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13): 1574-157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13.024

• • 上一篇    下一篇

西部民族地区特困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家顺   

  1. 416000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5-05 发布日期:2015-05-05
  • 基金资助:
    湖南省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HNMY2013-022)

  • Published:2015-05-05 Online:2015-05-05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困移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移民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6-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湘西州国家特困移民解困避险试点县抽取特困移民1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土家族102例,苗族86例);同时分别抽取土家族常住居民63例和苗族常住居民47例作为对照。运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无论土家族还是苗族特困移民,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安置地同民族的常住居民;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低于其常住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土家族:42.6%(23/54)比20.8%(10/48);苗族:43.2%(19/44)比19.0%(8/42)〕、≥56岁〔土家族:53.3%(16/30)比28.2%(11/39)比18.2%(6/33);苗族:53.8%(14/26)比29.0%(9/31)比13.8%(4/29)〕特困移民心理障碍阳性症状的检出率分别高于男性和36~55、16~3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在两个特困移民和土家族常住居民中,女性和高龄是其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在苗族常住居民中,高龄是其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部民族地区特困移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较当地居民差,尤其是女性和高龄移民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应作为监测与干预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 移民, 心理健康,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