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25): 3079-3083.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5.004
李磊1,吴晓静1,闫文杰2,秦军茹1,刘薇薇1*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状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失访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育新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科建档并接受管理的患者1 008例,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随访组和失访组。通过查阅慢性病管理档案,收集慢性病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采用医患关系深度量表和就诊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患关系和就诊满意度情况;通过电话调查了解失访患者的失访原因。结果 1 008例慢性病管理患者中,失访患者232例,失访率为23.0%。不同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病种数量以及是否与子女同住的患者失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患者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和失访组分别有205例、65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随访组与失访组患者医患关系深度量表总分、各条目得分以及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电话调查的65例失访患者中,主要失访原因分别为搬家后在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47.7%,31/65),因报销原因更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5%,14/65),更愿意选择去专科/专家门诊就诊(13.8%,9/65)。结论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失访率仍偏高,对于年龄<65岁、在职、文化程度偏低、自费、单病种以及家庭支持程度不足的患者人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随访管理,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