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Baidu
    文章出版日期: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1. 中国冠心病防治策略
    何晓全, 刘梅林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 239-240.  
    摘要742)      PDF for PC (1002KB)(551)    收藏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导致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文结合国外心血管疾病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指南,参考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指南和共识,对中国冠心病的防治策略进行总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6)
    2. 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类型分析
    王波,王临池,赵翼洪,倪川明,张正姬,马良才,张锦景,胡一河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4): 2952-2956.  
    摘要324)      PDF for PC (711KB)(626)    收藏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及其类型,为本地的冠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苏州市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9-2013年慢性病监测数据库和年度报表资料,按年度、性别、年龄计算冠心病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以2009-2013年的各年度累计新发病例数与累计人口数之比计算平均发病率。结果 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为171.2/10万(46 334/27 061 706),平均标化发病率为118.8/10万;男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94.1/10万(25 726/13 256 950)和137.8/10万;女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49.3/10万(20 608/13 804 757)和100.1/10万。男性冠心病平均粗发病率和平均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793.20、151 423.46,P<0.01)。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男性、女性冠心病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01);男性和女性粗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8%和7.06%,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7%和5.35%;女性标化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χ2=57.3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20~49岁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37%;2009-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冠心病新发病例占累计新发病例总数的83.5%(38 697/46 334)。冠心病发病类型以心绞痛(57.2%,7 845/13 704)和急性心肌梗死(38.7%,5 302/13 704)为主;冠心病猝死构成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12%。结论 2009-2013年苏州20岁及以上居民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冠心病类型主要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年轻化,老年人和女性发病率较高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5)
    3. 我国目前分级诊疗工作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探讨
    周瑞,赵琨,齐雪然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0): 1116-1119.  
    摘要334)      PDF for PC (538KB)(941)    收藏
    本文依据"知信行"行为改变理论,探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政府管医、医生行医、患者就医行为改变的关键要素,并探讨实现"大医院愿意放、基层愿意接、患者愿意去"的政策支撑和制度环境。本文提出:在认知上,分级诊疗是区域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医改工作的风向标,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任务。在意愿上,若要大医院愿意放,需同步推进传统的财政补助方式、当前医疗服务定价机制的改革;若要基层愿意接,应设立财政专项补助、拉大绩效工资差;若要患者愿意去,应鼓励大医院专科医生坐诊基层、正确宣传基层首诊内涵、完善医保管理方式。在行动上,实行机构差异化考核、设立大医院基层部、打通药物目录等管理措施必须兼顾,协同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3)
    4. 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超微病理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和c-myc mRNA表达的机制研究
    唐乾利,黄欣,王宇,何晓微,王兵,黄许森,李辉,金萌,吕震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3): 294-299.  
    摘要370)      PDF for PC (3433KB)(1197)    收藏
    目的  探讨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超微病理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APKK)、c-myc mRNA表达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建立全层皮肤难愈合创面。空白对照组建立创面后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外敷0.9%氯化钠溶液,湿润烧伤膏组外敷MEBO,康复新液组外喷康复新液。在用药后第3、6、12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肤创面细胞超微结构|用药后第12天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MAPKK、c-my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用药后第3、6、12天,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细胞结构逐步改善,各细胞器形态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4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较空白对照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降低,湿润烧伤膏组、康复新液组较模型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湿润烧伤膏组与康复新液组MAPKK、c-myc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BT/MEBO能够改善细胞超微病理结构,提高MAPKK、c-myc mRNA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恢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3)
    5.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秀明,冯泽永,成秋娴,王霞,冯丹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0): 1199-1201.  
