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3-04-中国全科医学
P. 131

·516·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February  2023, Vol.26  No.4


                                                               3.2 人口学特征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关系 Meta 分析结
                                                               果显示,高龄、高 BMI 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
                                                               因素,而绝经年龄较迟是绝经后发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女性步入中老年之后,机体功能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卵
                   图 2 脂联素水平对绝经后高血压发生的影响                       巢功能的衰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导致雌激
           Figure  2 Correlation  between  adiponectin  and  postmenopausal
           hypertension                                        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降低。已有研究发现,在女性群体
                                                               中,与年龄相关的内皮功能下降仅在绝经后才明显                      [23] ,
                                                               这可能是因为围绝经期早期阶段的雌激素水平还能发挥
                                                               一定程度的内皮保护作用,而围绝经期晚期至绝经后,
                                                               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缺乏时间的延长,内皮功
                                                               能迅速恶化,导致血压升高。另外,BMI 是反映全身脂
                     图 3 BMI 对绝经后高血压发生的影响                      肪总量和是否肥胖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的敏感性分析结
             Figure 3 Correlation between BMI and postmenopausal hypertension
                                                               果表明剔除因统计学方法不同而造成较大异质性的研究
                                                               后,其总效应量未出现明显改变,提示研究结果具有稳
           献数量过少,进行偏倚分析无意义,故本次研究不报告                            健性,表明脂肪组织引起的超重或肥胖是绝经后高血压
           偏倚分析。                                               的危险因素。瘦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参与血压控制的
           3 讨论                                                产物之一,有多项研究报告血浆瘦素水平可作为高血
           3.1 血清生物标记物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关系 Meta 分                        压发病的预测因子,在调整年龄的模型中,基线瘦素
           析结果显示,高 hs-CRP、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是绝                         浓度每增加 1 个单位,绝经后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较高水平的脂联素                            55% [6,24] 。肥胖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肾脏和肾上腺功能、
           是绝经后发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                            内皮细胞、脂肪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等多种途径影响
           血管舒缩反应降低是公认的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血压  [25] 。除遗传因素外,高 BMI 往往与饮食习惯、生
           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              [16] 。有研究表明,高           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全科医生针对此类人群提供预防保
           水平的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通过抑              健工作时,应更加注重对其进行健康生活的宣教,帮助
           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绝经后女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AMPK)-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3.3 合并疾病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关系 Meta 分析结果
           synthase,eNOS)信号通路诱导内皮功能障碍和高血压                      显示,患有糖尿病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
           的发生   [17] 。而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具有抗                      素。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合并症,NING 等                   [26] 从
           炎特性的蛋白质,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障碍、增加一氧                            代谢组学方面解释糖尿病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化氮(nitric oxide,NO)产生、增加抗炎巨噬细胞表型                    指出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共享潜在的代谢途径,氨基
           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来调节血压                [18] 。一项队列研         酸、脂类代谢物、肉碱、胆汁酸等相关代谢物可导致
           究同样证明较高的脂联素水平与较低的高血压发病风险                            胰岛素抵抗、组织炎症增加、活性氧产生、内皮功能障
           相关〔RR(95%CI)=0.81(0.68,0.96)〕       [19] 。同时,       碍、RAAS 上调、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和能量代谢改变。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循环系统中 hs-CRP 与脂联素含量                        PETRIE 等 [27] 从易患这两种疾病的血管机制出发,指
           呈负相关    [6,19] ,这也间接验证了这两者的特性,说明                    出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氧化应激、炎症
           炎症在驱动高血压事件中具有潜在作用。另外,高胆固                            和纤维化,也可导致高血压的血管重塑和功能障碍。另
           醇血症不仅可以降低 NO 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血管                          外,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是
           的舒张能力,还可刺激血浆和组织中肾素 - 血管紧张                           女性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28] 。提示在慢性病的
           素 - 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管理过程中,全科医生可采取促进血管健康的针对性策
           RAAS)的活性,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导致血压                           略,如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一些可能具有血管保护潜力的
           升高  [20-21] 。当前尚没有明确机制解释高三酰甘油与高                     新药物,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血压之间的关系,但一项西班牙队列研究同样发现高三                            3.4 尚不确定是否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相关的因
           酰甘油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22] ,这与本研究结果           素 本研究的 Meta 分析结果尚不能确定 IL-6、当前饮
           一致。提示全科医生可以将监测全身慢性低度炎性指标                            酒史、当前吸烟史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的相关性,
           和控制血脂水平作为预防女性绝经后高血压事件发生的                            其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结论不稳健,可能与纳入的研究
           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                                          太少有关,今后还需要基于更多相关的研究和资料对结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