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2-33-中国全科医学
P. 5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4147·


           1.4.2.1 感冒次数 治疗前及治疗期(1、2、3 个月)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统计患者的感冒次数。                                          2.2 临床疗效
           1.4.2.2 临床症状与体征 采用临床症状 / 体征评分表                      2.2.1 感冒次数 组间与时间对感冒次数无交互作
           评定,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促、乏力及发                            用(P>0.05);组间和时间对感冒次数主效应均显著
           绀 7 个指标,每个指标分值均为 0、1、2、3 分,患者                       (P<0.05)。其中治疗 1 个月,B 组感冒次数少于 A 组,
           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评分,总分范围为 0~21 分,分数越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组内治疗前后感冒
           高代表症状越严重        [13] 。治疗前及治疗期每个月进行 1                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 组组内
           次评估并记录。                                             治疗前后感冒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4.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                       见表 2。
            采用CAT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咳嗽、咳痰、胸闷、                         2.2.2 临床症状与体征
           睡眠、精力、情绪、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 8 个评价                          2.2.2.1 咳嗽评分 组间与时间对咳嗽评分无交互作用
           指标  [14] ,每个问题评分 0~5 分,总分 0~40 分,分数                 (P>0.05);组间对咳嗽评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
           越高代表影响程度越严重。治疗前及治疗期每个月进行                            时间对咳嗽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 A 组组内
           1 次评估并记录。                                           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4.2.4 肺功能 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记录患者用力                      B 组组内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见表 3。
           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 )、FEV 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 %)评估肺功能。                              2.2.2.2 咳痰评分 组间与时间对咳痰评分有交互作用
           1.4.2.5 适宜性评价 于治疗期每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                        (P<0.05);组间对咳痰评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
           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进行适宜性评估,              时间对咳痰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 A 组组内
           以 10 cm 硬纸板为工具评估患者灸治的适宜度。                           治疗前后咳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4.2.6 安全性评价 于治疗前和治疗 3 个月后各检查                      B 组组内治疗前后咳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P<0.001),见表 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2.2.2.3 喘息评分 组间与时间对喘息评分无交互作用
           描述和分析。计量资料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                            (P>0.05);组间对喘息评分主效应不显著(P>0.05),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                           时间对喘息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 A 组组内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治疗前后喘息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 t 检                          B 组组内治疗前后喘息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验。                           (P<0.001),见表 5。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4 胸闷评分 组间与时间对胸闷评分无交互作
           2 结果                                                用(P>0.05);组间和时间对胸闷评分主效应均显著
           2.1 一般资料 120 例患者中脱落 29 例(其中 11 例不                   (P<0.05)。其中治疗 1、3 个月,B 组胸闷评分均高
           能继续接受临床研究,4 例未说明原因失访,3 例自觉                          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组内治疗
           缺乏疗效),符合方案集共 91 例。本研究采用全数据                          前后胸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集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合                             B 组组内治疗前后胸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用药所占比例、病程、近 3 个月感冒次数、近 1 年                         (P<0.001),见表 6。
           COPD 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                          2.2.2.5 气促评分 组间与时间对气促评分无交互作用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肺功能分级                           近3个月       近 1 年 COPD   急性加重
                            性别        年龄                 合并用药        病程
              组别     例数                       (1级/2级                          感冒次数       急性加重次数       持续时间
                          (男 / 女) ( ±s,岁)               (否 / 是)   ( ±s,d)
                                              /3 级 /4 级)                     ( ±s,次)     ( ±s,次)     ( ±s,d)
              A组      60    51/9    65.3±9.2   16/19/16/9  45/15   85.1±13.9  1.43±1.16   0.78±0.47  11.17±7.26
              B组      60    47/13   62.8±7.5   15/16/22/7  51/9    88.9±10.1  1.07±1.12   0.68±0.18  12.46±3.56
               2
            t(χ )值         0.891 a    1.603     2.300 a   1.875 a   -1.725      1.767       1.539      -1.236
              P 值           0.345     0.112      0.513    0.171     0.087       0.080       0.126       0.219
                 a
                     2
              注: 为χ 值;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