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8, Vol. 21 ›› Issue (22): 2745-2749.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22.020
所属专题: 运动相关研究最新文章合集
郑国华1,2*,郑欣2,李俊喆2,段廷进3,凌昆3
ZHENG Guo-hua1,2*,ZHENG Xin2,LI Jun-zhe2,DUAN Ting-jin3,LING Kun3
摘要: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的3个社区招募受试者,最终纳入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脑卒中高危人群170例。将纳入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5例,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方式、不进行运动干预,干预组进行12周的太极拳运动(60 min/次、5次/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测量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随访后的内中膜厚度、窦部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斑块情况。结果 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组别在左侧内中膜厚度上的主效应显著(P<0.05),在右侧内中膜厚度、左侧窦部血流速度、右侧窦部血流速度、左侧阻力指数、右侧阻力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在左侧内中膜厚度、右侧内中膜厚度、左侧阻力指数、右侧阻力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在左侧窦部血流速度、右侧窦部血流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各项指标上均无交互作用(P>0.05)。另外,干预前干预组左侧内中膜厚度在α=0.10检验水准上高于对照组(P=0.06),干预后、随访后两组左侧内中膜厚度间无差异(P>0.10);干预前、随访后两组左侧阻力指数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左侧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组别在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占比上的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占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12周太极拳运动有利于阻止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降低颈动脉血管阻力、减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可能是预防脑卒中的一种有效运动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