    摘要409)      PDF for PC (648KB)(763)    收藏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医养结合提供依据,最终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方法  在重庆市选取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巴南区4个主城区;按照地理位置在各区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5个街道、3个乡镇;在各街道/乡镇中随机选取2个居民区;在每个居民区中随机选取老年人20~30例,共420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7-8月,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2%。结果  400例老年人中,有212例有医养结合需求,医养结合需求率为53.0%。不同子女数、退休前职业、养老保险类型、医疗保险类型、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疾病负担情况、医养结合子女支持度、医养结合支付意愿的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健康状况关心情况、当前养老满意度的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女数、自评健康状况、医养结合子女支持度及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是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较低,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水平较低,子女数、自评健康状况、医养结合子女支持度及医养结合支付意愿是医养结合需求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医养结合宣传教育工作,转变传统养老理念,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并逐步试点推广。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6)
    6. 慢性病管理研究进展
    王荣英,贺振银,赵稳稳,王雅依,张敏,孙萌萌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7): 1989-1993.  
    摘要851)      PDF for PC (737KB)(6228)    收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性病患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本文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慢性病管理的最新研究文献,对慢性病管理的概念、意义、对象及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我国未来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了展望,提出:以社区为依托,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科医疗科联合各专科及基层医院对慢性病进行持续、综合性的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化管理慢性病的水平,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3)
    7.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小时方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汪锡龙,尚希福,贺瑞,李旭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6): 657-660.  
    摘要545)      PDF for PC (2453KB)(374)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方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行单侧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90膝),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同时行双下肢静脉彩超,试验组于手术关闭筋膜层后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3 h,对照组关节内注射20 ml 0.9%氯化钠溶液并维持引流管开放,两组患者引流管均于术后48 h拔除。记录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体质指数、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前及术后1、3 d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HCT),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体质指数、手术时间、ASA评分、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血红蛋白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第7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均未发现静脉血栓。结论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方案可有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液丢失,同时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该方案有效、安全。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6)
    8. 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宋绍敏,姚涛,董岩,周剑辉,李占杰,陆昆,阮晓兰,张晓辉,孙静,吴寿岭,金成,王志彬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7): 770-774.  
    摘要350)      PDF for PC (2753KB)(383)    收藏
    目的  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开滦研究(Chi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各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3 252/6 349),男性为52.6%(2 798/5 318),女性为44.0%(454/1 031)。糖尿病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双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12.4%(790/6 349)、8.0%(508/6 349)及30.8%(1 954/6 349)。(2)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喜咸、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平均年龄、FPG、TG、LDL、HDL、BMI及eGF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ISH组、IDH组及SDH组患者间性别、体力劳动、吸烟、体育锻炼、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BMI、eGFR及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喜咸、FP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年龄、FPG、HDL、BMI及e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S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喜咸、平均年龄、TC、BMI、eGFR及hs-CRP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平均年龄、FPG、TC、HDL、BMI及e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S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
    9. 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研究
    刘斌,鲁蓓,石玉宝,郑卫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21): 2505-2508.  
    摘要298)      PDF for PC (534KB)(723)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胆囊结石复发率。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0例为试验组,同期选择未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围术期控制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9.0 mmol/L。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行Lundh试餐超声检查检测胆囊最大收缩率,术后3、12、24个月采用胆囊B型超声检查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围术期无手术切口感染、胆管感染、胆漏、胆管损伤及死亡;随访无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及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发生;2例复发胆囊结石患者夜间胆绞痛发作,最长持续2 h,未行特殊治疗,改变体位后逐渐缓解。随访24个月期间,6例退出试验,其中对照组2例,试验组4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与时间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不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0.469,P交互=0.707),治疗方法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主效应不显著(F组间=0.850,P组间=0.365),时间在胆囊最大收缩率上主效应显著(F时间=8.880,P时间=0.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12、24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胆囊最大收缩率较术后3个月升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均无胆囊结石复发;术后12个月对照组有1例(1.7%,1/58)胆囊结石复发,试验组有1例(1.8%,1/56)胆囊结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0);术后24个月对照组有2例(3.4%,2/58)胆囊结石复发,试验组有2例(3.6%,2/56)胆囊结石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2)。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能较好地保留和改善胆囊收缩功能,术后24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依然良好;术后24个月内胆囊结石复发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1)
    10.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颜萍平,汤观秀,高飞,王艳,雷俊,曾晖,夏妙娟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5): 1762-1767.  
