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2-28-中国全科医学
P. 3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491·
论应用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研究,表明助推理论 者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的助推方案。例如对于健忘的
在国内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 患者可利用助推工具中的提醒架构,定期向患者发送提
未来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醒,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对于已掌握慢性病自我管
4 助推理论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困境 理知识却依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群体,可选择助推工具
4.1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阻碍因素较为复杂 慢性病 中的社会规范和默认选项架构,促使群体遵循社会规范
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的阻碍因素不同。有的患者依从 做法,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水平。简言之,对症下药,
性高但是记忆力较差,有的患者已经掌握健康知识,但 才能切实提高干预效果。
对于自身疾病过于乐观,从而不愿意采取自我管理行为。 5.2 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以取得干预对象的信任 社
各种阻碍因素均会导致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现有的 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服务具
助推干预手段多尝试将某一种阻碍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 有广泛性和综合性,是集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
方案设计和干预,但没有考虑干预人群中不同个体的特 功能于一体的机构。未来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密
性,从而影响干预成效。 切联系,方便与慢性病人群接触并与其建立信任关系,
4.2 研究者与慢性病患者建立联系较为困难 无论使 通过加强社区宣传,利用助推理论中的社会规范架构,
用哪种助推工具,引导患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前提 传递社会规范;入户发放健康管理宣传海报,利用助推
和基础是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联系。慢性病患者多是居 的启动效应,增加家庭环境中健康推动元素的可见性,
家进行自我管理,研究者多需要上门与其建立初次联系, 潜移默化地影响患者,促使其采取自我管理行为。
还可能会遇到患者不信任、预约时间困难、与患者沟通 5.3 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
不畅、偶遇突发情况等问题。此外,慢性病患者居住地 新时代数字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手机是慢性病患者每日
可能较为分散,相比在医院进行干预,研究人员需要投 接触最多的信息传播媒介,且自我管理行为的形成和坚
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且不能确保能够顺利与 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助推者可借助此特点通过设计一
患者建立干预关系。 些移动应用游戏,并在游戏中加入助推元素,例如在游
4.3 慢性病患者居家管理的积极性难以保证 慢性病 戏开端与患者建立承诺协定,加强其自我约束能力。还
患者出院后缺少了医护人员的督促,且重新回到家庭环 可选择建立同伴或社区健康行为打卡微信群,进行社会
境后多需要处理家庭琐事,可能会因为事务繁忙而导致 规范传递,同时每日进行排名,定期对排名较高的慢性
遗忘或情绪受到影响,从而难以保证其采取自我管理行 病患者进行言语和适当的奖品激励,激发患者的积极性。
为的积极性。助推理论在国外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自我管理持久性不足的问题,未来可考虑对效果持
效果经过了诸多研究的检验,但随访过程中发现干预效 续性较差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明确其采取自我管
果的持久性较差。换言之,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随着干 理行为动力不足的原因,或在研究结局变量中增加对患
预结束时间的后延而减弱,最终甚至会回到初始水平。 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干预方案的看法和感
4.4 研究者干预资质暂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 助推理 受,为后续改善助推在慢性病群体自我管理层面干预的
论自提出后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的讨论,有学者认 选择框架提供参考依据。
为助推虽然没有强制个体做出决策,但具有目的诱导性, 5.4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以保证助推策略的专业性
实际上损害了干预对象的选择权利,且本质上并未提高 如何保证研究者的专业化水平及助推不被滥用,未来仍
干预对象的决策能力。对此,本研究认为助推干预的最 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建议未来在研究中增加研究者相
终目的是帮助患者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任何慢性病 关资质描述,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保证助推
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理论和方式都是为了改变患者自我 策略的专业性,以提高基于助推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的
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都具有目的诱导性。如果为了避 研究质量。同时将助推策略与传统干预手段相结合,例
免对患者产生诱导而不进行干预,则是对患者的“放任”, 如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增加慢性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
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加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以正当理由进 能,在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调动慢性
行干预并追求积极改善时,适当的引导是可以接受的, 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的积极性。
但目前研究者的干预资质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可能会 作者贡献:王晓萱负责文章选题、构思、文献收集
产生助推滥用的现象。 与整理、论文撰写;张振香负责文章修订、文章质量控
5 助推理论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制与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林蓓蕾参与文献资料整理、
5.1 针对自我管理阻碍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研 主旨观点的总结;梅永霞、王文娜参与文章观点审校及
究者在干预前期可对干预人群进行质性访谈,了解阻碍 论文修订。
其采取自我管理行为的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对干预患 本文无利益冲突。