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2-34-中国全科医学
P. 79
·430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南(2021 年版)》 [22] ,每周监测 2~4 次空腹或餐后 2.4 社区血糖管理人群 SMBG 频率达标情况影响因素
2 h 血糖定义为达标(达标组),反之定义为不达标(不 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 SMBG 频率达标情况
达标组)。本研究将问卷内容录为电子版,患者通过扫 为因变量(赋值:达标 =1,不达标 =0),以单因素
描二维码填写问卷。问卷导语部分向患者介绍本次调查 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的方法。所有问卷回收后均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职业类型、是否药
专业人员核查筛选,完整完成问卷并审核成功后给予一 物控制、获取血糖试纸是否方便、忘记测血糖是否会补
定小奖励。最终排除填写不认真、填写用时过短等无效 测、是否会通过按摩手指促进血液流动为 SMBG 频率达
问卷。 标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讨论
2
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验; 由于我国空腹血糖水平低、餐后血糖水平高的糖尿
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计量资 病前期人群基数庞大,所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中同时纳
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采取多因素 入了社区中能够参加研究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前
Logistic 回归分析社区血糖管理人群 SMBG 频率达标情 期人群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增加体育锻炼来防止疾
况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 α=0.05。 病进展,因此在此类人群中加强血糖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2 结果 3.1 血糖管理人群血糖自我监测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并收回问卷 2 000 份, 结果显示,67.60% 的研究对象在血糖控制的支出上有
其中有效问卷 1 636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81.80%。 不小压力,44.19% 测血糖时感到扎针部位疼痛。可见
1 636 例研究对象中,年龄 31~45 岁 657 例(40.16%); 患者对于医保或特殊门诊覆盖范围之外的日常血糖控制
男 861 例(52.63%),女 775 例(47.37%);1 型糖尿 耗材所带来的支出仍感受到一定压力,这一经济压力感,
病 423 例(25.86%),2 型糖尿病 779 例(47.62%), 与部分患者对日常频繁“扎手指”的抗拒感相叠加,易
妊 娠 糖 尿 病 170 例(10.39%), 糖 尿 病 前 期 264 例 促使社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避免测血糖。近
(16.13%)。 十年来,测血糖针头的设计已经有了明显改进,从一开
2.2 IMB-SMBG 量表部分条目选择情况 1 636 例研 始扎针深浅由手感控制,到现在标准化的可调节深度并
究对象中,1 106 例(67.60%)在血糖控制的支出上有 隐藏针头的设计,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抗拒感。
不少压力,1 451 例(88.69%)选择有必要定期进行 另外,57.27% 的研究对象不了解规范的血糖监测记录
SMBG,185 例(11.31%)不了解 SMBG 的频率,723 例 内容,57.09% 没有记录血糖监测结果的习惯。提示目
(44.19%)测血糖时感到扎针部位疼痛,535 例(32.70%) 前在社区糖尿病管理实践中尚缺乏普遍的健康宣教,让
对血糖控制缺乏信心,937 例(57.27%)不了解规范的 患者能够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并利用其推断血糖变动的
血糖监测记录内容,934 例(57.09%)没有记录血糖监 意义,进而做好自我用药、饮食、运动调整。多因素
测结果的习惯。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获取血糖试纸是否方便是 SMBG
2.3 社区血糖管理人群 SMBG 频率达标组与不达标组 频率达标情况的影响因素,但本研究纳入的对象中接近
各项特征比较 1 636例研究对象中,SMBG频率达标(达 1/5 没有血糖仪。一方面是患者觉得没必要,另一方面
标组)403 例(24.63%),SMBG 频率不达标(不达标组) 是想选购却不知道购买哪种,且购买后部分患者不太会
1 233 例(75.37%)。达标组 IMB-SMBG 量表总分、动 使用。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有效的自我血糖监测的开展及
机维度得分、信息维度得分、行为技能维度得分分别为 其作用的发挥。
(211.76±38.36)、(68.45±13.70)、(57.23±10.42)、 3.2 提高血糖管理人群血糖自我监测的措施
(84.10±17.75)分,不达标组分别为(166.33±40.24)、 3.2.1 引导患者养成血糖记录习惯 及时动态地记录血
(53.60±14.07)、(46.84±11.95)、(63.98±17.76)分, 糖监测数值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糖及用药情况,同时可以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1、18.507、 给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反映血糖波动的临床数据。提
15.618、19.642,P<0.05)。达标组与不达标组性别、 示给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宣教非常必要。需要指出的是,
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是否药物控制、平均月收入、是 对某些年龄稍大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可考虑将其家属
否饮酒、是否有并发症、是否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是否 纳入。一方面家属可辅助患者进行血糖记录,另一方面
有血糖仪、是否了解 SMBG 的频率、获取血糖试纸是否 可起到监督作用。告知患者可将自己所测血糖异常数值
方便、忘记测血糖是否会补测、是否会通过按摩手指促 用显眼的颜色标注,比如偏高血糖数值用红色标出,偏
进血液流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血糖数值用蓝色标出,正常血糖数值用黑色标出,从
见表 1。 而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变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