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2-34-中国全科医学
P. 17
·423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5 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期刊特征〔n(%),篇〕 表 6 不同地区、机构、研究类别、研究方法和发表期刊的研究论文
Table 5 Published journals amo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 groups 的作者人数情况〔M(P 25 ,P 75 ),人〕
论文 非核心且非 SCI/SSCI Table 6 Comparison of author numbers among papers of different regions,
研究方法分组 核心期刊
数量 SCI/SSCI 期刊 期刊 institutions,research categories,research methods and published journals
横断面调查 1 146 671(58.55) 362(31.59) 113(9.86) 亚组 作者人数
前瞻性纵向研究 20 3(15.00) 6(30.00) 11(55.00) 地区
回顾性纵向研究 47 12(25.53) 8(17.02) 27(57.45) 东部地区 2.00(1.00,4.00)
干预性研究(非 497 462(92.96) 30(6.04) 5(1.01) 中部地区 2.00(1.00,5.00)
RCTs) 西部地区 1.00(1.00,4.00)
RCTs 1 276 1 211(94.91) 44(3.45) 21(1.65) 港澳台地区 5.50(4.00,8.25)
定性研究 40 12(30.00) 18(45.00) 10(25.00) 国外 7.00(5.00,10.00)
混合方法研究 7 0 3(42.86) 4(57.14) 机构
其他研究类别 89 25(28.09) 37(41.57) 27(30.34) 大学中的全科医学学院(系) 6.00(5.00,8.25)
医院中的全科医学科 5.00(3.00,6.00)
目前已成为我国生产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领域科研 大学中的公共卫生学院(系) 6.00(4.00,8.00)
论文的最主要力量。 大学中的其他院系 5.00(3.00,6.00)
但是,针对作者人数的分析结果却显示,尽管此 医院中的其他科室 3.00(1.00,5.25)
类机构该领域的论文数量较高,但每篇论文的作者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00(2.00,6.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1.00,3.00)
人数却很少,甚至很多时候仅由一人完成。这反映
街道 / 乡镇卫生院 1.00(1.00,1.00)
了此类机构中的研究人员的学术合作程度较低。该
其他 1.00(1.00,300)
结果与史晓晓等 [20] 对 2017—2018 年我国社区卫生 研究方法
中心和社康中心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分析结果一致: 横断面调查 4.00(2.00,6.00)
5 499 篇论文中,有 67.8% 是由一家社区单位独立完 前瞻性纵向研究 7.50(5.25,9.75)
成的。此外,金光辉等 [21] 于 2016 年实施的、对国内 回顾性纵向研究 6.00(3.00,8.00)
干预性研究(非 RCTs) 1.00(1.00,2.00)
全科医生科研工作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77% 的全科
RCTs 1.00(1.00,2.00)
医生认为自身科研水平有限,60% 的全科医生表示缺
定性研究 5.00(3.25,6.75)
乏科研时间,64.3% 的全科医生从事研究的目的是晋 混合方法研究 6.00(5.00,12.00)
升需要。如将以上 3 个结果与其较低的学术合作程度 其他研究类别 5.00(3.00,7.75)
结合,则可反映出我国此类机构当前的科研模式可能 研究类别
会限制其产出的研究质量。 基本研究 6.00(4.00,8.00)
临床研究 1.00(1.00,3.00)
3.3 我国该领域研究的主题贴近机构实践和相关政
卫生服务研究 2.00(1.00,4.00)
策,但基本研究的数量较少 在 2021 年发表的论文 卫生系统研究 4.00(3.00,6.00)
中,临床研究和卫生服务研究的发表数量占据了大 教育研究 4.00(3.00,6.00)
多数,且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主题存在明显聚焦,则 发表期刊
可推知在 2021 年之前的 1~3 年,我国该领域被最频 非核心且非 SCI/SSCI 期刊 1.00(1.00,3.00)
繁选择的研究主题,即为“慢性病管理”和“家庭 核心期刊 5.00(4.00,6.75)
SCI/SSCI 期刊 7.00(5.00,9.00)
医生签约服务”。此外,对机构类别和研究类别的
亚组分析显示,我国不同机构发表的论文类别普遍
较为接近其机构自身的日常实践工作:如在大学的 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的一系列卫
全科医学系和医院的全科医学科中,教育研究和临床 生政策,如建设“健康中国” [22] 、推进家庭医生签
研究的占比偏高;在大学的公共卫生院系中,卫生服 约服务 [23] 等政策对该领域科研工作的引领。
务研究则占比偏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临床 我国该领域研究和欧美的区别是对“基本研究”
研究和卫生服务研究比例偏高。这一现象既呈现出 的重视可能不足。“基本研究”被定义为“有助于开
我国该领域研究与北美和欧洲地区的相同的学科特 发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研究工具的研究”。在欧美
征,即此类研究需要在基本保健的背景环境中进行, 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的科研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基
其重点在于基层医务团队、患者和社区 [19] ;又呈现 本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的基础。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