1.23)分、中医门诊(8.28±1.32)分。签约居民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5±1.40)分;临床检验类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92±1.33)分,放射/超声/心电类检查项目实际值得分为(8.01±1.23)分,药物供应项目实际值得分为(7.66±1.38)分。其中209例(占53.59%)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药物供应项目”,98例(占27.22%)签约居民认为急需改进“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结论 签约居民最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诊疗技术,其期望值与实际值差距也较大;对医生操作类服务项目评价较低,且药物供应无法满足其需求。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转变绩效考核标准,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度+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功能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雅瑜,陈玉章,林建光,张长茂,戴毅君,戴炀斌,赵爱月,许天文
    2019, 22(6):  696-70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20
    摘要 ( )   PDF for PC (1080KB) ( )  
    背景 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 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入住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225例患者,记录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患者的基本情况、参加医疗保险及付费方式、患者住院情况(总费用、自费费用、自费比例、报销比例、平均住院天数)、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结果 2015年4—12月、2016年、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分别入住66、68、91例患者。2016、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入住患者数发展速度分别为103.03%、137.88%,增长速度分别为3.03%、37.88%。225例患者中男192例(85.3%),女33例(14.7%)。≤60岁患者86例(38.2%)。225例家庭病床患者中216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3年内225例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 824.24元,平均自费费用为1 195.3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65.37%。吗啡即释片、奥施康定使用量逐年增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用药原则。89.1%(114/128)的患者或家属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为完全满意。结论 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报销比例较高,住院费用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肿瘤专科家庭病床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临终场所,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冯晓玲,常卓,张璇,陈璐,王炜,赵小萱,赵颜
    2019, 22(6):  701-70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2
    摘要 ( )   PDF for PC (1125KB) ( )  
    背景 复发性流产(RSA)是妊娠常见疾病之一,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ACA(+)RSA者蜕膜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呈活化状态,提示该通路及通路中因子的变化可能是ACA(+)RSA发生的重要机制,故对该通路及其相关因子的干预可能会对ACA(+)RSA的妊娠结局产生一定影响。由于ACA(+)RSA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这与中医肾虚血瘀证型相一致,故治以补肾活血法,根据该治法拟定的补肾活血方也在长期、大量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ACA(+)RSA患者蜕膜及外周血中膜联蛋白A2(ANXA2)、TLR4表达情况,进而阐述补肾活血方在ACA(+)RSA患者保胎治疗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CA(+)RSA现妊娠失败需行清宫术患者16例,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行正常人工流产者15例,共收集蜕膜样本31例:ACA(+)RSA者蜕膜为试验组1(n=16)、正常人工流产者蜕膜为对照组1(n=15),其中试验组1中1例因流产组织发现染色体异常故予以排除。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要求行保胎治疗的ACA(+)RSA患者11例(试验组2),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行正常孕检者13例(对照组2),收集其血清样本,其中试验组2中1例自然流产,对照组2中3例自动退出,未计入统计数据。采用RT-qPCR法检测对照组1和试验组1蜕膜中ANXA2 mRNA、TLR4 mRNA水平。试验组2给予补肾活血方,对照组2不给予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2和试验组2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ANXA2、TLR4水平。结果 对照组1蜕膜组织中ANXA2 mRNA水平高于试验组1,TLR4 mRNA水平低于试验组1(P<0.05)。治疗前对照组2和试验组2血清孕酮、β-HCG、ANXA2、TLR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2和试验组2血清孕酮、β-HCG、ANXA2、TLR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治疗后血清孕酮、β-HCG、ANXA2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TLR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ACA(+)RSA的发生可能与ANXA2低表达、TLR4高表达相关,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上调ANXA2水平、下调TLR4水平改善炎性环境,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佳璟,朱文妍,孙亦农,朱世鹏
    2019, 22(6):  707-7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90
    摘要 ( )   PDF for PC (1241KB) ( )  
    背景 目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医学干预的切入点逐渐提前。“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而逆针灸是其重要手段之一。目的 观察逆针“丰隆”穴对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对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6年5—7月。将4周龄SPF级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逆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逆针组进行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进行普通饲料喂养,为期12周,造模同时进行针刺干预,逆针组大鼠固定在自制固定器上,待大鼠平静后,逆针双侧“丰隆”穴区域每周3次,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步抓取固定,不干预。干预期间每周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形态学、血清瘦素水平及脂肪组织中转录因子PPAR-γ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第8周,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高于空白组(P<0.05);干预第12周,模型组、逆针组大鼠体质量高于空白组(P<0.05),逆针组大鼠体质量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逆针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重量大于空白组(P<0.05);逆针组大鼠肾周脂肪组织重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较空白组大鼠明显增大,新生脂肪细胞较多;逆针组大鼠脂肪细胞较模型组明显面积减小,新生脂肪细胞较少;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平均面积大于空白组、逆针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空白组(P<0.01);逆针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中转录因子PPAR-γ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逆针组大鼠脂肪组织中转录因子PPAR-γ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逆针“丰隆”穴可以有效预防大鼠肥胖,改善脂肪代谢的异常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瘦素抵抗及调节脂肪组织中PPAR-γ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汪登亮,康权,王浩名,戴小科,张明满