    摘要341)      PDF for PC (585KB)(488)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两小时血糖(2 hPBG)以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包含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6个方面)。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PBG、HbA1c水平及干预后2 h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F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饮食控制、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能帮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1)
    11. 广州市居民就医意向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调查
    黎莉,茅婕,林锦浩,翁一冰,黎颖欣,赵景瑞,牛玉敬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 100-104.  
    摘要331)      PDF for PC (2246KB)(606)    收藏
    目的  了解广州市居民的就医意向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探讨影响居民就医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居民建立正确的就医模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对广州市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海珠区为调查单位,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先抽取海珠区8个住宅小区,再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调查对象共451人。于2013年2—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就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451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在一般患病情况下,有221人(占50.8%)选择去市级以上大医院治疗,有110人(占25.3%)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选择自我治疗和私人诊所治疗的分别为73人(占16.8%)和31人(占7.1%)。不同年龄段、自感健康状况居民的就医意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居民的就医意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就医意向的前五位因素分别为:医疗技术水平(79.1%)、医疗费用(73.1%)、医院声誉(64.4%)、医疗环境(61.6%)及医疗设备的先进性(60.7%)。435名社区居民中,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207人(占47.6%),未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有228人(占52.4%)。在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207名居民中,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比较便利(79.7%)、小病或慢性病不需要去大医院(63.8%)、检查治疗的费用较低(53.1%)。在未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的228名居民中,不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低(49.6%)、医疗设备落后(43.0%)、自身业已形成的就医习惯引导他们直接选择其他的医疗机构(37.7%)。结论  广州市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就医观念尚未普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率不足。转变居民的就医观念、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提高基层医疗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是提高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9)
    12. 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Meta分析
    侯晓雯,王冲,陈欣,时景璞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1): 1232-1235.  
    摘要393)      PDF for PC (2255KB)(472)    收藏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收集有关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脑梗死患者,检索时限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均为中文文献。结果显示,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0,95%CI(1.59,3.91),P<0.05〕。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OR=2.65,95%CI(1.52,4.63),P<0.05〕和无症状脑梗死〔OR=2.10,95%CI(1.14,3.87),P<0.05〕的发生均相关。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的人群中,病例组H型高血压发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7,95%CI(1.41,3.66),P<0.05〕。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分析表明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发病率更高,提示中国人群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密切,H型高血压患者可能更易患脑梗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6)
    13. 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指标研究
    王万鹏,冯静,许蕾,高海英,贾德兴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2): 2676-2679.  
    摘要346)      PDF for PC (590KB)(421)    收藏
    目的 了解血清腹腔积液清蛋白梯度(SAAG)、门静脉内径(PVD)及血小板计数与脾长径比值(Plt/S-D)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n=26)和非出血组(n=24)。比较并分析两组SAAG、PVD及Plt/S-D,绘制SAAG、PVD、Plt/S-D及三者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两组SAAG、PVD及Plt/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AG、PVD及Plt/S-D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2)SAAG、PVD、Plt/S-D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81及0.67。SAAG取值为20.50 g/L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58.3%;取值为20.10 g/L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2.5%。PVD取值为13.50 mm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66.3%;取值为14.25 mm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83.3%。Plt/S-D取值为0.88×109个/mm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66.7%;取值为0.97×109个/mm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6.7%。(3)SAAG、PVD及Plt/S-D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评分公式为:预测出血评分=SAAG×PVD÷Plt/S-D,ROC曲线下面积为0.91,取值为890.35时有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90.7%。结论 SAAG、PVD及Plt/S-D是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三项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5)
    14. 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与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进展
    孟润堂,胡樱,宇传华,罗艺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5): 1791-1796.  
    摘要458)      PDF for PC (741KB)(2622)    收藏
    老年护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老年人口的健康幸福,而我国医疗保健供给和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护理人员若能积极投身我国老年护理行业,对于养老护理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本文综述我国老年护理发展现状、从业意愿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护理人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研究现状及趋势、测评、局限及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确立并引导符合国情的老年护理人员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2)
    15. 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力发展规模及配置现状研究
    秦江梅,张丽芳,林春梅,张幸,张艳春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04): 378-382.  
