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15): 1809-1812.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5.005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小旋1,任艳艳1,安金2,董艳红3,吕佩源1,3*   

  1. 1.050017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2.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
    3.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吕佩源,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peiyuanlu@163.com
  • 出版日期:2017-05-20 发布日期:2017-05-20
  • 基金资助: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42777870,16397795D);2013年省级重大医学科研课题(zd2013005)

  • Published:2017-05-20 Online:2017-05-20

摘要: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当其表现为脑缺血及视网膜缺血等时,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如果没有这些临床症状,则称之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虽无临床症状,却会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而认知功能减退的最终结局是痴呆,因此,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容小觑。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发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破坏脑连接网络、损伤白质及灰质微观结构、降低脑灌注及干扰大脑皮质电生理活动等机制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对于预防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