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中国全科医学2022-29
P. 8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667·
样本量 30~799 例。 表 2 颈型颈椎病纳入文献的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结果
〔n(%)〕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Table 2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cluded RCTs about TCM
2.3.1 PEDro 量表评价结果 采用 PEDro 量表评价纳入 manipul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using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tool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总分≥ 7 分的高质量文献仅 7 篇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
(8.6%),表明大部分临床研究在试验设计及实施方面 偏倚类型 评价内容 偏倚风险 篇数
仍有较多不足,见表 1。 选择偏倚 随机序列产生 高偏倚风险 6(7.4)
低偏倚风险 48(59.3)
2.3.2 Cochrane 偏 倚 风 险 评 估 工 具 评 价 结 果 采 用
偏倚风险不确定 27(33.3)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
分配隐藏 高偏倚风险 0
量,结果显示,高偏倚风险文献所占比例最少,低偏倚
低偏倚风险 11(13.6)
风险文献次之,大部分条目因为报告信息不全,评为偏 偏倚风险不确定 70(86.4)
倚风险不确定,见表 2。 实施偏倚 对患者、试验人员实施 高偏倚风险 0
2.3.3 CONSORT 声 明 2010 版 评 价 结 果 采 用 盲法
CONSORT 声明 2010 版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结果 低偏倚风险 3(3.7)
偏倚风险不确定 78(96.3)
显示,纳入文献对文题和摘要、方法、结果、讨论及其
测量偏倚 对结局评估者实施盲法 高偏倚风险 0
他信息部分的报告率不足,研究的整体质量偏低,见表3。
低偏倚风险 4(4.9)
2.3.4 附加指标评价结果 采用多中心、伦理审批、知
偏倚风险不确定 77(95.1)
情同意、干预措施质量控制、疗效评价标准、志谢 6 项
随访偏倚 结局数据不完整 高偏倚风险 22(27.2)
附加指标补充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见表 4。 低偏倚风险 59(72.8)
3 讨论 偏倚风险不确定 0
随着中医手法被越来越多学者所接受,手法治疗的 报告偏倚 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高偏倚风险 0
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渐通过现代研究的方式得以验证。其 低偏倚风险 0
中,RCT 作为医学临床研究疗效测评的金标准,试验设 偏倚风险不确定 81(100.0)
计的科学性及试验过程的严谨性和透明性是引导临床试 其他偏倚 其他偏倚来源 高偏倚风险 0
验结果最终向临床决策转化的关键 [19-20] 。本研究根据 低偏倚风险 0
偏倚风险不确定 81(100.0)
国际公认的 PEDro 量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CONSORT 声明 2010 版并补充以附加指标,主要针对中
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RCT 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入 RCT 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 3.1 试验设计方面
椎病 RCT 的开展提供参考。综合最终评价结果,发现 3.1.1 样本量 样本量的计算是根据科学合理的假设来
确定试验中所必要的最小样本含量,从而提高检验效能,
表 1 颈型颈椎病纳入文献的 PEDro 量表评价结果〔n(%)〕 真实地反映研究的总体效应 [21] 。合理的样本量在临床
Table 1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cluded RCTs about TCM 试验设计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严谨而有效的研究
manipul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using the PEDro Rating Scale
结果产生的前提条件。样本量过大会增加临床试验的难
条目 评价内容 篇数
条目 1 纳入标准明确 81(100.0) 度,浪费医疗、人力资源,样本量过小则可能得出假阳
条目 2 随机分配 81(100.0) 性或假阴性结果,降低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 [22] 。
条目 3 分配隐藏 11(13.6)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仅 5 篇(6.2%)文献报告了样本量
条目 4 基线指标相似 81(100.0) 计算的具体方法,提示在今后试验设计前应根据文献报
条目 5 受试者设盲 3(3.7) 道、预试验、相关软件等计算样本量。
条目 6 治疗者设盲 0
3.1.2 受试者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均报告了受试者的合
条目 7 结局评估者设盲 4(4.9)
格标准,但绝大部分文献对于目标疾病的诊断标准陈旧
条目 8 充分随访(85% 以上的受试者完成试验) 80(98.8)
且尚不统一,多采用西医诊断标准,忽视中医诊断标准。
条目 9 意向性治疗分析 59(72.8)
多数根据国内相关学会、高校医学教材或参考文献中制
条目 10 组间比较 81(100.0)
定的疾病诊断标准执行,导致研究资料在一致性和可重
条目 11 点测量值和变异测量值 81(100.0)
总分 ≥ 7 分(高质量) 7(8.6) 复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此外,77 篇(95.1%)文
5~6 分(中等质量) 72(88.9) 献明确报告了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69 篇(85.2%)
≤ 4 分(低质量) 2(2.5) 文献记录了具体招募的时间,8 篇(9.9%)文献使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