    摘要569)      PDF for PC (544KB)(726)    收藏
    目的  了解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力的发展规模及配置现状。方法  利用2009-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研究2009-2014年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规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学历、职称情况等。结果  2009-2014年我国卫生人员、基层卫生人员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6%、2.3%;基层卫生人员占比从2009年的40.5%下降到34.6%,下降了5.9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基层医生数分别从2009年的23.6、7.0人增加到2014年的25.9、7.8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2012年的0.81人增加到2014年的1.26人,医护比从2009年的1∶0.46改善为2014年的1∶0.57。2014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分别为37.0%、11.9%,较2009年分别增加了6.3、3.1个百分点;执业(助理)医师中高级职称者占比分别为8.4%、2.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助理)医师高级职称占比较2009年下降0.2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较2009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结论  我国基层卫生人力总量不足且增长缓慢、素质不高、配置不合理。建设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完善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2)
    16. 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婷,李惠萍,窦婉君,梅雅琪,王德斌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7): 823-826.  
    摘要247)      PDF for PC (1907KB)(450)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安徽省2所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115名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韧性总分为(77.4±9.6)分,项目均分为(5.5±0.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疾病接触情况、肿瘤临床分期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是其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动态变化,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心理韧性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2)
    17. 基于国内外指南的适用于我国全科医疗的膝骨关节炎诊治流程
    陈庆奇,龚敬乐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02): 125-129.  
    摘要580)      PDF for PC (1204KB)(823)    收藏
    我国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基层全科医疗全人照顾、健康守门人的特点十分适合用于膝骨关节炎管理。但我国现有的膝骨关节炎指南主要以专科为中心,而国外指南均根据各国国情做出不同的推荐,意见不一。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分级诊疗的精神,大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有必要制定一套用于指导基层全科医生的膝骨关节炎诊治流程。本文通过概括国内外膝骨关节炎的指南推荐、建议,与我国基层全科医疗实际国情结合,总结出适合我国基层全科医生使用的膝骨关节炎管理方案。总体来讲,膝骨关节炎的处理要以全面评估和各项健康教育等核心治疗为基础,根据不同程度的疼痛采取相应的止痛治疗,并辅以关节腔注射、按摩、支具等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1)
    18.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纵蒙蒙,杨辉军,方能圆,徐辉,巢健茜,杨靓,陈黄慧,吴振春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3): 1523-1527.  
    摘要411)      PDF for PC (337KB)(1372)    收藏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3年3-12月在南京市秦淮医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1454名。按是否患有慢性病,将其分为慢性病组和无慢性病组。采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制定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对2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2%(1050/1454)。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躯体机能、情绪性格、社会适应及总体健康得分与无慢性病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和记忆功能得分与无慢性病老年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白内障的老年人,其总体健康得分与未患该病的老年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饮酒情况及退休前职业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躯体机能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学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自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和居住状况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情绪性格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居住状况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记忆功能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状况、学历及年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适应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居住状况、饮酒情况及学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退休前职业、居住状况及饮酒情况,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1)
    19. 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葛万刚,李浩,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7): 2061-2067.  
    摘要415)      PDF for PC (756KB)(1133)    收藏
    目的  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患者给予不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康复组(n=10)患者给予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根据CPET检查结果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30 min/d,5 d/周,共12周。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6MWD)、QoL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CPET检查和全程运动康复12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LVEF、6MWD较对照组升高,BNP水平、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LVEDD、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CPET可以客观定量评估CHF患者病情,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运动康复12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QoL,是CHF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1)
    20. 建立双心医学三道干预防线
    陈琦玲,胡大一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6): 3134-3136.  
    摘要206)      PDF for PC (521KB)(469)    收藏

    双心医学关注的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障碍,此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双心医学倡导在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疾患,使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目前尚未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双心疾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因此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为使医学人文融入临床,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本文介绍了双心医学的三道干预防线,有助于双心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与利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21. 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史波英,吴静雅,施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4): 446-449.  
