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36): 4416-4421.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36.004

• • 上一篇    下一篇

体脂肪率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

董剩勇,王曼柳,孙晓楠,冯大跃,曾强   

  1. 100034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管理保障部保健处(董剩勇,冯大跃);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王曼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孙晓楠,曾强);通信作者:曾强,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E-mail:zq301@126.com
  • 出版日期:2015-12-20 发布日期:2015-12-20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37B04);全军"十一五"计划保健专项(10BJZ18)

  • Published:2015-12-20 Online:2015-12-20

摘要: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和体脂肪率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s)的差异,分析BMI和体脂肪率衡量肥胖程度发生矛盾时,哪个指标更能准确反映CVRFs风险。方法 选择2013年2-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的人群共3 859例,进行横断面研究,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肪率,常规方法测定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根据BMI和体脂肪率分为4组,第1组:BMI<25.0 kg/m2,且体脂肪率<25.0%(男性)或体脂肪率<30.0%(女性);第2组:BMI<25.0 kg/m2,且体脂肪率≥25.0%(男性)或体脂肪率≥30.0%(女性);第3组:BMI≥25.0 kg/m2,且体脂肪率<25.0%(男性)或体脂肪率<30.0%(女性);第4组:BMI≥25.0 kg/m2,且体脂肪率≥25.0%(男性)或体脂肪率≥30.0%(女性)。比较各组CVRFs情况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RFs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较女性身高、体质量、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体脂肪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5)。4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体脂肪率、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腰臀比后,BMI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071、0.054,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063,P<0.05),与FPG、TC、TG、LDL-C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0.020、-0.019、-0.021、0.016,P>0.05);体脂肪率与FPG、TC、TG、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r=0.038、0.078、0.051、0.079,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050,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无直线相关关系(r=-0.006、0.008,P>0.05)。男性较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两项及以上CVRFs发生率升高(P<0.05)。4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两项及以上CVRF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腰臀比、体脂肪率与CVRFs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无论BMI如何,高体脂肪率与CVRFs风险相关;而无论体脂肪率水平如何,高BMI与CVRFs风险无关。在评估CVRFs风险时,体脂肪率优于BMI。

关键词: 体脂肪率, 人体质量指数, 肥胖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