    2019, 22(6):  712-7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64
    摘要 ( )   PDF for PC (1190KB) ( )  
    背景 传统的X线引导下的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存在较大的辐射,且有较大穿孔风险。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新型水灌肠仪器灌肠与传统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05-10至2016-08-02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60例。使用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将其分为水灌肠组及空气灌肠组,各30例。水灌肠组使用超声引导下水灌肠仪器灌肠,空气灌肠组使用传统空气灌肠。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复位时间及灌肠压力。结果 两组复位成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灌肠组复位时间长于空气灌肠组,灌肠压力高于空气灌肠组(P<0.001)。两组均没有肠穿孔及迟发型肠坏死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新型水灌肠仪器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及复发率与传统空气灌肠无统计学差异,其复位时间较空气灌肠长,压力也更大,但是由于其压力可控等优点,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解银立,张大春,支兴兴,朱锐,翁高洁,周峰,杨丽,徐虔,周石
    2019, 22(6):  715-7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67
    摘要 ( )   PDF for PC (1116KB) ( )  
    背景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动脉栓塞(PE),而对于这类高危人群置入可取回型下腔静脉(IVC)滤器既能预防PE的发生,又可在不需要时进行收回。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IVC滤器预防围术期PE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DVT未置入IVC滤器(因本院2008年之前未开展该类技术)的患者1 062例定义为对照组2,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2008年1月—2017年1月明确诊断为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1 711例,其中843例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定义为滤器组;排除231例置入永久型IVC滤器患者,未置入IVC滤器患者637例,定义为对照组1。比较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IVC滤器置入、抗凝治疗情况,IVC滤器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1、对照组2  PE发生率、接受抗凝治疗患者PE发生率、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高于滤器组(P<0.05)。滤器组患者均成功置入IVC滤器,滤器均放置在正确位置,其中244例(28.94%)发生滤器倾斜,700例(83.04%)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置入滤器后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对照组1中25例(3.92%)因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并拒绝放置滤器,围术期未给予抗凝治疗。对照组2中接受抗凝治疗共924例(87.01%)。发生与手术相关气胸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2例,未发现动静脉瘘形成,发生滤器向心脏方向移位6例,其中在取出滤器过程中出现腔静脉损伤3例,对腔静脉局部切割长度<2 cm 2例,出现IVC穿孔1例,出现直径约3 cm的造影剂外溢区域,滤器取出过程未发生PE。251例(29.77%)患者在滤器取出前发现捕获栓子,其中122例(14.47%)捕获栓子较大(直径>1 cm),129例(15.30%)捕获栓子较小;19例患者IVC被捕获的大量栓子堵塞。Optease?滤器除了1例因腔静脉造影发现滤器上有较大栓子外,其余滤器(n=218)均按照疗程取出。滤器置入时间10~17 d,平均(13.9±4.8)d。Celcet滤器共放置625例,其中578例进行了滤器取出,566例(97.92%)成功取出,滤器体内留存时间12~52 d,平均(15.8±12.1)d。结论 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可能是预防其围术期发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硕臻,刘萍,陈春林,陈兰,彭程,黄璐,龚时鹏,苏桂栋,乔文俊,唐连,陈金洋
    2019, 22(6):  720-72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46
    摘要 ( )   PDF for PC (1942KB) ( )  
    背景 已有报道显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盆底支持结构改变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就术后盆底支持主要结构——肛提肌发生了何种改变尚无报道。目的 采用动态MRI及三维重建的方法观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后肛提肌的形态变化特点,为临床了解术后盆底障碍性疾病(P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研究标准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ⅠA2~ⅡA2期宫颈鳞癌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3例,收集并对比其术前2周内和术后1年静态和最大屏气用力状态下MRI数据,三维重建出骨盆及肛提肌,利用二维MRI图像观察髂尾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耻骨联合附着处形态的变化,利用三维模型检测肛提肌体积、肛提肌板角度、肛提肌裂孔横径和前后径、耻骨肌耻骨附着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结果 术后11例(33.3%)髂尾肌发生“漏斗状”改变,10例(30.3%)耻骨直肠肌形态发生“U型”“O型”“不规则型”改变,19例(57.6%)肛提肌耻骨附着处发生“波浪形”和“缺损”改变。三维模型显示,术后肛提肌体积缩小了3.81 cm2,肛提肌板角度增大了4.13°,耻骨肌耻骨附着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0.94 mm,肛提肌裂孔横径、前后径无明显变化。结论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部分与肛提肌支持力密切相关的形态和参数发生改变,术后肛提肌发生了趋向于盆底松弛改变的形态变化,可为临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龙耀斌,黎伟雄,黄雅琳,黄福灵
    2019, 22(6):  726-7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37
    摘要 ( )   PDF for PC (1249KB) ( )  