    摘要238)      PDF for PC (1981KB)(662)    收藏
    目的  探讨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3年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浙江省舟山市桃湾社区和城隍头社区各抽取确诊为T2DM的患者60例,为避免同村内糖尿病患者之间知识交流,以地理位置为分界线,将城隍头社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桃湾社区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指导。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饮食知识调查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知识调查情况和生化指标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下降|饮食基本知识、饮食行为习惯及实践操作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测量法则食物交换份法为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简便的热量计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以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血脂,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22.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许茗越,吕琳,尹芳,温林俏,琚涛,王琳,王玓,杨嫄,李睿,夏艾抒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4): 433-435.  
    摘要291)      PDF for PC (2006KB)(376)    收藏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4月参加“云南省全科医师师资培训”项目的13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试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培训结束后,采用情景模拟考核法进行考核,评估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带教综合能力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结果  两组在人文关怀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科知识、体格检查、沟通能力得分及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带教意识、带教方法、带教思维、带教能力得分及带教综合能力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语言表达及教学评价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色扮演教学法能够提高学员的教学综合能力和学习有效性,值得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应用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2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动态变化研究
    韩芳,王辉,倪银,孙仁华,屠越兴,江玲芝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3): 1541-1544.  
    摘要317)      PDF for PC (332KB)(474)    收藏
    目的  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79例。根据患者28d内存活情况,将79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6例和死亡组23例。另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于诊断后24h内(D1)、第3天(D2)、第5天(D3)及第7天(D4)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ml;对照组成年人在体检日采取静脉血和BALF各2ml。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和BALF中的SP-D水平。结果  (1)3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73.26,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97.0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68.29,P<0.05)。(2)3组不同时间点BALF中SP-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总=98.71,P<0.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6.91,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08,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SP-D水平从第5天开始较对照组上升,且死亡组较存活组上升高;存活组水平在第7天下降,死亡组持续上升。ARDS患者BALF中SP-D水平在诊断初期即高于对照组;第5天时存活组水平降低,死亡组继续上升;第7天时死亡组有所下降。血清和BALF中SP-D水平的动态变化对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24.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邵冰,吴蔚,王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5): 585-587.  
    摘要381)      PDF for PC (1396KB)(439)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PCI分为PCI组30例和未接受PCI组3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住院经CAG检查排除冠心病(CHD)诊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PCI组患者给予PCI治疗,未接受PCI组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预防治疗。受试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30天晨起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 ml,采用粒子增强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Cys-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吸烟、稳定性心绞痛家族史、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手术前后未接受PCI组和PCI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和未接受PCI组手术前后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第1、10、30天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0.05)。结论  单纯CAG不影响CHD患者血清Cys-C表达,PCI术后1个月内Cys-C持续升高,其可能与PCI术后调控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8)
    25.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与指南规范分析
    汪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9): 3519-3523.  
    摘要627)      PDF for PC (720KB)(1495)    收藏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然而,其在一级预防中的获益尚存在一定争议,且由于担心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了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应用。基于现有的证据,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并不适用于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仅部分患者可从中获益。本文结合最新临床研究和权威指南,就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如适用人群、规范应用、出血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改善其规范应用增加临床获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26. 2016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泌协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李静,陈德才,王覃*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 (8): 891-895.  
    摘要571)      PDF for PC (980KB)(1038)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骨质疏松症可导致患者身体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其导致的骨折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并带来极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对已发生骨折的患者也可有效避免再次发生骨折。2016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协会(ACE)联合发布了更新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本文从骨折风险评估与骨质疏松症诊断、基础干预措施、药物干预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展现骨质疏松症诊治的新进展,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2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丽蓉,况九龙,文慧兰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4): 417-420.  
    摘要543)      PDF for PC (1943KB)(513)    收藏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AHI 5~15 次/h)、中度OSAHS(AHI 16~30 次/h)及重度OSAHS(AHI>30 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391,95%CI(0.199,0.770)〕、BMI〔OR=1.165,95%CI(1.076,1.262)〕、SBP〔OR=0.966,95%CI(0.943,0.990)〕、DBP〔OR=1.068,95%CI(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28.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梁晨,陈文权,高社荣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5): 513-516.  
