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32): 3973-3976.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32.018
所属专题: 高血压最新文章合集
朱岫芳,康凯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晨峰现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滨海康达医院收治的具有晨峰现象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晨服组62例,每日8:00左右服用氯沙坦50 mg;晚服组64例,每日20:00左右服用氯沙坦50 mg;对照组60例,给予除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外的降压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最高收缩压(MAXSBP)及最高舒张压(MAXDBP)的变化,晨峰现象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MSBP、MDBP、MAXSBP、MAX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SBP、MAXSBP、MAX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晨服组、晚服组患者MSBP低于对照组,晚服组患者MAXSBP和MAXDBP低于对照组,晚服组患者MSBP低于晨服组(P<0.05)。晨服组患者晨峰现象缓解率为32.3%(20/62),晚服组为76.6%(49/64),对照组为26.7%(16/6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39,P<0.001),其中晚服组患者晨峰现象缓解率高于晨服组和对照组(χ2=24.952、30.911,P<0.001)。晨服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2%(33/62),晚服组为53.1%(34/64),对照组为70.0%(42/6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43,P=0.093)。结论 晚上服用氯沙坦更能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病晨峰现象,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