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中国全科医学2022-29
P. 10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687·
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导航技术的进步,无框 2016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该手 为诊断标准 [2] 。对于病变性质及分类有争议的,由病
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安装框架附件、学习周期短、能够一 理科组织 3 名以上正高级职称病理专家讨论决定。
次取多个病变活检,准确性高。并且从既往的研究来看, 1.5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
诊断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颅内病变 糖尿病、癫痫病史,术前治疗,术前症状,病变位置,
活检术和无框架颅内病变活检术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1] 。 强化情况,术前诊断及手术时长、活检次数、活检靶点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已 数目、活检深度、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
越来越普及。本研究团队应用基于薄层扫描 3.0T 磁共 等资料。
振注册的神经导航系统行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 2 结果
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1 术前情况 27 例患者中,男 17 例,女 10 例。年
1 对象与方法 龄 8~78 岁,平均年龄(49.5±19.4)岁。37.0%(10/37)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新 合并高血压病,7.4%(2/27)合并糖尿病。有颅内高压
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 27 例颅内病 表现的患者术前给予脱水治疗,病变周围脑水肿较重者
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 加用糖皮质激素;有癫痫病史及癫痫发作高危因素者给
病变活检术,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予抗癫痫治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术前控制血压、
1.2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 24 h 内应用 3.0T 场强磁共 血糖平稳。
振(Philip ingenia,荷兰)行导航定位序列扫描,层厚 患者术前症状中出现最多的为头痛及肢体运动障
2 mm,根据病变特点选择是否行增强扫描。所有扫描 碍,均为 44.4%(12/27),29.6%(8/27)患者出现头晕、
得到的影像资料在术前导入美敦力 Stealth S7 神经导航 29.6%(8/27)患者为癫痫发作、18.5%(5/27)患者为
系统(Medtronic Inc,美国)并制订活检计划,活检靶 言语不清、14.8%(4/27)患者为恶心及呕吐、7.4%(2/27)
点选择原则:病变部位相对明显强化,如有多处病变取 患者为记忆力减退。所有患者病变在幕上,以多发性病
较大者,路径及靶点避开重要功能区、静脉窦及脑室, 灶居多,为 55.6%(15/27),11.1%(3/27)为胼胝体病变、
选择相对较短的穿刺路径,尽量选择一次可取多处病变 7.4%(2/27)为额颞叶、7.4%(2/27)为颞枕叶、7.4%
的路径。 (2/27)为额顶叶、7.4%(2/27)为顶叶、7.4%(2/27)
1.3 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全身麻醉,Mayfield 三点头 为基底核区。37.0%(10/27)患者病变偏侧以右侧为主,
架(IntegraMayfield,美国)固定,神经导航系统定位 33.3%(9/27)患者为双侧,22.2%(6/27)患者为左侧,7.4%
并标记穿刺点,取长约 4 cm 直切口,按照术前计划穿 (2/27)患者病变局限在中线附近。颅内病变行增强核
刺靶点中心,选择 2.2 mm 直径活检穿刺针,穿刺误差 磁后呈现出不同强化特点,22.2%(6/27)为均匀强化,
<1 mm,目标病变处常规采集 4 个象限活检标本,若情 33.3%(9/27)为不均匀强化,11.1%(3/27)为环形强化,
况允许,在同一活检轨迹上靠近目标的部位再进行 1~3 11.1%(3/27)为结节状强化,14.8%(4/27)为不强化,
次活检,均获得约 8 mm 长、1 mm 厚的组织样本。见图 1。 7.4%(2/27)未做增强核磁。
1.4 病理学检查 组织样本均送本院病理科,由 2 名 术前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诊断为
以上具有丰富的神经病理学经验的病理医生诊断,以 胶质瘤者为 63.0%(17/27),炎性病变为 14.8%(4/27),
注:A 为将患者核磁序列导入神经导航系统,并设定穿刺靶点及路径;B 为根据活检计划定位穿刺点;C 为按步骤穿刺取出多块活检标本
图 1 神经导航系统下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步骤
Figure 1 Procedure for using the neuronavigation system with 3.0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implement frameless stereotactic brain bio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