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最新文章合辑
以往有氧运动获益的研究主要关注有氧运动对长期心血管健康及结局的影响,即规律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动脉僵硬度,而有研究指出高血糖是增加动脉僵硬度的因素,因此推测高血糖可能削弱了有氧运动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
探究有氧运动对不同血糖水平人群动脉僵硬度的即时影响。
本研究以既往参加开滦研究2018—2020年第6次随访体检且被抽取参加2020年第5次国民体质监测并于开滦集团旗下四家企业完成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测量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降压药史等)、人体测量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和生化检测指标(空腹血糖等),根据空腹血糖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组(n=220):<5.00 mmol/L、Q2组(n=240):5.00~<5.40 mmol/L、Q3组(n=230):5.40~<5.81 mmol/L、Q4组(n=234):≥5.81 mmol/L。以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作为有氧运动的形式,以baPWV水平作为反映四肢动脉僵硬度的指标,收集研究对象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baPWV相关资料〔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aPWV水平、代谢当量(MET)、最大摄氧量(VO2max)等〕,试验前记作1,试验后记作2;并计算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记作?baPWV等)。比较Q1组、Q2组、Q3组、Q4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baPWV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不同血糖水平对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baPWV水平的影响。
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924例,平均年龄为(36.9±7.7)岁。各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四组的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降压药史、SBP、DBP、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前、后的baPWV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Q1组、Q2组、Q3组HR2高于HR1(P<0.01);Q1组、Q2组、Q3组、Q4组的baPWV2高于baPWV1(P<0.01);四组间的SBP1、SBP2、DBP1、DBP2、MAP1、MAP2、baPWV1、baPWV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PWV1相比,不同血糖水平人群baPWV2平均下降36.0 cm/s。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Q4组相比,Q1组的?baPWV水平降低〔B(95%CI)=-18.96(-36.96,-0.96),P=0.04〕。
有氧运动能即时改善动脉僵硬的程度,但高血糖减弱了有氧运动改善动脉僵硬度的作用,临床医生要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有氧运动方案,以改善动脉硬化延缓血管老化。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基线TIR水平,将其分为TIR≥85%组(n=141)和TIR<85%组(n=59)。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1.1)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和HVS。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IR与HbA1c变异系数、HVS的关系。
TIR<85%组患者的长期HbA1c变异系数〔(9.7±3.8)%比(8.2±4.5)%,P=0.028)〕、HVS〔(48.7±20.4)分比(32.5±20.8)分,P<0.001)〕均明显高于TIR≥85%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长期HbA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VS(r=-0.400,P<0.001)呈线性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IR对长期HbA1c变异系数、HVS有影响〔b(95%CI)分别为-0.07(-0.12,-0.03)、-0.44(-0.67,-0.21),P<0.05〕。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VS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是由于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某种酶先天性缺乏,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和皮质醇分泌不足常导致肾上腺增大。现有研究报道CAH合并肾上腺占位绝大部分是良性病变,极少数为恶性病变,但临床医师难以区别占位的性质,且目前国内外医师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缺少经验。本文报道了1例"社会性别男性"CAH合并肾上腺巨大占位的患者,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提供更多对于CAH合并肾上腺占位的诊治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在未经诊治或激素有效替代治疗的CAH合并肾上腺占位患者中,肾上腺常呈"瘤样"增生,大部分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肾上腺占位可明显缩小或消失。经过多年随访,本研究发现CAH合并肾上腺占位即使没有进行有效的药物干预,占位亦无较大变化,对患者身体也无明显影响。
中国男男性行为(MSM)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长期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增加自残、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因此MSM者的抑郁问题亟待解决。
探索MSM者抑郁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究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抑郁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12-16至2021-03-02通过同性社交软件Blued7.5平台选取1 394例未感染HIV或感染状态未知的MSM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HIV知识问卷、HIV预期污名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对抑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抑郁类别与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的相关性。
最终收回问卷1 396份,有效问卷1 394份,有效率为99.9%。以CES-D10的10个条目为外显指标,依次选取1~5个潜在类别模型对MSM者抑郁状况进行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最终选择含有4个类别的模型,各组的类别概率:"无明显抑郁"占40.1%,"可能存在抑郁风险"占21.6%,"可能存在轻微抑郁"占28.0%,"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占10.3%。为检验该分类的准确性,将根据CES-D10的截断值所判断的抑郁结果(0=无抑郁,1=存在抑郁)与潜在类别分析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0=无明显抑郁+可能存在抑郁风险,1=可能存在轻微抑郁+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结果显示Kappa=0.7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26,P=0.001)、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0.642,P=0.003)是可能存在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HIV预期污名化(OR=1.594,P<0.001)、已婚(OR=0.593,P=0.026)是可能存在轻微抑郁的影响因素;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35,P=0.026)、HIV预期污名化(OR=2.239,P<0.001)、无固定工作(OR=1.518,P=0.045)是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的影响因素。
MSM者的抑郁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本研究可为针对MSM者的抑郁状况施行精准干预提供新思路。相关部门可考虑结合社交媒体针对MSM者的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进行干预,从而预防及控制MSM者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患者随之增多。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健康体适能良好的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因此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保障其健康体适能情况十分重要。
探究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健康体适能情况,为预防骨质疏松、改善健康体适能及制订健康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的25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健康体适能检测结果〔包括肌力(即30 s曲臂次数、30 s连续坐椅站立次数)、柔韧性(即肩臂伸展、坐位体前屈)、平衡能力(即闭眼单足站立)、有氧能力(即2 min踏步走次数)、敏捷/动态平衡能力(即起立走2.5 m所用时间)〕。
250例老年男性研究对象中,骨质正常组76例(30.4%)、骨量减少组123例(49.2%)、骨质疏松组51例(2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围〔OR=0.710,95%CI(0.566,0.891)〕、体质指数(BMI)〔OR=0.685,95%CI(0.474,0.99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74.182,95%CI(3.738,1 472.125)〕、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OR=0.745,95%CI(0.619,0.897)〕、雌二醇(E2)水平〔OR=0.784,95%CI(0.665,0.924)〕是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健康体适能各项检测,检测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三组30 s连续坐椅站立次数、肩臂伸展距离、坐位体前屈距离、闭眼单足站立时间、2 min踏步走次数、起立走2.5 m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30 s曲臂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腹围、BMI、HDL-C水平、25(OH)D3水平、E2水平是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骨密度老年男性的健康体适能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以柔韧性、平衡能力、有氧能力、敏捷/动态平衡能力变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