    摘要516)      PDF for PC (1881KB)(438)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及PSD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4年4月兵团七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分为PSD组(83例)和非PSD组(243例),出院随访至2014年7月,分析老年PSD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PSD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PSD组(χ2=6.374、6.481、7.096,P<0.05),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u=3 724,P<0.001)。PSD组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9%(14/83),高于非PSD组的8.2%(20/243)(χ2=4.3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961,95%CI(1.192,7.358),P<0.05〕、血脂〔OR=2.383,95%CI(1.134,5.007),P<0.05〕和PSD〔OR=4.592,95%CI(1.823,11.567),P<0.05〕是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易并发PSD,糖尿病、血脂、PSD是随访期发生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6)
    29. 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现状及建设设想
    陆媛,于德华,潘莹,张斌,张含之,朱敏洁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1): 2493-2497.  
    摘要337)      PDF for PC (570KB)(784)    收藏
    全科医学师资是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全科医学师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标准,阐述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师资发展问题,提出通过全科医学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建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框架,以探索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建设途径,提高全科医学培训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5)
    30.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效应研究
    沈世勇,吴忠,张健明,范君辉,罗娟,徐佳,魏晓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0): 1132-1137.  
    摘要374)      PDF for PC (3014KB)(685)    收藏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动机、需求、行为及结果评价情况,为上海市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闵行区、松江区、宝山区、浦东区8个区,在每个区随机选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选取4个站点,最终共选取了21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社区居民844人作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7月上旬,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从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动机、需求、行为、结果评价5个方面,了解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效应。结果  本次发放问卷844份,有效回收问卷8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1)对于签约家庭医生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有85.1%(718/844)的居民表示了解,其中非签约居民为58.7%(74/126),签约居民为89.7%(633/706),另有问卷空白缺失11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P=0.000)。签约居民了解家庭医生服务信息的来源:53.4%(377/706)为通过医务人员推介,21.0%(148/706)为居民区宣传栏。对于家庭医生应该提供的服务内容,69.3%(585/844)的居民认为应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52.7%(445/844)的居民认为应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2)844名社区居民中,有83.6%(706/844)为签约居民。85.7%(605/706)的签约居民是为了方便,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家庭医生求助。对于不签约的原因:31.0%(39/126)认为家人健康而没有必要签约,27.8%(35/126)不知道怎么签约,27.0%(34/126)对家庭医生政策不了解。(3)58.8%(496/844)的居民看重签约医生的服务态度,46.8%(395/844)看重技术水平。63.2%(533/844)的居民希望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门诊就诊服务,59.7%(504/844)希望获得上门就诊服务,50.6%(427/844)希望得到电话咨询服务。(4)有82.4%(570/692)的签约居民找过家庭医生就诊,有46.3%(327/706)表示只要生病首先找家庭医生。有33.0%(188/570)进行过预约服务,其中55.9%(105/188)认为预约服务很方便,29.8%(56/188)认为比较方便。有75.4%(430/570)接受过转诊服务,其中56.3%(242/430)认为转诊服务很方便,29.8%(128/430)认为比较方便。(5)有68.9%(427/620)的居民认为费用有所减少;有93.5%(533/570)的居民认为医患关系有所改善。结论  上海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效果评价较好;但还需引进家庭医生,并进行激励和培训,推广家庭医生制度,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31.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的准确性比较
    张圆圆,孟秀君,田沈,车玉琴,林巧,颜丙旺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30): 3763-3768.  
