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22-33-中国全科医学
P. 17

·411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 项研究  [51] 采用随机号码,判断为低偏倚风险;22 项                    PSRF 均趋向 1,收敛效能较好,一致性模型分析结果
           研究   [12,14-15,19-21,25-29,32,34-35,37-38,42,44,48,50,52,54]  仅  可靠度高。
           提及随机,判断为不确定偏倚风险。(2)在分配隐藏                            2.4.3 小样本效应检测 以主要结局指标总有效率为代
           实施方面,2 项研究       [24,55] 采用密闭不透光信封,判断               表绘制比较 - 矫正倒漏斗图,结果发现多数散点落在倒
           为低偏倚风险;其余 42 项研究            [12-23,25-54] 未提及分配     漏斗图中部且集中在 X=0 垂直线附近,仅有 1 个散点
           隐藏,判断为不确定偏倚风险。(3)在对研究者及参                            分布在倒漏斗图外,存在小样本效应(图 5)。
           与者设盲和对结果测评者设盲方面,44 项研究                   [12-55] 均  2.4.4 结局指标
           未提及盲法,判断为不确定偏倚风险。(4)在结局完                            2.4.4.1 总有效率 33 项研究       [12-13,15,17-21,23-27,30-31,34-
           整性方面,3 项研究       [18,22,24] 报告了病例脱落情况,虽             36,39-50,52-53,55] 报告了总有效率,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
           然对照组与试验组病例脱落数量相当且占比较低,可以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措施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
           忽略不计,但均未进行意向性分析,判断为高偏倚风险;                           疗(用B表示)、中药足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用C表示)、
           其余 41 项 [12-17,19-21,23,25-55] 研究均未提及病例脱落情况,        穴位按摩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用 D 表示)、中药穴位
           判断为不确定偏倚风险。(5)在结局选择性报告方面,                           注射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用 E 表示)、艾灸联合常规西
           44 项研究  [12-55] 均未提及事先临床试验注册,判断为不
           确定偏倚风险。(6)在其他偏倚方面,20 项研究                   [12-15,
           18-19,24,26-27,32-33,37-40,45,50,53-55]
                                      报告未出现不良反应,
           其余 24 项研究    [16-17,20-23,25,28-31,34-36,41-44,46-49,51-52] 均
           未说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
           果见图 2。
           2.3 Meta 分析
           2.3.1 结局指标 试验组患者干预措施为艾灸联合常规
           西药治疗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 SNCV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
           正中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比较,
                                                                  注:A 表示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甲钴胺、维生素 B 1 、维生素 B 6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维生素 B 12 、硫辛酸、依帕司他,肌肉注射甲钴胺、腺苷钴胺,静脉
           2.3.2 敏感性分析 剔除异质性较大的研究后,换用固                         滴注甲钴胺、硫辛酸、维生素、前列地尔等,单用或几种西药合用),
           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本                            B 表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 表示中药足浴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一致、具有一定稳健性(表 3),分析异质性来源为研                           D 表示穴位按摩联合常规西药治疗,E 表示中药穴位注射联合常规西
           究设计质量偏低。                                            药治疗,F 表示艾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图 3 报告总有效率的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
           2.3.3 文献发表偏倚分析 共 33 篇文献             [12-13,15,17-21,
                                                               Figure 3  Inverted funnel plot for publication bias of literature reporting
           23-27,30-31,34-36,39-50,52-53,55]
                                将总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                 overall efficacy rate
           绘制倒漏斗图发现散点集中分布于中上部、稍不对称,
           提示报告总有效率的文献存在一定发表偏倚,见图 3。
           2.4 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
           2.4.1 证据关系网络图 鉴于总有效率为主要结局指标
           且纳入的研究数量最多,因此仅根据总有效率制作证据
           关系网络图(图 4)。
           2.4.2 一致性模型分析 一致性模型中各结局指标






                                                                  注:节点越大表示样本量越大,节点间直线越粗表示相关研究数
                                                               量越多;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图 4 5 种常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 DPN 总有效率的证据关
                                                               系网络图
                                                               Figure 4 Evidence network for overall efficacy rate of the five commonly
                      图 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used external therapies of TCM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Figure 2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results of included studies  medicine in treating DP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