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23): 2879-2883.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06.y33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4-2013年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王祖煜1,刘熠赫2,张芮2,龚雪1,史越1,张华1*   

  1. 1.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医学院;
    *通信作者:张华,讲师;E-mail:happyzhanghua@163.com
  • 出版日期:2017-08-15 发布日期:2017-08-15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276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0286127)

  • Published:2017-08-15 Online:2017-08-15

摘要: 目的  根据2004-2013年中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今后我国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4-2013年乙肝病例数据来自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数据中的分地区年末人口数。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制作表格,计算2004-2008年与2009-2013年各省平均发病率。使用Matlab 2016绘制发病率空间分布图。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系数)发病率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发病率聚集分布情况,包括高值聚类(高-高聚集)、低值被高值包围类(低-高聚集)、低值聚类(低-低聚集)、高值被低值包围类(高-低聚集)。结果  2004-2013年,中国乙肝累计发病数为10 730 953例,累计死亡数为7 621例。2004-2009年发病率升高,2010年开始发病率下降。2004-2006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开始死亡率下降。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四川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等乙肝发病率下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南省、西藏自治区等乙肝发病率上升。空间分布图显示发病率整体分布情况聚集在高经、纬度地区。2004-2012年Moran′s I系数分别为0.406、0.354、0.298、0.296、0.273、0.213、0.239、0.278、0.203(P<0.05),显示乙肝发病率有聚集特征。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3年,高-高聚集地区主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及甘肃省,低-低聚集地区为江苏省,低-高聚集地区为西藏自治区,高-低聚集地区尚无。结论  2004-2013年乙肝发病率全国范围内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如北京市、天津市和甘肃省等发病率有明显下降,在广东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有所上升,高-高聚集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在今后需加强乙肝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空间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