    摘要404)      PDF for PC (555KB)(781)    收藏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68例,并先后行CDUS、CTA检查。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DUS、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斑块形态、是否有溃疡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US、CTA检查对斑块形态和溃疡检测的准确性;Kappa检验分析CDUS、CTA检查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DUS(64.73±22.91)%、CTA(62.38±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62.52±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2和0.992,P<0.0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血管条数为146条,<70%的血管条数为190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正确率分别为85.7%(288/336)、95.8%(322/336),灵敏度分别为83.6%(122/146)、94.5%(138/146),特异度分别为87.4%(166/190)、96.8%(184/1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122/146)、95.8(138/14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4%(166/190)、95.8%(184/192)。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Kappa值分别为0.709、0.91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不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有溃疡的血管条数为68条,无溃疡的血管条数为268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正确率分别为82.7%(278/336)、99.1%(333/336),灵敏度分别为84.8%(144/168)、98.8%(166/168),特异度分别为79.8%(134/168)、99.4%(167/1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9%(144/178)、99.4%(166/1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134/158)、99.4%(167/169);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Kappa值分别为0.655、0.982。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溃疡的正确率分别为88.7%(298/336)、98.5%(331/336),灵敏度分别为85.3%(58/68)、94.0%(64/68),特异度分别为89.6%(240/268)、99.6%(267/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58/86)、98.5%(64/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240/250)、98.5%(267/271)。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818〔95%CI( 0.711,0.866)〕,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997〔95%CI(0.923,1.000)〕; 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708〔95%CI(0.633,0.788)〕,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969〔95%CI(0.934,1.000)〕。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的Kappa 值分别为0.681、0.953。结论 CTA检查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率≥70%,不规则斑块和有溃疡的诊断具有简单可行且正确率高的优点,较CDUS占有明显优势,与金标准DSA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代替DSA检查,避免其有创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32. 颈源性头痛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何亮亮,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2): 1392-1395.  
    摘要532)      PDF for PC (559KB)(946)    收藏
    本文归纳了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研究热点,并分析了颈源性头痛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旨在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建立完善颈源性头痛诊疗规范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3.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研究
    马丽珍,李学军,陈路,陈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0): 1150-1152.  
    摘要448)      PDF for PC (1881KB)(761)    收藏
    目的  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来10年内卒中的风险率及其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患者加强一级预防。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 400例,对其进行诊断入组,并进行改良后Framingham卒中风险预测量表评定。对比不同性别及不同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率,探究性别、危险因素对卒中风险率的影响。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10年卒中风险率为(24.90±20.59)%。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房纤颤、症状性周围动脉疾病(PAD)、吸烟史及脑卒中家族史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压、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心房纤颤、吸烟史均与10年卒中风险率存在线性相关(P<0.05);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卒中10年风险率高、中、低危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未治疗时收缩压、治疗后收缩压积分值及10年卒中风险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来10年内卒中风险率较高。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应综合评估危险分层,干预各种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4.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姬云涛,马春芳,王云娥,张异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19): 2328-2331.  
    摘要369)      PDF for PC (566KB)(517)    收藏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依据患者自愿签约原则,以240例签约并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患者为管理组,160例未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社区常规随访管理;管理组给予家庭医生式服务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契约式服务、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依托信息化技术。于管理前和管理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和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并随机抽取24例管理组患者,进行小组访谈,访谈内容为其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管理随访1年后,对照组失访5例,管理组失访4例,最终将对照组155例、管理组236例纳入本研究。管理前,对照组、管理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分别为7.7%(12/155)、8.1%(19/2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对照组、管理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分别为12.3%(19/155)、19.9%(47/23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签约并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管理前,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年后,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均表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满意或比较满意。结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下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5. 冠心病患者心理抑郁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王志军,王伟,周建芝,刁增利,黄宇玲,李素新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6): 3148-3152.  
