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2, Vol. 25 ›› Issue (18): 2297-2302.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2.023
收稿日期:
2021-12-02
修回日期:
2022-01-15
出版日期:
2022-06-20
发布日期:
2022-02-24
通讯作者:
黄筱钧
基金资助:
Xiaojun HUANG*(), Jin YANG, Yaqimei LEI, Zhijie ZENG, Zhaohui JIN
Received:
2021-12-02
Revised:
2022-01-15
Published:
2022-06-20
Online:
2022-02-24
Contact:
Xiaojun HUANG
About author:
摘要: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调节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和代谢过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中已成为焦点。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关系,从炎症和免疫反应、脑-肠-骨髓轴、代谢物等方面阐明肠道菌群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重点从盐、益生菌、多酚类有机化合物三方面探讨饮食干预影响肠道菌群、改善血压的新型辅助降压途径,以期以肠道菌群为靶点,使通过饮食、中草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1] |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03.001.
|
[2] |
杨若言,吴利利,吴阿莉,等.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8):969-975,993. DOI:10.13381/j.cnki.cjm.201908024.
|
[3]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
[4] | |
[5] |
周丹,黄雨晴,余雪菊,等.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5):417-423. 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18.05.005.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喻静,彭红英. 肠道菌群介导的免疫反应与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1,46(9):865-870. 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21.09.04.
|
[15] |
|
[16] |
|
[17] |
|
[18] |
吴箴言,刘美君,谭林琳,等. 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11):1916-1919. DOI:10.3969/j.issn.1007-4287.2020.11.048.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陈彦豪,赵先英. 内源性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2018,40(15):2365-236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8.15.034.
|
[26] | |
[27] |
|
[28] |
赵君,杜金行,汪国梁,等.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3):922-926.
|
[29] |
赵鑫,付志飞,高秀梅. 基于肠道益生菌的中药防治疾病作用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6):1097-1102. DOI:10.11842/wst.2019.06.009.
|
[30] |
|
[31] |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马晓聪,熊兴江,莫毅,等.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8):71-74,后插7-后插8. 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0.08.017.
|
[47] |
韩聪,姜月华,李伟,等. 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探索黄芪-丹参药对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5):2233-2237.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黄庆发. 高盐饮食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导致高血压的发生[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20.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常化松,袁雯雯,玄红专,等. 黄酮类化合物吸收代谢及其对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340-347.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9.18.054.
|
[58] |
|
[59] |
|
[60] |
|
[1] | 吴文俊, 卫靖靖, 李雪, 任红杰, 于瑞, 彭广操, 朱明军.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方药规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87-3795. |
[2] | 白佳欣, 程玉, 周伊恒, 刘力滴, 杨荣, 姚易, 袁波, 张永刚, 雷弋, 曾锐, 贾禹, 廖晓阳. 《早发性高血压的评估与治疗:英国和爱尔兰高血压协会立场声明》对中国早发性高血压临床管理的建议[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41-3746. |
[3] | 秦邦国, 孙瑾, 李曼, 邱娇娇, 程柏凯, 朱平, 王曙霞. 农村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30): 3753-3760. |
[4] | 韩笑, 李奇遇, 葛蒲, 范思园, 刘迪玥, 吴一波, 张清霜. 高血压患者行为生活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6): 3248-3258. |
[5] | 余孜孜, 刘杜丽, 李熙敏, 阮春怡, 尹向阳, 蔡乐. 农村高血压患病和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137-3143. |
[6] | 唐尚锋, 黄阳珍, 潘阳阳, 郑妍惜, 熊忠宝, 张康康, 宋佳, 魏艺琳, 王春盈, 董衡, 陈蔓维, 卿华. 高血压基层医防融合服务规范[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5): 3089-3095. |
[7] | 魏云鸿, 杨莉, 王玉路, 叶秋芳, 代安妮, 何燕.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运动阶段心肺功能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72-2978. |
[8] | 何金玉, 朱丽都孜·解思思别克, 张宁, 刘民, 梁万年. 我国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4): 2968-2971. |
[9] | 徐乙莎, 李春梅, 王城城, 郭维, 甘雨浓, 张宇, 张文, 余葱葱. 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同年龄组人群肠道菌群特征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3): 2900-2907. |
[10] | 陈友兰, 蓝彦琦, 吴阿华, 张海霞, 黄健康, 郭志南. "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22): 2769-2775. |
[11] | 郝爱华, 曾子莹, 金爱琼, 唐玲玲, 郑梓悫, 马景泰, 赵建国, 曾韦霖, 肖建鹏, 聂辉, 杨颖.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避免住院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9): 2370-2375. |
[12] | 王志军, 张士博, 刘杰, 李东琦, 郑美佳, 周建芝. 高血压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体质量指数与夜间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12-2221. |
[13] | 张志东, 金华, 胡继宏, 蒋露, 王莉, 龙开冲, 张荣华. 1990—2021年中国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62-2269. |
[14] | 何燕, 崔赛仙, 胡阳, 倪晴, 甘露路, 刘茜, 代安妮, 刘师节, 杨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高血压患者尿钠排泄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22-2227. |
[15] | 吕露露, 祝万洁, 肖明洋, 李祎珂, 张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浆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β2-糖蛋白I复合物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8): 2228-223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