    背景 吞咽障碍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鲜见通过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吞咽障碍康复机制的相关报道。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脑功能成像与吞咽功能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了解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及rsfMRI检查。通过DPARSF软件分析低频振幅(ALFF)值。病例组进行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并采用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评估患者吞咽情况。以病例组ALFF值减低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OI),分析ROI与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剔除rsfMRI检查过程中不合格的研究对象,实际进入研究病例组12例,对照组18例。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叶、壳核ALFF值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侧后扣带回、岛叶、视觉中枢、初级听皮质ALFF值升高(P<0.05)。病例组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叶、壳核的ROI分别记为ROI1、ROI2、ROI3、ROI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ROI1、ROI2、ROI3、ROI4与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呈正相关(rROI1=0.45,P=0.006;rROI2=0.34,P=0.017;rROI3=0.24,P=0.035;rROI4=0.18,P=0.043)。结论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静息态ALFF值与Rosenbek渗透/误吸分级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吞咽障碍发生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瑞,葛英辉
    2019, 22(6):  731-73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124
    摘要 ( )   PDF for PC (1273KB) ( )  
    背景   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有极少数患者合并脑出血转化。采用常规CT检查时,介入术中使用的对比剂与脑出血转化均表现为高密度,二者不能被及时有效鉴别,而关于能谱CT鉴别二者的研究也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能谱CT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中医院2014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1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即刻行能谱CT平扫出现颅内异常高密度影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图像,以术后24 h常规CT复查结果为标准,将21例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分为对比剂渗出组(渗出组,11例)和脑出血转化组(出血组,10例),分别测量各组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及其周围正常脑白质的CT值、水(碘)基值、碘(水)基值,计算这3个观察指标的相对值,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两组颅内异常高密度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出组水(碘)基值小于出血组,碘(水)基值大于出血组(P<0.05)。两组颅内异常高密度影周围正常脑白质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值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扫描图上均表现为相似的高密度;渗出组水(碘)基值相对值小于出血组(P<0.05),在水(碘)基图上,对比剂渗出表现为等低密度,出血表现为高密度;渗出组碘(水)基值相对值大于出血组(P<0.05),在碘(水)基图上,对比剂渗出表现为高密度,出血表现为等低密度。结论 能谱CT可以通过碘-水基物质对图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CT图像上出现的颅内异常高密度影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光耀,胡琪,徐愿,马骁,罗静,陶庆文
    2019, 22(6):  735-73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69
    摘要 ( )   PDF for PC (1095KB) ( )  
    背景 亚临床滑膜炎指在超声或核磁共振下发现滑膜炎,而在临床体格检查中未发现关节肿胀。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关节具有骨破坏放射学进展,提示亚临床滑膜炎关节依旧处于疾病活动状态。目的 探究RA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RA患者132例。分别采用临床体格检查及超声的方法评价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包含的28关节,记录临床体格检查未发现关节肿胀而超声下发现滑膜炎的关节(即亚临床滑膜炎关节),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结果 132例RA患者中,男14例,女118例;18~44岁37例,45~59岁53例,60~75岁42例;ESR:正常43例,异常89例;CRP:正常45例,异常87例;RF:阴性34例,低滴度阳性56例,高滴度阳性42例;抗CCP抗体:阴性33例,低滴度阳性17例,高滴度阳性82例。亚临床滑膜炎数目:无亚临床滑膜炎患者26例,有亚临床滑膜炎患者106例。不同性别、年龄、ESR、CRP、RF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患者亚临床滑膜炎关节数目多于抗CCP抗体阴性、低滴度阳性患者(P<0.05)。结论 抗CCP抗体高滴度阳性与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提示该类患者除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外,宜进行超声下亚临床滑膜炎的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慧英,张蕊,于莎莎,李楠
    2019, 22(6):  739-74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0
    摘要 ( )   PDF for PC (1062KB) ( )  
    目的 分析发生围生期宫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围生期宫内感染与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分娩并诊断为围生期宫内感染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围生期宫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原因、主要途径、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结果 46例围生期宫内感染患者中29例感染大肠杆菌、5例感染B族链球菌、3例感染巨细胞病毒、2例感染李斯特菌、1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感染粪肠球菌、1例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为其他菌感染。产时大肠杆菌感染是围生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途径为反复多次阴道检查或存在宫腔操作、胎膜早破、不洁饮食史等;围生期宫内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由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围生期宫内感染会出现高热、寒战的临床表现;B族链球菌、巨细胞病毒引发的围生期宫内感染没有明显发热症状。46例围生期宫内感染产后82.6%(38例)的患者伴有发热。由大肠杆菌引发的围生期宫内感染造成12例孕妇发生产后高热、败血症。共7例围产儿死亡,其中3例感染巨细胞病毒、2例感染大肠杆菌、2例感染李斯特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例。结论 围生期宫内感染与肠道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其是导致母婴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妇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新生儿感染可导致中毒性休克、死亡等。分娩过程中应做好消毒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操检查、宫腔作次数,减少围生期宫内感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段静,李凡,孙惠芬
    2019, 22(6):  744-74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92
    摘要 ( )   PDF for PC (2640KB) ( )  
    本文通过分析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准确性、治疗规范性对患者的影响,从患者病情进展原因分析中论述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差异及治疗策略,以期促进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