    摘要228)      PDF for PC (526KB)(497)    收藏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患者心理抑郁状态,评价心理抑郁对P选择素(P-selec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影响,观察心理抑郁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01-01至2013-12-3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由于胸闷、胸痛症状就诊,以CAD收住院的患者538例,其中排除CAD者69例作为对照组,诊断为CAD者469例作为CAD组。CAD组患者又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亚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222例、心肌梗死亚组20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受试者心理抑郁状态;并检测生化指标、血脂指标、hsCRP、P-selectin水平。对CAD患者随访1年,记录其MACE发生及再住院情况。结果 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8.8%(13/69),CAD组为35.4%(166/469),CAD组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7.424,P=0.006)。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心肌梗死亚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06)。将CAD组心理抑郁患者作为抑郁亚组(166例),不存在抑郁的患者作为非抑郁亚组(303例)。两亚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亚组P-selectin、hsCRP、收缩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病变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严重病变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均高于非抑郁亚组(P<0.05)。非抑郁亚组MACE发生率为23.8%(72/303),再住院率为14.2%(43/303);抑郁亚组MACE发生率为33.7%(56/166),再住院率为22.9%(38/166)。两亚组MACE发生率、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75,P=0.020;χ2=5.681,P=0.017)。结论 抑郁不仅与CAD相关,而且与CA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老年、女性CAD患者心理抑郁的患病率明显升高。CAD心理抑郁患者不仅血小板活化水平高、炎性反应明显,而且聚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患者转归和预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6. 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
    武燕,李敏,蔺洪翔,乌仁图雅,张东威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3): 2865-2869.  
    摘要277)      PDF for PC (567KB)(1348)    收藏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特点的疾病,全球脑卒中防治形势严峻,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够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复发,目前已有多项关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本文针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特征,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各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认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谨慎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37.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及社会决定因素研究
    吴志军,简伟研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28): 3469-3472.  
    摘要243)      PDF for PC (483KB)(525)    收藏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并探讨其社会决定因素。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东部某大城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以其中自报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9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情况及调查前1年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995例患者中共有高血压患者873例,糖尿病患者372例。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医生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数分别为707例(占81.0%)和315例(占84.7%)。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高血压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口患者是农业户口患者的2.609倍,收入次高20%、最高20%患者分别是收入最低20%患者的2.246倍、2.307倍,农林牧渔业/水利业生产人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58倍;户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不同社会因素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社会决定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38. 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比较分析
    郗玲燕,黄秀芹,朱凤英,高兴,贾海玲,崔利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10): 1208-1211.  
    摘要342)      PDF for PC (1928KB)(567)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水平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4月在衡水市精神病医院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评估患者的精神残疾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重、中、轻度残疾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总分分别为(82.28±8.87)、(78.54±9.24)、(76.32±9.08)分,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8,P=0.000)。重、中、轻度三者阳性、阴性量表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残疾水平者阳性量表中的妄想、夸大、猜疑/被害、敌对性,阴性量表中的抽象思维困难,一般精神病理量表中的焦虑、自罪感、冲动控制缺乏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精神残疾程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可能与精神残疾程度有关,其中妄想、夸大、猜疑/被害、敌对性、抽象思维困难、焦虑、自罪感、冲动控制缺乏等更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39.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评价及分析
    周慧姊,王晓燕,董屹,高清,王玉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7): 755-758.  
    摘要273)      PDF for PC (1855KB)(390)    收藏
    目的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了解2011—2013年北京市H区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为H区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本研究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农村医患信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市H区卫生局配合下对北京市H区16所乡镇卫生院进行的普查。运用DEA投入导向的CCR和BCC模型计算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值;确定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评价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析其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异。结果  (1)综合效率:2011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8.8%;2012年有2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2.5%;2013年有3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8.8%。技术效率:2011—2012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均有8所卫生院的技术效率=1,占50.0%;2013年有9所卫生院的技术效率=1,占56.2%。规模效率:2011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8.8%;2012年有2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2.5%;2013年有3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8.8%。(2)2013年非DEA有效的乡镇卫生院开放床位数实际值>目标值;卫生技术人员数实际值>目标值;固定资产总额实际值>目标值。结论  2011—2013年,北京市H区的16所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较平稳,规模效率可能是制约总体效率的主要因素。乡镇卫生院存在开放病床数过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配置过剩,固定资产闲置的问题。建议乡镇卫生院:(1)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和功能定位合理购置诊疗设备,促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2)在人员配比上适当引进资质水平较高医务人员,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技术课程培训和资格考试;(3)按实际情况酌情配置病床数,提高病床运用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40.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 (5): 507-511.  
    摘要761)      PDF for PC (860KB)(232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