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22): 2729-2733.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2.024

•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研究

胡世红,凌晴,许佳,江丽娟,陆赟,苏楠,胡坚强,张雪峰,沈敏红,李如意   

  1. 200240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胡世红,凌晴,许佳);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丽娟,陆赟);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楠);上海市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坚强);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雪峰);上海市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敏红);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如意);通信作者:胡世红,200240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E-mail:2635396369@qq.com
  • 出版日期:2016-08-05 发布日期:2016-08-05
  • 基金资助: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20114325)——区域康复医疗联合体运营模式初探

  • Published:2016-08-05 Online:2016-08-05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  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根据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有康复治疗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康复治疗师,n=52)和干预组(有康复治疗师,n=53)。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允许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MA、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重返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区域医疗联合体,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